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懵逼的小德同学(2 / 2)

内院三人闻声吓了一跳,做贼心虚般矮下了身子,露出灿烂笑容迎了过去。

“哎呦,误会啊!”

朱如是心思转得极快,他边走边拱手,“雷公性喜耍刀,只是过去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哪曾想刚好被大人您看到,这不巧了吗不是!”

“哦,是吗?”

林青皮笑肉不笑,“本官看那一刀就是奔着杀人去的,可不像是开玩笑啊。”

雷公脸色一变,当即跪下,“大人,在下和许老哥关系向来不错,经常一起闹着玩,这次确实没掌握好分寸,太过冒失,惊扰了许老哥和您,还请……”

“罢了罢了!”

林青挥挥手将其打断,“大夏朝法制健全,谅你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下胡乱杀人,此事就先不提了……朱大人,你儿子呢,速速出来,我们得尽快动身,天黑前务必赶到京城!”

语气显得相当急迫。

看侍读大人的态度,似乎许家父子不曾上诉啊!…朱如是顿时松了口气,随即暗自庆幸,“得亏没听雷公的,要不然可真就万劫不复了!”

他心情大好,冲着屋子里喊了声,“德儿,快出来!侍读大人亲自接你来啦!”

言过半晌,却久无人应。

朱如是脸上挂不住了,正要发火,夫人见状赶紧冲进屋内,揪出了一个衣冠不整,眼圈发黑,明显刚睡醒的浪荡少年。

知县独子朱小德,常年做客青云小舍,精神萎靡是正常的。

朱如是大感丢脸,先是狠狠剐了儿子一眼,随后对着林青解释道,“德儿昨夜回乡祭祖,几乎一夜没睡,属实有些困了,所以方才小憩了会儿,失礼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朱小德睡眼惺忪,还没搞清楚状况,倚着三百斤的老娘昏昏欲睡。

林青呵呵一笑,顿觉厌恶,却不曾表露。

他对朱小德没有半句评价,只催促了句,“马车准备好没?”

“就在衙门外!”

朱如是赶忙回道,“沿途的盘缠和干粮也已经放在了车上,还有两个贴身丫鬟一路侍候,大人您尽情享用。”

“还有丫鬟?”

林青摆摆手,“本官不需要。”

“那就留一个!”

知县夫人强行插嘴,低声道,“德儿没有丫鬟不行的。”

荒唐……林青无声摇头,懒得再多说什么,直接转身而去。

朱如是等人迅速跟上,陪着侍读大人行至衙门口,恭敬送其登上马车。

夫妻二人随即将仍处于懵逼状态的朱小德拉到了一边,苦口婆心嘱咐了许久,直到小德同学眼中出现了一丝光,似是清醒过来,这才依依不舍将宝贝儿子交给了陪行的丫鬟……

没有过多寒暄,马车便悄然远去。

知县夫人抹了把泪,对着奔往前程的儿子挥了挥手,颇有几分离别时的心酸。

朱如是也十分伤感,但更多的还是振奋。

此行一别,或许久远,但下次再见时,儿子便已经是翰林院的大官了!为父甚慰啊!

只是有一点让他隐隐不安……方才侍读大人见到德儿时,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热情啊,甚至显得过于冷漠。

这是为何?

久思无解,索幸不再去想。

他相信苏醒过来的儿子,绝对可以凭借那条令青云小舍姑娘们闻风丧胆的肉舌,讨得侍郎大人,乃至翰林院其他官爷的欢心。

为官之道,本领第一,其次,便要看舔功了。

这一点,朱小德同学已经得到了他这个父亲的真传,绝对靠得住!

而此时,糙汉雷公不知为何竟也有些黯然神伤,似是对知县公子的离去很是不舍。

直到知县夫妻二人走后,他还保持着沉默,独自在风中眺望。

……

两个时辰后,那匹离开桃源县的马车忽然在某处荒原间停了下来。

马夫和丫鬟皆被赶走,当然,给足了他们离开荒原所需的干粮。

林青自己则坐在了车头,充当起马夫的角色,以七品儒道之力注入马身,闪电般往京城奔驰。

而在马车内,一脸懵逼的朱小德同学瞪起了双眼,神情绝望。

他嘴里塞了块糟布,身上束着粗绳,无法自由活动,像个皮球一样随着马车的颠簸而四处冲撞。

疼痛伴随着屈辱直入心头,让这位常年沉醉温柔乡的知县之子生不如死。

他不明白,爹娘不是送自己去京城做官的吗,怎么半路就被绑了?

一路向北,又是两个时辰匆匆而过。

京城,终于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