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观通宝,行书版(1 / 2)

来人是个年纪不大的汉子,脸色极白,但是黑眼圈极重,一看就是个喜欢熬夜的主。

汉子手里抱着一个包袱,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钱,放在桌子上。

何仁乐了,刚才还在直播鉴定铜钱呢,没想到这就来了个现场版。

不过拿起铜钱以后,何仁就惊了一下,“呦呵,大观通宝,还是行书版的。”

吴钢闻言立刻举手,“师父,我知道,大观是宋徽宗的年号,这是宋代的古钱。”

“别叫我师父……”

何仁今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说这句话了,不过他现在顾不上吴钢,有很多宝友都在问宋代的古钱,距今小一千年了,是不是很值钱?

何仁摆摆手,“古钱的价值不是看年头长短,而是看稀有程度和品相。宋徽宗是北宋的皇帝,这个时期的古钱是现今存世量最大的。那个时候经济比较发达,不仅钱币的铸造量大,版式也是最多的,工艺和钱文书法更是顶级。”

“量大,出土的就多,而且还有战乱,不少人选择把钱埋在地底下,我们看新闻,谁谁谁在自己家后院挖到了古钱,大多是真的。出土量也比较大,动辄几百斤,甚至上千斤……”

吴钢插了一句,“师父,那就不值钱了?”

“别叫我师父……也不能这么说,大观这个年号只用了四年,而且宋徽宗时期是北宋古钱的巅峰,工艺精良,版别也足够复杂,这还是行书版。”

“行书版?”

“对,一般的铜钱都是楷书或者篆书版的,笔画都是静态的,比较好铸造。行书就不一样了,笔画是动态的,之间还有联系,笔断却意连……”

见宝友们已经开骂了,何仁摆摆手,“好好好,简单说就是行书版的比较难铸造。但宋徽宗是有名的书法大师,还喜欢自己写钱文书法,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都是瘦金体行书,相对稀少一些。”

“你们看这个‘通’字,走之旁最后一笔有一个虚尖,这就是标准的行书,算是好钱。”

年轻汉子喜笑颜开,何仁这是帮他抬价呢,“老板,这是真品没错吧?”

“没错,算是上品,说是标准器也不为过。锈色也对,斑点和枣皮红的层次合理,是真品无疑。可惜了,不是铁母。”

张诺插嘴道,“什么是铁母?”

“铁母就是铁钱的母钱。其实是铜制的,但是制作精良,穿口打磨得也很干净,通常品相很好,宋代的铁母是所有朝代中最多的。”

张诺指着何仁手里的古钱问道,“这是铁钱?宋朝还有铁钱?”

“怎么没有?还有纸币呢,交子听说过吧?中国最早的纸币。”

有宝友感叹,宋代经济真发达,何仁乐了,“发达是发达,不过交子和经济发达没关系,是铁钱太重了。北宋川省喜欢用铁钱,1000个大钱就重25斤,买一匹绢布,要一百斤铁钱,商人都麻了。所以才发明了交子这种纸币,还开了交子铺,算是最早的银行吧,只不过是民间的……”

年轻男子有点不耐烦了,“老板,我知道这不是铁母,你到底收不收?”

何仁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还有其他东西吧?都拿出来,一起看看呗。”

年轻男子有些犹豫,何仁安抚道,“如果合适,我就都买下来,省得一笔一笔算麻烦。”

年轻男子犹豫片刻,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内圆外方,边长不到十公分,看起来有点像砚台。

吴钢立刻来了兴趣,“这是什么?石头做的砚台?”

何仁一脸凝重地接过东西,示意刘飞搬把椅子过来,“兄弟,你先坐会儿,我得仔细看看。”

年轻男子坐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却有些着急,“老板,你快着点,我还着急赶车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