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2 / 2)

看他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没人敢再说什么,都行礼出大殿而去。

道君皇帝看着众人离开,伸手抓过桌子上的小橘红,给自己注了一盅,仰脖饮尽,随后又是一顿骂骂咧咧:“孽子啊孽子,混账啊混账……”

西夏,柔狼山畔,会州城。

会州其实比卓啰还要大,在西夏沿边各军司的州城中,仅次于静塞军司的韦州城,比嘉宁军司的洪州,祥祐军司的石州、银州这些边境旁的城池都要大。

但会州是西寿保泰军司的治所,那洪州、银州等地不是治所,所以这样比较却是有一些差池不匹。

赵柽坐在会州监军司大堂上,看着一份份送来到军情报告,神情古井无波。

当日大军冲过去西城门前,直接便杀了进去,几乎没有费什么事情就拿下了会州城。

会州城上下并没太激烈的抵抗,都统军米擒赞刀逃了,剩下军兵便直接降了,赵柽也无大开杀戒,直接整顿军务,张榜安民,没两天这座边境重城就恢复了以往样貌。

然后他给柳随云写信,叫柳随云一定守住河西之地,不能让西夏军染指湟州等处,而且招兵的事情还要加急,尽量多招些人,年龄体魄什么都可以放宽,这些人不一定要去战场打仗,驻守后方城池和做役兵皆可。

他又给凉州的吕将写了封密信,这封信写得很长,足足三四页模样,封了蜡丸派人加急送去。

如今占下了会州城,西夏兴庆府那边势必会坐不住,毕竟这里可以抄远征熙河的夏兵后路,真要从此处兜回,与熙河的宋军前后夹击,那些过河的西夏兵立刻就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之中。

赵柽心中猜测,晋王李察哥很可能会亲自带兵前来,甚至三千铁鹞子说不好也会跟来,倘若真的如此,那吕将的“兵出子午谷”之计,就未必不能行!

眼下辽地战事如火如荼,自己这边要抓紧涤平西夏,然后封住北面草原,让溃败的辽军尤其耶律大石等人无法西行。

既然大势之下辽国必灭,那就叫它灭个彻彻底底好了,不必以后再弄出来个西辽来惹人心烦。

虽说大宋联金灭辽是错的,但已经错了无法挽回,那就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便是!

如今他占住会州,只要能抗住西夏中部军团的主力兵锋,那边吕将奇兵袭兴庆,何愁大事不成?

只是眼下还有缺憾,就是兵马不够用,会州此刻算上降军也才只有两万人,实在是有些过少。

赵柽思前想后,便调盖朱、天登、永祝、卓啰、敷川等地兵来。

别的地方抽不出多少,但敷川还是有人的,杜壆和徐宁在敷川镇守,下面还有本部七千多人马,未招降的俘虏五六千的样子。

这样一凑,便凑了一万军,杜壆徐宁两人带着直投会州。

而此刻地盘渐大,赵柽也下令各处就地征兵,许出的条件自然比西夏要好上很多,但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实在是西夏人口太少了,尤其边境之地,人更是稀疏,想要从中多招人马太过艰难。

不过此刻会州总有三万人,赵柽心中也有了些底,这三万人里有一万藤甲,之前阵亡的都用普通步兵补上,除此还有近一万的骑兵。

他手下原本骑兵没有这么多,可连番大战缴获战马无数,便继续组建骑兵队伍,只要不缺马,不缺轻甲,组建骑兵队伍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这西北之地几乎人人都会骑驭,不用教授。

最后剩下的是一万常规步军,当然,除了这三万人之外,会州城还有些役兵,都是从降军里挑出年龄大不合格的担任。

接下去日子,便是各种操练,由杜壆亲自带着,每日训练不停,张宪又教阵法,忙得热火朝天。

而赵柽则叫了李彦仙,在军司之中研究如何破西夏铁鹞子的办法。

铁鹞子是重甲骑兵,而且是如今宋、辽、金、西夏、回鹘、大理等国唯一的一支重骑兵。

但这铁鹞子其实还与正常的重骑不太相同,偏于山原战斗,是山地重骑。

铁鹞子三千骑,又称铁林,人马俱甲,人皆身穿著名的冷锻瘊子铠,号称“刺斫不入”,马则周身覆盖,甚至覆面覆腿。

而且铁鹞子用钩索把人和马拴在一起,这样即使敌人侥幸能把战马上的士兵砍死,人也不会从马上掉下来,仍然可以继续冲击,并不会因为人摔落在地阻挡了马的继续冲击前进。

两军对阵冲锋时,战场上也不好挖陷阱,这样一来,其实想要对付“铁鹞子”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直接对付马,把马砍翻,“铁鹞子”也就失去了威力。

这似乎是“铁鹞子”唯一的弱点,可惜这个弱点当年被李元昊用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给解决了。

那就是以步跋子与铁鹞子协同作战,步跋子又叫横山步跋子,主要是由横山党项人组成,之所以会选择横山党项人,是因为此地党项人凶厉善战,打仗的时候经常不要命似的往前冲,一直以来是所有党项中最有战力的部族,是其他地区党项人所不及的。

步跋子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多能击刺掩袭,和铁鹞子协同之时,铁鹞子在前,步跋子在后,配合的无比默契。

西夏的王牌军,如果按照兵种分,那就是重骑铁鹞子、横山步跋子、砲兵泼喜军。

只要铁鹞子来会州,那么步跋子必来,赵柽和李彦仙商讨如何破除铁鹞子的办法,但几天过去,却没有任何头绪。

作为重甲骑兵,在战场之上冲锋起来是所向披靡一般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千重骑冲十倍于己的军阵毫无问题,甚至再多一些也行!

凭借着铁鹞子,西夏在和宋军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永乐城之战中,均大破宋军,斩杀甚众,用此保住了西夏对宋军的地域优势。

铁鹞子哪怕后来硬碰过金国的拐子马铁浮屠,也并未吃亏,唯一最后败给了鞑靼的怯薛军,当然,到那个时代,铁鹞子也已经腐朽不堪了,而怯薛军却是古往今来精锐中的精锐。

眼下赵柽虽然不缺钱,可并没有精力和人丁去组建类似怯薛军的队伍,所以只能想别的主意。

如今李乾顺中兴西夏,李察哥又封一代军神,想要琢磨出破掉铁鹞子的办法,却是一件艰难之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