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苏醒后的仿徨(2 / 2)

他走入了城,看着街上琳琅满目的变化。

人流如织,每个人都是头戴白布,脚上穿着草鞋,赶集的乡民背上一个大竹篓子,里面放着梁寻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农作物。

他发现了第一个怪异的地方,这里的人,吃的都是大米,窝头,既没有面条,也没有馒头。

和之前自己所在的西北冀城,完全是天差地别。

这突然的变化,让他忽然不敢张口问人,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像是陌生的,连着街道上的人也是,古旧的青石板大街被扩成四车道,

以前古旧的宫阙城楼被拆除,到处都是竹筒楼。

梁寻彻底茫然——

这已经完全不是自己记忆中的冀城呢。

赶集的乡民吆喝声音之中,是梁寻完全听不懂的乡音。

梁寻鼓起勇气,向着一个大娘问了句:

“这是哪里?”

“死川啊,你北方来的?”

“现在是哪一年?年历?”

“光绪三十五年啊,到处都是乱兵……”

光绪二十五年,到光绪三十五年。

他在坟墓中一觉整整睡了十年。

梁寻不敢置信地蹲下身,抱住自己的脑袋,这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像是被监狱中关了几十年的老人,彻底与这个世界脱了节。

梁寻坐在地上,一股巨大的悲伤彻底将他淹没。

忍不住抽泣了起来,从此以后,梁家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以后也将只有他一个人,独对岁月长河的荒凉。

梁寻坐在拉车的竹子顶上,吹着温暖的微风,向东而行,那里是他的新世界,一个可以忘怀过去的地方。

七月的炎阳照在街面上,河阳的天气像极了滚烫的火炉。

这里距离四川的首府有四百里远。

河阳县城不是很大,梁寻蹲在街边马路牙子上。两天没吃饭,只喝渠里的脏水的肚子正抗议地咕咕地叫着,脑子因为营养不良不时传来阵阵眩晕感。

梁寻叹了口气,摸向兜里,没有一个铜板。只有包里那不能吃的老三样:

罗盘,龙血琉璃,羊皮册。

在这个小县城里,没有几个人懂得这些古董,摆地摊的都认为是小孩子玩的赝品,给出的价格跟他的期望相差太远。

那些大收藏家,他既没门路,也没引荐人,自然找不到。

在这举目无亲无朋的城市,别说是想脱手,连卖的人在哪里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的一间当铺只给了他二两银子的价钱。

想着自己的父亲和三叔都因此而死,他在心中下定决心,就算饿死在街头,也绝不贱卖。

想法却是很好,志气也是很坚定,可惜现实的严酷从来不会在意他的意志。

当经过骗子的欺骗,嗅着臭豆腐的清香而无家可归,带着水瓶里装满的溪水,不断在城里找着工作,晚上和流浪汉蹲在桥洞,梁寻已经对卖掉古董失去了信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