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邦周与昊天文王(2 / 2)

在真实的历史上,二十四史正史中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当然总体上来说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在商讨完了帝辛和邦周的史书编修外,接下来史官编修史书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文王子珏。

文王子珏要如何书写?在大乾,子珏被尊奉为昊天文王了。其本纪是按照神话来还是怎么写?

在邦周历史上可是自称天子,也就是昊天之子,而现在子珏被称为昊天文王,难道要说邦周是子珏的后裔?那这怎么搞,大乾怎么办?

王荆微微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文王和昊天文王还是不同,要分开来,咱们王氏家祭祀自然是昊天文王,而国家大祭的时候就是圣贤文王,按照圣贤来写即可。”

“这,这样做是不是对老祖不敬”

“先祖本就不想让世人将其当做神明叩拜,更赞同让我等子孙后辈开拓进取。现在编修史书,就以朝廷的名义下诏书,人间的归人间,天上的归天上。”

“文王就结合淮国史书以及守藏室留下的记录来写。”

“对了,那些神异之处如何写?”

“照实记载便是!”

几名史官点点头,明白了这一部史书的编写方式。

“太史,修史工程浩大,需要书籍众多,需要前往守藏室查阅,朕会安排三十人宗室弟子前往帮忙,他们会听从你们命令编修史书。”王荆说道。

“唯。”太史拱手道。

编修史书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中需要的书籍资料之多,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更何况这一次大乾要编修的史书不是一家一国,而是从上古时期炎黄五帝开始,经历夏商周三朝,承接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的历史。

“诸位,这一次编纂的史书将是一部自上古燧人氏以来,最为浩大的史书,这其中至少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来编纂,这是朝廷的大事,也是家族的大事,望诸君勉励!”王荆严肃的看着众人说道。

大殿之中,所有人都一脸严肃,认真的冲王荆拱手道:“唯!”

编修史书这种事情虽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是只要能够完成,绝对是要名留青史的,并且有很大可能成为先淮诸子百家这种级别的人物,称为子。

经过大乾皇室的支持,这一部史书将会比真实历史上的那部史记更为恢弘,其中的诸侯国数量估计要上百了,各种列传也会更多,让更为丰富,真实的历史展现在后人面前。

在决定编修史书之后,王荆诏令从少府和太府各拨付一笔钱粮用于编修史书之用。与此同时,王荆更是颁布诏书,让天下各州郡献书以编纂史书。

淮国当年虽然收集了大量史书,但是依然有一些诸侯国的史书是没有收集到的,这些史书有的消失不见,有的则是落入一些人手中,收集这些史书也是要完善这部史书。

《史记》的出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它记录了自上古传说时代燧人氏开始,经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大乾武帝天命四十年,大约两千五百年间的历史。

这一部史学巨著原本一直陈列在皇家博物馆中,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想要编修这样一部巨著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极其巨大的,也只有举国之力才能做到。

(据说现在流传的《史记》是经过删减的,但是对于这种说法,皇室一直以来都是否认。编者数次向皇家博物馆申请翻阅《史记》原本,或者拓本,但是直到发稿时也没有得到允许。)

也是从这一部《史记》开始,新朝鼎立之后都会编修前朝史书以彰显自己的正统之位。同时这也让华夏文明和世界上其他的古文明以及失落文明有了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只有华夏文明会将自己的历史一代一代完整的承袭下来。

——《全球通史·中国古代史》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