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复号,请愿(2 / 2)

这种事情不是该皇帝做主吗?复古号也好,改国号也罢,都该是天家陛下说了算的,是皇帝才能决定的,你秦王身份尊贵,功劳高大不假,可毕竟不是皇帝啊,怎么能代行皇帝事呢?

你这代行皇帝事就是僭越,甚至谋反啊,你怎么能做主改旗呢。

“秦王,秦王,你说得不对,说得不对……”范致虚立刻扯开脖子喊起来。

但旁边张深哪里能容他讲话,急忙伸手捂住范致虚嘴巴:“范相公,赶快走吧,不要胡说八道了……”

“唔唔唔……”范致虚本来就年老体衰,对面又好几个人,哪里能够别得过,连拉带拽就被直接拖走了。

第二日大早,范致虚被强行换了官服,带去安抚使司,却不见赵柽,只有张深坐在案后。

张深这时手拿一张刚写完字的纸,吹干墨渍,然后伸手去取旁边的永兴军路抚帅大印,猛地往上一盖。

范致虚见状大惊:“张宏远,你,你干什么?”

张深笑道:“自然是范相公支持殿下改旗易帜了。”

“我哪里支持?”范致虚往前两步,看那纸上写的却是路府公告的格式,不由伸手就要去抢:“你要支持秦王就支持,为何要冒充老夫之名发这公告?”

张深年轻,身子灵活,躲过去后笑道:“自然是范相公高名,有范相公同在,吾道不孤也。”

范致虚见抢不来公告,不由跺脚道:“你,你害死老夫了!”

张深道:“范相公这是何话,今上老迈,难于朝政,以致奸臣当道,佞贼横行,又有外敌入侵,残暴凶猛,西军禁军皆不能敌,唯有秦王英明神武,胸有锦绣,治军有方,才堪经纬,可以御外寇,靖朝野,还天下一片清平,正是合该今上禅位,秦王做主之时。”

范致虚道:“你说出天花又有何用,别忘了朝上还有太子在,陛下如何禅位给秦王?”

张深摇头道:“这就不是你我臣子需要操心的了,殿下自会有所安排就是。”

范致虚不由唉声叹气,眼睛紧盯着那张路府公告,张深见状道:“来人,将此张告示誊写千份,然后贴于府司正门,其余的发放州县各处,务必每地皆有。”

看着刀笔和军卒拿了公告出门,范致虚立刻两眼发呆,完了,这下是彻底被拉上贼船了。

张深笑呵呵地道:“范相公,可以前往军中宣布改旗了……”

东京城头,大战连日未停。

以东京之坚固,只要物资不缺,人手齐全,正常攻城绝难下来。

不过有一点却是意外,那就是金军队伍里有许多的床子弩和飞砲。

其中一部分是夺下燕云十六州收获的,宋军拿了十六州后,布置大量防御军械,结果金军下城,宋兵逃掉,一样都没有带走,全都变成了金军的战利品。

还有就是宋军几次反攻,从东京运来的部分弩砲,也全部落入金兵之手。

再就是继承辽国的一些东西,这里面有辽国自己研究的攻城器械,也有仿照床弩制造的一种弩箭。

这些物品全都被完颜宗弼带来,此刻都紧着东京一处位置猛攻。

这猛攻却是不计损耗的,器械直到打废为止,不然绝不停手。

自床子弩和石砲研制出来后,就从没有过这么多架,这么密集地进攻同一处地方。

几乎是之前东京军器监的所有库藏了,此刻却反而被拿来攻打东京。

哪怕东京再坚固,城墙的青砖与青砖之间都是由糯米汤牢牢粘连,宽阔夹层内还放石头做心,但如此多的床弩飞砲一起打一个地方也是禁受不住,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已经有一块城垛被打塌,金军就紧着这里攻击,根本连修补的机会都不给宋兵,就算能修补还要等砖石之间干涸,才会形成坚固城壁,可这个干涸的机会也不可能会有,因为那至少要两三天时间,金兵不会那么久时间不来攻击。

眼看着这缺口一点点变大起来,守城军将的心都提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么无休止下去,只要对方的军械不报废耗光,那么城墙早晚会打出能进出人的豁口,到时万事皆休。

谁也没料到金兵会这般攻城,本来猜测可能会主攻水路,因为东京城水门较多,乃是整个城防唯一的漏洞,可没想到的是金兵居然使用军械硬攻。

事前没谁想过金军手里有这么多的床弩飞砲,此刻看到再琢磨应对,已经晚了,何况这种打法,也很难想出什么有效的应对策略。

除非对方床子弩砲车都消废掉,尤其床弩,威力实在太大了,从没有过这么多弩车,这么久持续攻击的情况发生,因为这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但此刻,却在金兵手下实现了出来。

城头,李纲红着眼睛,他已经换上了一身锁子铠甲,身为文官,未曾经略过一方,之前从没有穿过铠甲,但此刻他不但铠甲着身,更是提了一把铁锏。

他身边的是姚友仲。

姚友仲是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姚古的亲子,西军中有名的悍将,也是姚平仲的从兄。

宋金开战前,姚友仲便被道君皇帝调来京城任职,其实就和之前刘锜、刘光世、折知武等人一样,是道君皇帝收买西军年轻将领的手段,任一段京官,挂文职,将来有独自带军的资格。

两人此刻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京畿禁军虽然兵还有不少,却无堪用之将,两人都是不放心别人守城,之前还能交换休息,可现在金军攻势愈发猛烈,便都不敢离开。

而东京城内此刻早就一片乱哄哄,并非民众惧怕城破,反而是拥到府衙之前,喊着要申请拿领兵器,同禁军一块守城。

太学门前,正有一大队人浩浩荡荡而出,直奔宫城宣德门。

紫宸殿中,道君皇帝神情憔悴坐在椅上,不时观看城头送来的军情,就这时,外面执曹官进来急报:“陛下,太学生请愿,已至宣德楼前。”

“请愿?”道君皇帝闻言皱起眉头:“带头的是谁?他们要干什么?”

执曹官道:“带头的是高登、陈东、张元千、徐揆四人,他们言道……国难当头,当斩奸贼、清朝野,恭请朝廷斩六贼。”

“什么六贼?”道君皇帝惊讶道。

“这些太学生说就是梁师成、王黼、童贯、李彦、蔡攸、李邦彦六位大人。”

一言出口,满殿震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