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征召(2 / 2)

若是再征召六十万大军,这基本上就是在举国之力征战了。一旦战败,后果不敢想象。

“王上,不如征召二十万大军,配合汉中和江州一起进攻巴蜀之地,只要夺取巴蜀之地,秦国只剩下关中之地,如何能与我淮国争锋?”

王旭在诸多大臣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征召二十万大军从汉中和江州进攻巴蜀之地。这两地山势陡峭,道路难行,二十万大军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后勤运输就跟不上了。

商议好了进攻秦国的计划之后,淮国各地官员立刻开始推行。

淮国尚武之风浓郁,除了时代的影响外,还有历代淮君特意推动的结果。在淮国每年农闲时候各个乡邑都会举办一些角抵、射箭、军阵比赛,胜者可以获得奖励,若是能够在郡中有良好表现,就会被推荐去金陵。

只要被选中,基本上就是一步登天。这也是淮国民众另一条上升路线。这些被选出来的勇士会被安排入藤甲军等精锐军或者加入羽林卫。

中原,颖县,数百个汉子正拿着木棒在田地里打成一片,这些人并不是在乱打,而是很有章法的结阵而斗。

前排壮硕的汉子手持长木棍排成整齐的横列,相互进行敲打,稍微矮小的则是拿着竹弓不断向对方抛射竹子削的竹箭。前排的汉子身上甚至还有简陋的竹甲。

淮国禁甲胄,不过竹甲不在此列,但是同样需要报备。

战斗的双方都有鼓声协调,甚至还有军旗传令,众人喊着号子共同进退。这要是换成铁甲兵器,完全就是军队作战了。

很快战斗就变得异常激烈,不断有人被打的头破血流,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退缩。谁要是在这种战斗中退缩了,那么这一家就会被排挤,在宗族之中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要知道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依靠宗族抱团才能在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生存。虽然淮国推行法治数百年,但是依旧不能完全掌控到基层。于是淮国换了一种方式。

这些宗族为的就是在争夺水源,或者是其他的东西。也是在这种从小就开始的争斗中,磨砺出来了优秀的士兵。

淮国对于基层的统治大多来自于淮军基层士兵。一个在乡中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能够身披重甲上阵厮杀的汉子,在附近的乡邑中都有极高的地位。

淮国对于士兵优待,按照等级爵位的不同,给予了土地、减免赋税、徭役、布匹、盐甚至腊肉等奖励。也是因为这种制度的存在,让淮国武德充沛。当然这也是一柄双刃剑,容易滋生豪强诞生,同时在出现地方叛乱时候平定困难。

不过在淮王看来,这些还是可以接受的。

田地附近的战斗依旧在继续,这场战斗还是为了争夺水源。农田耕种时间有限,必须在这规定时间内完成,不然过了这个时节,就会造成粮食减产,这关乎百姓的肚皮,因此各方毫不相让,每年都要打上一场。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河湾突然传来一阵锣声,紧接着就看到一个颖县巡检的大旗和一队兵卒出现,向正在混战的双方赶了过去。

正在混战的双方看到那旗帜后,顾不得再打,连忙作鸟兽散,拔腿就跑。按照淮律,聚众械斗是要服劳役的。

“巡检,此处民风彪悍,正是上好的兵员,巡检正好可再次征召士卒!”旁边的官吏笑着说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