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回深市(2 / 2)

“同时它也是一个有包容性的城市,科技发展也很迅猛,竞争激烈,立足亦艰难。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考上名校各种补课。致使名校以分数线高低来筛选学生,每年都可以录入拔尖的生源,高考成绩录入率出来,又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便是教育的不公!教育改革以深市为试点是一个机会,它可以让孩子的未来接受更公正的教育!”

“你们接下来好好地进行调研,交出公正的教育平台,至于教师方面,浑水摸鱼的也别让他们想着等五六十岁退休了,没有积极性的教师便是误人子弟,教育界的蛀虫!”

“还有,听说有的学校连下课都不给学生玩?你们好好查查,看是哪里的?学生的情绪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教学过程中如果怕麻烦,一味压制学生,那学生不都得压出病来!”

……

景程在会上软硬兼施,说的话也有的放矢。他说的内容,大都是通过妻子与江领导的谈话所了解的,既然要改革,那就彻底地改,需要的行动力与魄力他都有!

初九下午一点,黎静禾在深市高中的教师会议里也知道了将深市作为教育改革的试点!

陶智成在会议上简单地布置一下开学工作,并对上学期期末黎静禾英勇救学生的事迹进行慰问与表彰,奖励她10万华币,交代黎静禾在正月十六全校学生返校的开学典礼上进行教师代表演讲,然后便赶着去市教育局开有关教育改革的会议了!

那天夜里,她跟丈夫说起教育改革的事,“我觉得深市可以作为试点,但也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景程坐直身子,示意妻子继续说,“深市经济好,家长学历高,见识广,同时也重视教育,教育改革开始,他们肯定会比较配合,深市财政有钱,在投入教育建设上也从没吝惜过,那么反过来,南省里那些比较落后的城市呢?市财政拨款不给力的时候,他们如何能追求同样的教育设施!适合深市的教育,不一定适合二三线城市的教育,你得分开来试,要不然就一刀切了!”

妻子的话让景程耳目一新,他这些年执政,在经济开发上是颇有经验,但在教育上他还真是新娘子上轿第一次。

他仔细思索一番妻子的话,确实在仅让深市为教育改革试点太侧面,深市的财力足以支撑它去面对任何改革,这是深市的底气,却不是其它城市的。确实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城市去试行改革政策!

他立刻回书房打开邮箱,调取各市级地区去年上交的财政与考核总结,最后在江市教育局长的总结报考停了下来!

在他的报告里,提出来江市优秀教师团队紧缺,学生辍学外出打工,教育设施设备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后在建议事项中也提到了农村教育的跟进,需要改革思想,全民重视教育,才能使教育在江市开花,同时,应增加教师的薪酬,这样才能留住有才干的教师……

这是一篇根据实际出发送上来的总结报告,也是他所想看到的曙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