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哈哈哈,我悟了!(1 / 2)

“摆脱套路的桎梏,形成自己的战斗风格……”

姜胜听到谢季同言简意赅的话,脑海里顿时就像是划过一道闪电般,瞬间想明白了很多很多事情。

他到现在一直耿耿于怀国术的实战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恰恰是他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像谢季同说的那样,“国术是前人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战斗经验,无论什么拳法、腿法,其实都是变通的”,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能打赢对手的就是好的拳法、腿法。

那么对于他来说,就很简单了啊,以他现在强大的体质、力量、速度、反应力,根本不用拘泥于招式,哪怕一个摆拳、一个鞭腿,也足以解决对手了。

而不是说,他非得使用猴拳、虎拳,又或者通背拳、罗汉拳来打败敌人,才算是武术家。

然后他又想到了李小龙先生,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有关于他的思想。

李小龙将“功夫”一词在西方发扬光大,他的理念极具革命性,确实打破了武术套路和招法的桎梏,开创了一个“以无法为有法”,兼容并蓄发展的新时代,因此被西方评为mma(综合格斗)之父。

可以说,李小龙的理念和谢季同一模一样。

那是不是说他就可以放弃国术,不用练传统拳法套路了,专心练实战能力?

那自然是不对。

这个问题他自己早就想明白了,先不说修炼各种拳法带给他的好处,比如属性点,和现代竞技体育不同,传统武术的目标是生存,战斗环境不分级别,必须假设对手比自己高大。

所以很多传统武术门派不强调力量最大化,而是往人体结构力方向做探索,考虑的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可以说,国术是实践中对科学原理的运用,就像明劲、暗劲、整劲、崩劲等等。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打击力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自然状态下,质量和加速度除了跟体重和肌肉有关之外,还跟重心分布、人体结构张力和势能利用效率有关。

过度强调单一的肌肉作用是不符合物理法则的,必须从肌肉力、重力和人体结构关系三个维度来系统优化。

拳彦有云:“打势不打力”。

“势”就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是充分利用地心引力加速,弹性势能是借助筋膜弹性和结构牵扯进行加速,两者目的都是提升加速度,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个在摔跤以及相扑里面,经常见到。

所以国术不仅要练,而且还要多多练习,把华国数千年来老祖宗研究出来的各种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劲”,统统吃透……

想到这里,姜胜顿时豁然开朗,拨云见日。

“哈哈哈,我悟了……”

姜胜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谢季同并没有意外,功夫练到姜胜这个地步,只需要一个契机他自己就能领悟,笑容满面道:“恭喜姜前辈。”

谢景天虽然不知道姜胜悟到了什么,但也是跟着道喜。

姜胜刚要说点什么,突然心有所感,他对于心意六合拳有了很多全新的理解,包括各种掌法、拳法、腿技如何更好的运用到实战中?

打开属性面板一看,果然不错。

心意六合拳竟然连升两级。

看了眼下面的属性点,奖励了1点。

姜胜喜上眉梢,没想到昨晚上守洞尘技升级刚刚奖励了2点属性点,没想到今天又奖励了1点。

“果然啊,闭门造车,一个人傻傻的苦练效果甚微,还是需要出来走动,和真正的国术大师多多交流才行!”

……

在谢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下午谢景天因为武馆那边有事,所以便先行离开了,留下姜胜和谢季同两个人交流探讨。

让姜胜没想到的是,谢季同虽然看起来像一个乡下老农,但是思想却极为开放和现代。

“当代传统武术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系统性的实战训练,就像一台电脑,光硬件好不行,必须有先进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实战意识,必须在实战中培养出来。”

“保证安全性的实战擂台是传统武术需要摸索的,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些武术门派中,师徒关系超越了技术本身,不断神话先辈,缺乏对技术的思考和改革的动力。”

“反观现代搏击有统一的规则和安全保护,打破了门派壁垒,在交流中去伪存真,兼容并蓄,不断迭代升级,更符合科学传承精神。”

谢季同吐槽了一会如今的传统武术圈的乱象,之后又开始和姜胜说起了《大洪拳》。

“大洪拳的特点是以活马步桩为根基,架子大开大合,多崩打、架打、扒打、滚打,架子刚劲有力,初练刚劲,再练柔劲,后练混元劲,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后期加入军中战斗时的刺枪、托枪、刀劈、落马倒地后翻滚防守等技法……”

谢季同说起大洪拳的心得来滔滔不绝。

随后姜胜在谢季同的指点下,学习大洪拳的功架和发力技巧。

大洪拳和心意六合拳有很多共同之处。

比如讲其鸡、凤、蛇、虎、鹤五形,合于大、顺、拗、小、败五势。

究其金、木、水、火、土五行,合于劈、崩、钻、炮、横五捶。

“大洪拳的‘弹抖劲’主要是以腰运用缠丝劲发出的爆发力……演化两臂如鞭,两腿如鞭,身为一大鞭;肱为鞭杆,股为鞭杆,身为一大鞭杆;手为鞭梢,足为鞭梢,头为一大鞭梢。”

谢季同言传身教。

姜胜现在的精神力高达11点,记忆力超强、思维敏捷。

谢季同说什么他几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哪怕谢季同明知道姜胜是快要练出“暗劲”的高手,但还是被他强大得领悟力给震撼到了。

下午四点半。

门口平场上,姜胜把《三晃膀大洪拳》的“六步架”完整演练了出来,拳如流星臂似鞭,腰走龙蛇眼似电,动如伏虎腿似钻,劲贯顶梢疾如箭。

“妙啊!太好了……”

谢季同看的眼放精光,忍不住鼓掌叫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