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位陛下的关注(2 / 2)

听到贾珲才十五岁,石光珠也不禁惊异起来。

“十五岁便如此魁梧,果然是当兵的好料子。身板不错,是个好苗子!”

在贾珲身上拍打几下,石光珠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看,一时聊得投机,忘了你们还在外面了,快,里面说话!”

说罢将二人带到了客厅内。

“卓远,侄儿既然有意从军,但不知他是准备走京营的路子,还是边军的路子?”

客厅内,石光珠好奇的询问道。

“珲哥儿怎么想?”

贾敬没有回答,望向贾珲,想要看看贾珲的想法如何。

昨日里,贾敬也将这两种的区别跟贾珲说了。

若是进京营,那就是准备在朝堂当官,日后要么在京营任职,要么外放地方提督。

以贾珲贾家人的身份,若是选择这个,自然不会选择外放。

毕竟贾家三代人之京营节度使一职,若是进入京营,会轻松的多。

但进入京营,也就意味着不能随意参与征战,少了很多立功的机会。

至于边军嘛,显而易见,就是太祖为防异族入侵,而设立的九边重镇。

那里如今虽然无大战,但也有不少小的冲突,自然立功的机会很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凶险。

只是边军如今大多是隆庆新贵执掌,给贾珲的选择太小。

至于三大王府的镇边军,那里可是开国一脉的禁地,除非奉了旨意,不然的话,开国一脉是不便进入那里的。

想了想其中的利害,贾珲开口道:

“太爷,世叔,侄儿自幼习武,自然是希望到能立战功的地方去,侄儿不怕凶险,只要能征战立功,侄儿哪里都可!”

“好,有志气!比我家那几个小子强多了!”

见贾珲如此,石光珠不禁露出欣赏之色。

开国一脉在九边只有甘肃、辽东、宣府三处有人坐镇总兵,剩下的地方,都是隆庆新贵在执掌,至多有几个开国一脉的参将罢了。

随后石光珠便开始与贾敬商议给各地提督、总兵去信的事情。

如今大楚虽承平已久,关外的异族也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让贾珲去哪里,还要与各地的开国一脉通信一番。

离开缮国公府,贾敬又带着贾珲去了齐国公府,理国公府。

齐国公府是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也是一个浪荡人,过去不过是寒暄一阵罢了。

理国公府柳芳现任一等子,如今已经不带兵,在朝中任兵部左侍郎。

答应给贾珲某一个勋官出身,至少是一个七品的校尉,这也是贾珲今天最大的收获。

剩下的便是一些侯伯之家,有的在外地任职,有的已经彻底没落。

不过是趁着这个机会联络一下罢了。

不过也有的表示会联系在任的亲眷,到时若是贾珲到了他们任上,自然会照顾一二。

拜访这些老亲故眷,二人足足用了三天时间,之后便是等着回信便是了。

剩下的日子,贾敬也没有再回玄真观,就在宁国府暂时住了下来。

但贾敬这几日的奔走,也让神京城的一些人开始注意到了开国一脉的动作。

“见过那人了吗?”

紫禁城,养心殿内。

当今天子,泰昌帝李澹看着绣衣卫传来的情报,轻声询问着一旁的夏守忠。

“回陛下,绣衣卫的暗探有人见过贾珲演武,确实有过人之处,贾家众人,无人能及!”

看着手中关于贾珲的情报,李澹陷入沉思。

“密切关注一下!”

“诺!”

龙首原,大明宫内,太上皇李柘也拿着贾珲的情报仔细的看着。

“好隐忍,好心性,贾家这是出了一个冢虎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