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凡尔赛条约》(1 / 2)

非洲建国记 诡术木偶 15085 字 24天前

因为美国的退缩,原定的同英、法、意三国的还款协议最终没能开起来。

接下来几天,石锦堂作为南华的首脑倒也参与了几场会议,主要是关于奥地利建立共和国的会议。

奥匈帝国投降后,奥地利被分割只剩下一小半国土了。

虽然他们国内的政党都很活跃,也想进行民主化改革,但是他们的方向选的有点弱智。

这尼玛的协约国打了四年,就是要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你一个残破奥地利居然要和德国合并,这些人的脑子真是无语了。

曲桑干不得不派人把这些人抓起来,并告知他们“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是不被允许的。

这些人立刻就不干了,他们致电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这位提出“十四条”的美国人来给欧洲的奥地利政党撑腰。

这帮人呀,真是天真到家了。

威尔逊总统自然毫无办法,毕竟此时此刻的欧洲是英法的欧洲。

也因为此事,威尔逊总统再也坚持不住了,他已打算返回美国了。

是以凡尔赛条约最终的签署名单上,并没有这位美国总统。

石锦堂却是十分高兴的代表南华签署了凡尔赛条约。

毕竟这次签约,达到了南华的战略目的,他自然要拥护。

此次条约上同原时空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涉及到南华领土的部分。

东非坦噶交由南华政府委托管理;

因为南华的强大和准备充分,是以比利时的刚果殖民地并没有得到参战的机会,是以也没有得到非洲的殖民地。

他们只从德国本土瓜分了一些利益,条约规定德国将西部的奥伊彭、马尔默迪地区,大约850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比利时。

同时将芬邦铁路的所有权也交割给比利时,这条铁路是连接德国到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和卢森堡铁矿的一条重要铁路,这条铁路的收益十分惊人。

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去南华要求的岛屿外,都归属澳大利亚;

赤道以北原德属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为日本所得;

萨摩亚群岛分给新西兰。

至于分割德国舰船的行动,则是因为德国公海舰队海军的凿船大戏而变得失控。

德国公海舰队有74艘战舰被扣押在了英国的斯卡帕湾,等待协约国的战后处理。

可当德国海军官兵从报纸上看到谈判不顺利,战争可能会重新开始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军舰被英国没收用来攻击德国。

德国海军官兵在1919年6月21日自沉军舰,导致74艘军舰里的52艘沉入大海。

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全部5艘战列巡洋舰,沉船吨位占被扣押军舰的95。

这种行为,导致协约国的极大愤怒。

于是英法意决定对德国的商船和造船工厂进行收缴,算作赔付的额外增加的物资。

到了7月底,大部分的战列舰和战巡沉船都被打捞上来,协约国召开会议再次分割这些战舰。

美英平分6艘无畏级战列舰和4艘战巡。

南华获得2艘无畏级战列舰,1艘战巡,2艘巡洋舰。

法国获得1艘无畏级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和10艘潜水艇;

意大利获得5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

希腊、葡萄牙、罗马尼亚则分得一定数量的驱逐舰和鱼雷艇;

在非军舰资产方面,南华分得一座万吨级的造船厂,以及3艘挖泥船和2艘拖船。

这样一来,南华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只是这些舰艇锈蚀,进水严重,想要开走还得进行一番整修。

这些舰船入役使用不太容易,毕竟南华的后勤和这些德国舰船不匹配,除了击沉外,还可以卖给南美的一些国家。

比如智利、巴西之类的,他们都曾是德系军舰的忠实用户。

另外南华的一些军舰也到了淘汰的阶段,新赛季即将开始,未来的舰船革命也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美英两国的意思,未来各大海军强国要召开一次海军限额会议。

英国还提出:要在世界范畴内禁止把潜艇作为战争武器,这个提议遭到了南华和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另外美国通过这次大战也看清楚了,未来的欧洲基本上没有能够阻挡他们崛起的海军强国了,毕竟英法意这三国的战争债务都要还许多年。

