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093(2 / 2)

七零国医无双 老胡十八 20500 字 1个月前

“为什么呀?”

“因为你可是我妈妈呀。”她抱了抱妈妈,小大人似的拍拍妈妈肩膀,“你是我妈妈,我会永远原谅你的啦。”

清音的眼眶瞬间红了,因为是妈妈,所以她永远无条件原谅,小傻瓜。

鱼鱼可不知道老父亲老母亲的纠结,打个哈欠,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哒哒哒回自己房间啦。

来到新家之后,她开始履行承诺,睡自己的小房间啦。

虽然会害怕,但爸爸在她床头装了一个小兔子样式的台灯,暖黄色的灯光照着,像傍晚即将落山的太阳,她就不那么害怕了,渐渐的现在已经不需要爸妈陪着讲故事了。

老母亲和老父亲对视一眼,心说这丫头是真头也不回啊,才刚五岁呢,就这么“绝情”,以后翅膀硬了还不知道要飞多远,小没良心……活脱脱俩祥林嫂。

祥林嫂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回到屋里总得快乐一下不是?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好像下雪了,屋里暖洋洋的,俩人穿个线衣线裤都嫌热。

“鱼鱼怕是会蹬被子。”清音忽然想起来,想要起身过去看看。

“你睡着,我去。”顾安起身,披上外套,走到隔壁,果然,小丫头两条腿都在被子外面,灯还亮着,床尾平铺着明早上学要穿的衣服,这样穿上身就不会觉得凉,床里侧是一溜儿的玩具,有草编的小动物,还有毛绒玩具,洋娃娃,依次排开,像是等待检阅的战士。

而战士的“武器”则放在枕头旁——三把并列的小木枪。

这是爸爸给她做的,每一把都有原型,她不仅知道它们各自的性能优缺点,还熟悉每一个构造。

只要是好玩的玩具,她才不管事什么男孩玩的女孩玩的,都是她顾小鱼玩的!

***

这天,清音照常出诊,不过是在书钢卫生室。

自从那些先进的大家伙摆进去之后,书钢也没少做宣传,搞得基本全区的老百姓都知道,书

钢卫生室的检查设备是全省最牛最先进的,本来还不想来看病的,为了试试那先进的设备,也来看病了。

现在卫生室的人手又不够了,不仅坐诊医生不够,连护士也不够,可再招人的话,场地有限,几乎每一间房都使用到了极致,一寸空间都没浪费。

最终,清音没办法只能向厂里申请,在现有基础上,往上加盖两层。当时她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所以地基打得非常牢固,现在加盖也不成问题,而且为了保证卫生室正常运营,加盖工作只能在夜里进行。

这时候,手边有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刚子这个小包工头立马就找人来干活,白天睡觉,晚上作业,要是国营建筑公司压根不可能满足这个条件,刚子就能。

他手底下的工人兄弟,都是出来讨生活的,只要有钱,啥时候干不是干?

一旦开工,清音就没管这事了,只是让秦解放按期上去看看,工程质量要监督好,同时也欢迎沈副厂长随时突击检查,那老头干这种给人找茬的事很在行。

清音此时,看着诊室里忽然出现的一大家子,有点哭笑不得。

去年她治好李萍后,同病室的另外两个植物人家属,也要求她帮忙治疗。当时清音本来是抱着尽力一试的想法,谁知道,上星期居然又唤醒了一个!剩下一个虽然还没醒,但已经对声音和冷热温度有感知,比以前都是在进步的。

这不,今天,醒来的那一家子,就带着锦旗和感谢信来感谢她了。

对于收锦旗,清音已经没了几年前的激动,她此刻所坐的诊室的墙上,就红彤彤挂着六七面锦旗呢!要不是她嫌挂多了尴尬,秦解放还要把其它的都挂上去,到时候一整间诊室红光万丈,衬得里面的每一个人红光满面,这哪里像诊室,倒是像洗桑拿的。当然,都是病人和家属的心意,没挂上去的,她都好端端叠放整齐收在柜子里,这跟军人肩上的星星一样,是荣誉。

