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回来了(1 / 2)

张秀香忽然想到一事,“春燕,我记得以前牙痛我奶去挖栀子花的根炖黄豆汤,吃了就不痛了,黄栀子的根也是药么?”

“是中药,栀子根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抗菌消炎的作用。”杨春燕说着想起遇到野猪那次,山里有一大片黄栀子,“我们明天再来一趟把这些连及草挖完,去摘黄栀子去。”

张秀香说:“我晓得黄栀子煮了可以染色,我奶以前织的土布就摘黄栀子和茜草来染。”

杨春燕想到往后走老土布比涤纶这些贵多了,“老土布染好了其实挺好看的。”

张秀香:“我娘家那边还有人会织,卖的也布贵,你喜欢下次我给你们带。”

“要的!帮我多买几块,我拿来做被面和毯子。”

妯娌几个忙了个把钟头,肚子咕咕叫了,才取出带来的干粮和水坐在麻袋上吃了起来。

赵慧芳看着地上堆着的白芨,“太多了,没想到这东西这么能生,等它们把坎下这片长满,最少能挖几千斤。”

杨春燕点头,“这东西长的特别快,我们回去把顶芽长得多的块根选出来,趁现在还不冷赶紧种下去。”

李秋月咽下嘴里的饼子,“春燕,这东西几年能收?”

杨春燕回忆了一下,“栽下后在第4年地下块茎长成了才能挖。”

三人惊讶的看着她,“这么久啊?”

杨春燕点头,“嗯!白芨虽说生长期长,只要种在疏松肥沃的地里就容易种成,产量也高。重楼的生长期比它还长,还不容易种成。”

赵慧芳:“现在能卖多少钱一斤?”

杨春燕想到后世一斤干货已是六七十块,“鲜货卖两三角钱一斤,应该没问题。”

张秀香听后高兴的说:“那也不错了,我们挖到下午最起码能挖两三百斤。”

“嗯!”李秋月咬了一口饼子,鼓着腮帮子说,“吃了加油干,明天再来挖一天,就去上次看到的那挖。”

&****

周怀安见窑火已经点燃,看了一下时间,都快五点了,进山挖草药的几人还没影踪,“老汉儿,我去方田那边接一下春燕。”

“要的。”周父想想又道,“你三哥帮徐书记家耕田去了,你路过的时候看看。”

“没事的,三哥现在开拖拉机的技术比我还好。”周怀安说罢蹬上自行车朝山下走。

山下的稻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有的在点胡豆,有的在整田分厢准备撒油菜种。

刚到大队部,就看到周怀兴两口子,背着夹背走了过来。

两人往日梳的油光水滑的头发乱糟糟的,身上的衣服像是好久没换过,皱的像从盐菜坛子里捞出来的老盐菜。

周怀兴看见骑车过来的周怀安,心里酸溜溜的,老汉儿写信说欠村里那些买名额的钱,有一部分是老丈人和几個妹妹凑的,有一部分是他们上山捡菌子、挖草药卖给二房换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