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游而不击?(2 / 2)

百姓们有意见,随便放个消息说没货了,再往上涨涨价,照样挤破了脑袋来买。

你觉得人家黑,人家觉得你贱!

朱涵黑着脸继续说:

“他自然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要不然早就投降了。”

“但现在鬼子风头正盛,蒋政府内部投降派强势,天天嚷嚷着要走所谓的‘贝当路线’。”

“抗战以来,他的地盘越来越小,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大。”

“咱们的战士团结一心,越来越多。他的军官离心离德,一盘散沙。”

“这样下去,岂不是成了为咱们打江山?”

“而且蒋光头始终都认为,战争靠的是武器,是资本,绝不是渺小的人民群众。”

“所以他最大的仰仗就是国际盟友的援助。”

“而前一段时间,欧洲战事紧急,带英节节败退,鬼子趁机向其施压,威胁如果继续支援华夏抗战,就要兵出印度。”

“如今老蒋看作命根子一样的国际援助也没了……”

“砰!”王旅长实在是忍不住了,狠狠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所以他就只会当个国际乞丐?像条哈巴狗一样对着列强摇尾乞怜?”

朱涵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继续解释。

“自觉打不过,投降又太丢脸,只能秘密和谈争取足够的价码。”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万一败露,别说老百姓,就是内部的主战派都得反了他。于是……”

王旅长恶狠狠地接上了话:“于是就大搞摩擦,被咱们收拾一顿后,弄了个‘游而不击,专打友军’的狗屎盆子往咱们脑袋上扣!”

后面的手段不用说也知道。

装成受红党捅刀,白党被迫投降的样子。

鬼子赢了,他们是赢家;鬼子输了,他们脸上也过得去。

只有红党是他娘的从头输到尾。

王旅长现在已经恨不得这就掏出枪去找光头拼命了。

“那我们就只能这么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可能。”

朱涵拍了拍他的肩膀。

也许是这段时间展现了太多的奇迹吧,王旅长居然真的认为朱涵有能力来逆转现状。

“你看这里。”

朱涵拿出了另一张华北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画了好多线条。

粗的指铁路,细的指公路。

“随着囚笼政策的展开,日军建设了大量的公路铁路线,并依托着这些交通线路设立了大量的岗楼、碉堡。”

“这张蜘蛛网一样的运输线,既封锁了我们八路的活动空间,又能让敌人的兵力快速机动到任意一点,可以说是对付游击战最无奈也最有效的战法。”

“说无奈,是因为这些花费了大代价的基础建设,绝大部分与鬼子的战略目的毫无关系,只是为了维稳。”

“说有效,是因为之前我们没有攻坚用的重武器,敌人几人守一村,几十人守一城,我们之前却拿它毫无办法。”

“这才不到一年,咱们的抗日根据地里县城就只剩下了两座,再不采取行动,咱们几年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之前?你的意思是……”

王旅长敏锐地抓住了朱涵的用词。

“没错,是‘之前’!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赶上了’的原因。”

“他们最大的倚仗就是炮楼的迟滞作用,能通过公路铁路集结大量军队进行增援。”

“这样的战法看着像个无从下口、浑身是的刺海胆,可问题也在这——它只是个只会被动防御的海胆。”

“一旦敲开外壳,他们每个工事里那几个人,就是鲜美的海胆肉。”

“只要我们扔出大量部队,撒他个满天星,让这些炮楼瞻前顾后、自顾不暇,同时将它们全部拔除,这囚笼战术就是个屁!”

王旅长眼前一亮:“到时候游而不击的谣言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我这就去报告师长,不对,应该让他们向朱总指挥汇报!”

朱涵把立刻要走的王旅长直接按到了座位上。

“用不着你,我猜这功夫朱总指挥他们正商量着行动方案呢。”

“那些豆腐渣一样的炮楼,抵抗子弹手榴弹或许管用,但随便来一门直射火炮都能让它跪下叫爹。”

“所以说攻坚的手段就是一把钥匙,如果我们没有就需要用人命去填。”

“但现在,我们有了这把钥匙。”

王旅长又懵了。

工厂的技术员别说造身管火炮,很多人连长啥样都没见过。

所以才费了大劲搞一门92步炮拿来仿制。

自己这不才送来吗?

“你不是想说迫击炮吧?虽然咱们战士发明了平射迫击炮的方法,但对付碉堡还是差点意思。”

而朱涵却狡黠一笑:

“谁跟你说直射火炮必须有身管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