“清医生,我有个不情之请。”李萍的主治医生,也就是神经内科的主任,红着脸说。

“主任请讲。”

“是这样的,我们也没想到中医在唤醒植物人方面具有这么明显的疗效,我们通过医院联系上贵单位,想跟贵单位共同合作,成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植物人唤醒专家工作室,请清科长为我们做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老头有点难为情,毕竟清音才几岁,他又是几岁?要退休了居然还得厚着脸皮来求一个小年轻,面子上也不好过啊。但这是对全体病人都有益的事,相当于是造福老百姓,这脸皮不拉也得拉。

清音点点头,表示赞同,“行,我对这次合作的初衷深表理解,但主任您是神经内科专家,也知道其实绝大部分植物人很难有苏醒的机会,我这两次只是侥幸,恰好遇到病症能用中医中药的情况,不代表所有植物人都有这个机会。”

“理解理解,你放心,咱们要讲究科学,不会做任何虚假的夸大的宣传。”

话是这么说,但三个里面醒了两个,这已经是极高的概率了,这不

是单纯的运气,而是足以证明中医确实有“两下子”。

清音见他神情,哭笑不得,“主任,如果您还是以贵科室三个里面醒了两个半的概率推而广之的话,您未免太高估我的能力。”这种“概率”压根没有任何值得推广的价值,毕竟样本数太小太小。

主任不好意思的笑笑,“不会不会,咱们一定会非常客观的。”

清音想了想,其实这件事对她也是有利的,她如果想提高医术,就需要不断增加的病人“样本数”,尤其是疑难杂症,这才是最能锻炼人的,但植物人一个医院也没几个,区级医院里就没有,市医院有是因为市医院的内科里有单独的神经内科的分科,如果她跟他们合作的话,以后能接触到的这类病人会更多,更利于临床经验的积累。

甚至,她还有更大的野心——时机成熟之后,能不能在书钢卫生室也成立一个这样的专家工作室?

以后医院升级改造的时候,病人数量和专家工作室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好,具体合作事宜过两天协商,现在我先上班。”外头都排了好些病人呢。

主任乐颠颠的答应,回去就赶紧找人敲定合作事项,清音对于合同类的东西比较熟悉,没几天主任又来人,俩人坐一张桌子上简单协商一下,说好等卫生室扩建之后,给专门开设一间独立诊室作为合作地点,同时在市医院神经内科给清音挂牌成立一个工作室,到时候那边有病人的话打电话,清音就抽空过去,或者由那边把病人送过来,集中治疗。

当然,这也不是无偿的,市医院要给她开高额的出诊费。

这算是双赢的事,清音将来要想走得更顺,这就是必经之路。

***

当天气越来越冷,书城市下了几场雪之后,学校就快放寒假了。

原本有四个人的宿舍,现在只剩俩人,刘丽云和祖静,林眉已经退学几个月,并从大家视线中彻底消失了。

她跟舍友关系不亲近,在学校也没什么朋友,她的下落一时间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有的人说她回老家了,有的说她出国了,还有的信誓旦旦说她还在书城市,似乎很多人看见似的,她的去向无人知,但钟家的结局却是全校皆知。

据说,当年俩人在一起的时候,林眉已经成年了,法律上无法给钟建设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学校也只能以师德师风问题将其开除,但他依然不用坐牢。

正在他得意法律和林家人拿他没办法的时候,某一天喝醉酒后直接被人从巷子里掳走,据说还被挑断手筋脚筋在小黑屋关了半个月,等被路人发现的时候,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已经没办法做手术,终生只能像动物一样艰难爬行。

而钟母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家唯一的,最得意的,钟建设用自己青春换来的房子,在一个雪夜里化为灰烬,钟母从火灾里醒过来的时候腿已经被房梁砸断,因为长时间缺血坏死只能截肢,但凡早发现一会儿也不至于这么严重,概因她另外三个儿子跑得比兔子还快,谁也

没想起老娘还在睡梦中没跑出来(),就这么让她在火海里煎熬着……

一个截肢的老婆子?()_[((),对几个儿子来说是毫无利用价值的累赘,街道和派出所出面几次也拿他们没法子,一家子无业游民,你怎么制裁?他们还巴不得被抓进去吃牢饭呢!

