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八千年前的技法(1 / 2)

宝友们也发现了那块牌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琼省也有?”

何仁立刻接口道,“当然有了,琼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少呢,算上省级和市县级的一共有300多项。就算是国家级的也有32项,椰雕、疍歌、木偶戏、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都是。”

说话间,何仁已经走到了摊位前面,看着桌子上摆着一排陶器,何仁说道,“这是黎族泥片制陶技艺,十多年前就录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材非常魁梧,穿着一套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但手活很细,手里正拿着竹片,在一块陶土上面刮来刮去……

“其实老板穿的这套衣服,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杞’系的……”

只听嘎吱一声,老板手里的活计停了下来,抬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何仁,“小伙子,这个你都能看出来?”

何仁笑而不语,老板则是有些激动,“我在这里摆了十多年的摊,你是第一个能全认出来的人,你是学历史的?”

何仁摆摆手,“我是一名鉴宝主播,来这里转转,看老板的手艺很精湛,就过来看看。”

老板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那是当然,我做的陶器,是我们那里最好的!”

何仁示意刘飞离近点拍摄,几件造型相对普通的釜、瓮、碗、罐就出现在了屏幕之中。

宝友们有些看不懂了,“看起来很普通嘛。”

何仁笑道,“普通?可是我要跟你们说,八千年前就有这门技术了,你们又该如何应对?”

张诺惊了,“八千年?真的假的?”

宝友们也是惊讶莫名,“八千年前,还是三皇五帝时代吧?黎族不就是九黎族的后裔吗?我靠,对上了!”

“那叫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就有陶器了?”

何仁打了个响指,“那个时候还真有陶器。最早的一件陶器叫‘甑皮岩首期陶’,距今已经一万两千多年了。只不过那时的陶器陶化不完全,不能算是真正的陶器。而黎族的泥片陶,已经是成熟度很高的陶器了。现在你们还觉得这项技术普通吗?”

老板骄傲的神色更甚,“黎族的烧陶工艺就是史前传下来的,工具就有木杵、木臼、木拍、木刮、竹刀、蚌壳、竹棍、竹垫等八九种。从挖陶土开始,捏制、泥条盘筑、快轮制陶……一直到露天烧制,加固,总共需要十二个步骤。常见的技法还有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快轮拉坯法……绝对不简单。”

但是很快,老板的语气又低落下去,“可惜,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

何仁沉默了,黎族的泥片陶器和之前的油纸伞一样,生活中已经用不上了,只能当做工艺品收藏,可惜不值什么钱,收藏的人也不算多。

这行不赚钱!

不赚钱,就没有新鲜血液,手艺自然就容易失传。

何仁随手拿起一个陶罐,看了一眼标价,三百五十块。

老实说,这个价格又贵又不贵。

同样大小的当代陶罐,三四十块钱就能拿下,就算是明清的随葬器,无非也就几千块钱。

但是对于手工来说,那是真不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