而太平洋上的东瀛逐渐引发了美国的敌视,因为两国都要把太平洋当做未来海军的扩展空间。

东瀛扩大了,美国海军的空间就小了。

而南华的海军目前阶段仍旧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还没有威胁到美国。

毕竟欧洲的英法都不可能让南华扩张到欧洲核心势力范围内,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是南华扩张的极限了。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削弱方案,但是这份条约引发了欧美各界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

首要的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

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

他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的赔款负担将毁灭德国经济。

但是实际上,德国仅仅经过十多年,就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还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因为英国不主张对德国削弱太厉害,因此凯恩斯有为英国国家战略服务,而故意诱导公众的嫌疑。

法国普遍的意见是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轻,不足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特别是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导致东欧碎片化,没有强大的邻国制衡德国,因而是愚蠢的。

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直言不讳的批评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

他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

事实证明这件事被福煦元帅言中了,不得不说这个老将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

但是军人无法左右政治家的思想,而且政治家想的往往比军人更加复杂和全面。

美国人更是失望透顶,败兴而归。

美国国内的政客和民众都对威尔逊总统十分失望,觉得美国付出那么多,不但没能把美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还遭到了英法两国首脑的玩弄和羞辱。

就连威尔逊本人也觉得,这次的巴黎和会是他从政生涯的一次巨大失败。

他曾痛苦地对历史学家威廉.E.多德说:“我还能做什么?我是在十分困难的境地谈判。

人们认为我能控制一切,我多么希望我有这样的力量。”

不管各方有什么意见,对于南华来说都无所谓了。

石锦堂已经没有了再呆这里的兴趣,未来不管如何英法意如何裁决,都没他南华什么事了。

接下来他该返回国内操办登基大事了,这一刻他等候的太久!

本章完

在非军舰资产方面,南华分得一座万吨级的造船厂,以及3艘挖泥船和2艘拖船。

这样一来,南华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只是这些舰艇锈蚀,进水严重,想要开走还得进行一番整修。

这些舰船入役使用不太容易,毕竟南华的后勤和这些德国舰船不匹配,除了击沉外,还可以卖给南美的一些国家。

比如智利、巴西之类的,他们都曾是德系军舰的忠实用户。

另外南华的一些军舰也到了淘汰的阶段,新赛季即将开始,未来的舰船革命也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美英两国的意思,未来各大海军强国要召开一次海军限额会议。

英国还提出:要在世界范畴内禁止把潜艇作为战争武器,这个提议遭到了南华和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另外美国通过这次大战也看清楚了,未来的欧洲基本上没有能够阻挡他们崛起的海军强国了,毕竟英法意这三国的战争债务都要还许多年。

而太平洋上的东瀛逐渐引发了美国的敌视,因为两国都要把太平洋当做未来海军的扩展空间。

东瀛扩大了,美国海军的空间就小了。

而南华的海军目前阶段仍旧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还没有威胁到美国。

毕竟欧洲的英法都不可能让南华扩张到欧洲核心势力范围内,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是南华扩张的极限了。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削弱方案,但是这份条约引发了欧美各界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

首要的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

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

他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的赔款负担将毁灭德国经济。

但是实际上,德国仅仅经过十多年,就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还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因为英国不主张对德国削弱太厉害,因此凯恩斯有为英国国家战略服务,而故意诱导公众的嫌疑。

法国普遍的意见是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轻,不足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特别是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导致东欧碎片化,没有强大的邻国制衡德国,因而是愚蠢的。

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直言不讳的批评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

他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

事实证明这件事被福煦元帅言中了,不得不说这个老将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

但是军人无法左右政治家的思想,而且政治家想的往往比军人更加复杂和全面。

美国人更是失望透顶,败兴而归。

美国国内的政客和民众都对威尔逊总统十分失望,觉得美国付出那么多,不但没能把美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还遭到了英法两国首脑的玩弄和羞辱。

就连威尔逊本人也觉得,这次的巴黎和会是他从政生涯的一次巨大失败。

他曾痛苦地对历史学家威廉.E.多德说:“我还能做什么?我是在十分困难的境地谈判。

人们认为我能控制一切,我多么希望我有这样的力量。”

不管各方有什么意见,对于南华来说都无所谓了。

石锦堂已经没有了再呆这里的兴趣,未来不管如何英法意如何裁决,都没他南华什么事了。

接下来他该返回国内操办登基大事了,这一刻他等候的太久!