街坊邻居们也被老婆子得罪光了,谁也不愿接济她,居委会接济了几天也难以维持,最终是她自己饿不住,听说带着钟建设爬到天桥底下乞讨去了。

因为有人亲眼在天桥底下见过他们,所以这个说法应该是没假的,大家都说这是他们的报应,老天开眼了。

清音知道的时候,心说什么报应啊,等林眉把该吃的苦都吃了,受的伤害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时候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很明显应该是“下落不明”的林眉干的,她熟悉钟家的一切,知道什么才是钟家的七寸,也知道怎么把钟家弄散。

这个蠢了三年的女孩,终于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来了一个绝地反击。

恋爱脑不可怕,可怕的是清慧慧那样不知悔改的恋爱脑,以前清音是挺看不上林眉的,但从现在开始,清音倒是对她刮目相看。

正想着,门口传来一把尖利的女声,清音赶紧起身,以为是有人打架。

隔壁针灸病区,一群白大褂围拢,正在努力的,小声的劝说一个年轻女子。

女人长发散乱着,五官虽然清秀但此时却有点扭曲,嘴角不自觉的抽动着,嘴里胡言乱语什么“你们全是坏人”“杀了你”“弄死你”,俨然一副“医闹”的架势。

但清音却知道,这不是医闹,因为这是穗穗的妈妈姜向晚。母女俩长得很像,都是很温柔很清秀的五官,眉毛和鼻子简直一模一样,生气的时候会皱皱的,但眼神里却一点凶光都没有。

果然,姜院长也在旁边苦口婆心劝着:“向晚你别冲动,先把刀放下,听话。”

“对啊,刀子不是玩具,你要玩具的话这拨浪鼓给你,好不好?”针灸科主任也在哄着。

身边有其它工作人员跟清音解释,“刚上班没一会儿,院长把她带来咱们针灸科,说要试试理疗的效果,谁知咱们主任刚把做小针刀的器具拿出来,她就发狂,一脚给主任踹个大马趴,治疗车也踹翻了,还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把手术刀……”

姜向晚手里,紧紧握着一把薄薄的,泛着寒光的小刀,锋利程度让人不寒而栗。

因为这把刀,保安也不敢强行把她扑倒,只能先劝说,让她保持冷静。

清音听完来龙去脉,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仔细观察姜向晚的神色,不错过分毫,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不是让人去找余医生了吗?怎么还没来?”

“是啊,余医生熟悉她的病情,他来了应该有办法。”

“余医生不在科室,说是请假了。”

“那怎么办,要不,找神经内科带一支镇静剂过来?”西山疗养院没有精神科,只有神经内科。

姜院长听见余力不在科室,眉毛迅速抽动

() 两下,身侧的拳头也紧紧握起。

“院长,就用镇静剂吧?”

姜院长自然是舍不得再让闺女受苦,但任由她发疯,也会伤害别人,只能无奈点头。

清音却说:“慢着,等一下。”

众人回头,见是一名穿着普通的年轻女同志,认识的知道她是中科清大夫,不认识的还以为是病人或者家属。

不知什么时候,清音悄悄脱了白大褂,且扔得远远的。

“小清你做什么,没看见她手里的刀吗?”

围观人群都里三层外三层了,保安驱赶也没用,要是继续任由姜向晚发疯,伤到谁,医院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她的病我能治。”

“什么?”

