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乾,文明使者(2 / 2)

看到前军突然冲击中军,伊犁胡人将领脸色大变,当即大喊:“快,左右合围,将他们拦住!”

之前数次乾军冲阵,这些杂胡都拦不住,这一次军阵都已经扯开了,就更拦不住了,三千大军直接撕开军阵,弩箭激射而出,正前方的胡人应声倒下一片。

后面的敌军还没来得及反应,大乾精骑就已经冲上前来。横刀马槊穿行而过,那些连铁甲都没有的胡人如何能挡?

伊犁胡人的中军被郭启抓住机会,直接凿穿,就连中军大旗都被斩断,主将更是被郭启以马槊挑杀。

中军溃败,这支伊犁胡人大军再也维持不住,所有人都拼命了的想要逃走。

“将士们,这是昊天文王赐予我们的沃土,岂能容他人占据?跟我杀!”

郭启骑在战马之上,高高举起的马槊上,挂着一颗沾满鲜血的头颅,鲜血滴落在其盔甲上,映照着夕阳,宛若是一位金甲神将。

“战!战!战!”

敌军溃败,郭启率军紧随其后,不断对敌军进行驱赶绞杀。数千胡人被追的哭爹喊娘,只恨爹妈给少生了两条腿。

大乾精骑都是一人三马,即便是归化的胡人轻骑也是一人双马,那些伊犁杂胡根本就不是对手。

接下来郭启开始在伊犁东河谷不断进攻,居住在这里的伊犁胡人根本不是其对手。一座又一座牙帐被其攻破。

伊犁河谷这片区域有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大的部落有五六万人,小的部落也有八九千人。郭启率军连战连捷,用了一个月时间将这些部落尽数击溃,郑王大军也快速进军,派人掌控那些投降的胡人。

而郑王王襄也率领大军来到伊犁河谷,伊犁河谷虽然说是河谷,但是面积广阔,气候湿润温和,极其适宜耕作、放牧。

郭启率军在击败了这里十几只杂胡之后,将这些人全部打乱混编。王襄则是用这二十多万胡人开始在伊犁河谷筑城。

有大乾匠作监的大匠在,又有这么多胡人俘虏,王襄在伊犁河谷挑选了战略位置重要,水草丰美的地区进行筑城。

这些城市从东到西一共修筑了九座城邑,有了这九座城邑,从庭州前往碎叶城一路上的后勤都有了保障。

只不过因为时间短暂,这九座城邑都是小城,城墙不过一丈高,修建的很是粗犷。但是用来抵御胡人勉强够用,以后留给王泽和王虞进行建设。

那些投降的胡人也被打乱分散在九座城邑附近,王襄等人久在西域,对于收降胡人已经非常熟练了。

先是将其部落打散,然后让其改信奉昊天文王,将其中丈夫已经死的妇人嫁给大乾的将士,剩下的挑选出一部分提拔成管理者,让他们协助管理,并且鼓励这些胡人学大乾雅言,改风易俗。

对于愿意归顺的进行奖励,分配其土地和草场,对于不愿意的就让那些管理者进行打压。

大乾控制这里之后,对牧民的税收比以前少了很多,要知道以前的胡人部落,普通牧民几乎没有什么财产,都是部落头人和贵族的奴隶。

被大乾征服之后,这些胡人的不仅摆脱了奴隶身份,还拥有了自己的财产,用不了几年,这些人就变成了王襄想要的模样。

在西域各国中,乾人都是第一等,紧接着就是乾人和胡人的混血,然后是说乾音,行乾俗的归化胡人,再接下来则是投降的胡人,以及胡人奴隶。

因此这里的胡人都想着和乾人联婚。

归化的胡人若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乾音,行乾俗,信奉昊天文王,并且加入军队,作战勇敢,立下大功,其地位就会提升到乾人一级。

为了区别他们的身份,西域都护府和郑王特意上禀天子,赏赐他们银饰腰带以及银鱼袋以示荣誉。

在西域不同的地位,税收、权利等都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是乾人,农税都是一成,而那些胡人的税收最高高达七成。当然商税是要另算的。

毕竟地处西域,商税才是重中之重,商税通常都是两成,而且是只收取一次。两成税收是经过西域诸国讨论的,以前西域的商税很乱不堪,商人们行商困难,还有一些地方,收取一半的税收,而且还多次收取。

而在王襄统一了税收之后,西域商贸越发繁荣。

若是说西域中对大乾最有归属感的,除了乾人外,就是那些佩戴银饰带的归化乾人了。

大乾的到来,打破了西域原本的混乱的奴隶制度,为西域带来了更完善的制度,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堪称文明的使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