本章完

在非军舰资产方面,南华分得一座万吨级的造船厂,以及3艘挖泥船和2艘拖船。

这样一来,南华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只是这些舰艇锈蚀,进水严重,想要开走还得进行一番整修。

这些舰船入役使用不太容易,毕竟南华的后勤和这些德国舰船不匹配,除了击沉外,还可以卖给南美的一些国家。

比如智利、巴西之类的,他们都曾是德系军舰的忠实用户。

另外南华的一些军舰也到了淘汰的阶段,新赛季即将开始,未来的舰船革命也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美英两国的意思,未来各大海军强国要召开一次海军限额会议。

英国还提出:要在世界范畴内禁止把潜艇作为战争武器,这个提议遭到了南华和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另外美国通过这次大战也看清楚了,未来的欧洲基本上没有能够阻挡他们崛起的海军强国了,毕竟英法意这三国的战争债务都要还许多年。

而太平洋上的东瀛逐渐引发了美国的敌视,因为两国都要把太平洋当做未来海军的扩展空间。

东瀛扩大了,美国海军的空间就小了。

而南华的海军目前阶段仍旧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还没有威胁到美国。

毕竟欧洲的英法都不可能让南华扩张到欧洲核心势力范围内,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是南华扩张的极限了。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削弱方案,但是这份条约引发了欧美各界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

首要的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

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

他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的赔款负担将毁灭德国经济。

但是实际上,德国仅仅经过十多年,就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还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因为英国不主张对德国削弱太厉害,因此凯恩斯有为英国国家战略服务,而故意诱导公众的嫌疑。

法国普遍的意见是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轻,不足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特别是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导致东欧碎片化,没有强大的邻国制衡德国,因而是愚蠢的。

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直言不讳的批评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

他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

事实证明这件事被福煦元帅言中了,不得不说这个老将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

但是军人无法左右政治家的思想,而且政治家想的往往比军人更加复杂和全面。

美国人更是失望透顶,败兴而归。

美国国内的政客和民众都对威尔逊总统十分失望,觉得美国付出那么多,不但没能把美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还遭到了英法两国首脑的玩弄和羞辱。

就连威尔逊本人也觉得,这次的巴黎和会是他从政生涯的一次巨大失败。

他曾痛苦地对历史学家威廉.E.多德说:“我还能做什么?我是在十分困难的境地谈判。

人们认为我能控制一切,我多么希望我有这样的力量。”

不管各方有什么意见,对于南华来说都无所谓了。

石锦堂已经没有了再呆这里的兴趣,未来不管如何英法意如何裁决,都没他南华什么事了。

接下来他该返回国内操办登基大事了,这一刻他等候的太久!

本章完

在非军舰资产方面,南华分得一座万吨级的造船厂,以及3艘挖泥船和2艘拖船。

这样一来,南华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只是这些舰艇锈蚀,进水严重,想要开走还得进行一番整修。

这些舰船入役使用不太容易,毕竟南华的后勤和这些德国舰船不匹配,除了击沉外,还可以卖给南美的一些国家。

比如智利、巴西之类的,他们都曾是德系军舰的忠实用户。

另外南华的一些军舰也到了淘汰的阶段,新赛季即将开始,未来的舰船革命也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美英两国的意思,未来各大海军强国要召开一次海军限额会议。

英国还提出:要在世界范畴内禁止把潜艇作为战争武器,这个提议遭到了南华和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另外美国通过这次大战也看清楚了,未来的欧洲基本上没有能够阻挡他们崛起的海军强国了,毕竟英法意这三国的战争债务都要还许多年。

而太平洋上的东瀛逐渐引发了美国的敌视,因为两国都要把太平洋当做未来海军的扩展空间。

东瀛扩大了,美国海军的空间就小了。

而南华的海军目前阶段仍旧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还没有威胁到美国。

毕竟欧洲的英法都不可能让南华扩张到欧洲核心势力范围内,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是南华扩张的极限了。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削弱方案,但是这份条约引发了欧美各界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

首要的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

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

他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的赔款负担将毁灭德国经济。

但是实际上,德国仅仅经过十多年,就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