“小清你可能不清楚状况,她是躁狂症急性发作,没有什么比镇静剂管用。”

“就是,中药的作用咱们不否认,但急性发作的精神病,中药能有用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起来,倒是姜院长受清音没穿白大褂的启发,立马也将自己白大褂脱掉,扔得远远的。

“老王你们先回科室吧。”

“小刘你们先把工作服脱一下。”

大家一开始不明所以,但随着他们白大褂越来越少,姜向晚嘴里不再喊打喊杀了,众人才反应过来,这是白大褂应激综合征啊!

这四年里她在五院没少被“白大褂”们喂药打针,一来二去她看见穿这个衣服的当然会恐惧,这一恐惧可不就是急性发作了嘛!

姜院长一拍脑门,他自己也是干临床出身的,但关心则乱,居然忘了这茬。

精神病人,最怕的就是受刺激。

出院这段日子,向晚在家里好吃好喝的,除了余力那死不开眼的偶尔来刺激一下她,其实她跟正常人没差别。

想到这儿,他看向清音,见她面色沉静,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已经搂着向晚的肩膀,悄悄将她手里的手术刀拿走,还轻声说着什么。

姜院长忽然眸光一动,是啊,他怎么没想到找小清看看?穗穗一直说鱼鱼的妈妈是个很厉害的医生,他当小孩子胡说呢,上次孔老板认回的儿子,就是她给治好的,至今在港城复查过很多次都说他身体无恙,要是不问病史的话,压根没人知道他生过那么严重的血液疾病。

“你有什么办法?”

清音却不答反问:“她是不是很长时间没睡觉了?”

她刚才默默观察过,姜向晚虽然发狂,但她有几个小动作很不寻常——她一直在揉眼睛,打哈欠,脸上露出痛苦之色,有时候又像是恶心想吐,边胡言乱语边干呕。

说明她头痛、犯困,缺睡眠。

姜院长点头,“一天一夜没闭眼,所以我才想着来针灸试试。”

正常人基本做不到一天一夜不闭眼,就是反动派严刑逼供也不至于如此,这种时候的人要么是极度疲劳,要么是极度亢奋,姜向晚就是后者。

“不用镇静剂,让药房抓一

把豆豉煮汤(),兑点这个粉末给她吃。清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玉白色的小瓶子?()?[(),里面是她自己做的简便成药,平时用于急救的。

“这是什么?”姜院长接过去,闻了闻,但现在也顾不得了,他本人是相信祖国医学的,又没少听清音妙手回春的事,此时也忽然动了心思——为什么不试试呢?

总用镇静剂,向晚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神经内科已经把抽取进注射器的镇静剂送到,想劝说中药哪有那么神奇,但见是小清出手,这可是院里最近声名鹊起的“小神医”,姜院长也有意向尝试,他们这时候反对,显得太没眼色不是?

很快,药房就把淡豆豉煮的水送上来,姜院长哄着向晚张开嘴巴,倒了点药粉,又把豆豉水喂进去,一连喂完一整碗。

清音看外面都是人,虽说隔得远,但都在看热闹,“姜院长您还是把她扶进来吧。”

“万一她伤到你……”

“没事,她应该没时间伤害谁的。”

“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就听见向晚肚子里忽然雷声大作,翻江倒海之势,迅猛极了。

下一秒,向晚忽然“哇”一声,把刚吃的午饭全给吐出来。

姜院长连忙将人扶到清音诊室,因为她诊室是独立的,还配备一间小小的卫生间。拉肚子和咳嗽一样,都是忍不住的,向晚此时早顾不上环境陌生,进了厕所就是又吐又拉,那声音……就跟电闪雷鸣似的。

离得近的人全都给吓跑了,妈耶这什么毒药啊,才吃进去就又吐又拉的!

离得远的倒是不知道诊室里发生了什么,还兴致勃勃站着吃瓜呢,只是隐隐感觉声音和气味不太对。

但离得远嘛,没事,吃个有味道的瓜,不寒碜。!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