第61章 封爵(2 / 2)

毕竟皇上前脚处死了太子身边的人,盛京刚传出有利太子的流言,后脚皇上就给阿哥们封了爵,这已经是明晃晃的打脸了。

太子的心情倒还算平和,毕竟兄弟们早晚有一天都会长大,康熙还没有对他宠爱到让兄弟们都熬着,等太子继位再让太子封爵的程度。

不过太子能接受,并不代表着索额图也能接受,索额图的鼻子都要被气歪了,要不是因为宫宴不能随意离场,他几乎想直接拂袖而去。

胤?站在阿哥所的院子里,用手接住天上飘落的雪花,下雪了,紫禁城的情况也更复杂,他出行也要更加小心才是。

一个和皇帝行事风格很像的太子,只会让皇帝感受到威胁,尤其这个太子的地位越稳固,威胁就越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变成了天平的两端。

胤?有的时候觉得太子也挺可怜的,一周岁就被康熙捧上了太子的位置,而且当初他的上位,可不仅仅是源于康熙的宠爱,还源于当初的环境和争取汉族士大夫支持的需要。

那当环境变化了,他这个太子存在的合理性也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作为阿哥们的活靶子,他面对的是来自上下左右多方的压力,稍有不慎就得落个被废的下场。

贵妃显然和胤?有同样的思虑,所以元宵节之后又开始称病,其实从佟佳皇后去世之后贵妃基本上就没有管过几次宫务,不明所以的人还真要以为贵妃身子不好了。

反正现在四妃的儿子们封了爵,正是干劲十足的时候,她就把管理宫务的权力都交给四妃好了。

而胤?在阿哥所里也处于一种不闻天下事的状态,寥寥几个来送礼的都被他以身子不适婉拒了。

不过这样悠闲惬意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胤?病假结束回到大朝会的第一天,就直接被调离了吏部,来到了一个新的部门,理藩院。

理藩院的主要职责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综理内外蒙古、察哈尔、青海、西藏、新疆以及西南地区土司等各少数民族事务;第二部分就是办理部分与外国通商的交涉事务。

其实理藩院的职能原本就属于礼部,不过满清贵族们觉得团结少数民族才能与汉族对抗,所以就单独把这部分职责拎出来成立了理藩院。

想到这里,胤?心里长舒一口气,还好没有把他直接放进礼部那个养蛊场,不然都没处说理去。

说起来胤?和理藩院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毕竟今年十月他就要迎娶蒙古贵女为福晋,还有人比他更适合处理民族关系吗,更何况理藩院还有外交的职能,这个他也熟呀,商队每年要往返西洋许多次。

胤?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但是朝堂上其他人的想法却不是这样。

从六部之首的吏部被放到小小的理藩院,表面上是平迁但实际就是降职了,理藩院管的事根本和储位扯不上关系,看来皇上是彻底厌弃了十阿哥。

上头的康熙看着已经在往理藩院那堆官员处凑的胤?,也是一头的黑线,他还以为胤?会给自己争取一下,现在看来这小子好像还挺开心。

胤?在理藩院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从尚书、侍郎再到最末级的小吏都对胤?十分友好,日常事务也早就有了定例,基本上不需要胤?操心。

这样舒服悠闲的日子没过几天,便宜老爹又给胤?找了个活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