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黄袍(下)(2 / 2)

扼元 蟹的心 301 字 7个月前

有些东西就算必要,可以事后涂脂抹粉,郭宁自己却不会甘受限制。大周踏着大金的尸骨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大金的继承者,但同样不受大金乃至任何一种旧规矩的限制。当年赵匡胤在这里被武人们簇拥着黄袍加身,随即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他的子子孙孙也始终与士大夫们合谋,不遗余力地打压武人。宋室这么做,自然有宋室的道理,但郭宁绝不会如此,他要的政权,更不允许有如此的风气。

郭宁的大周政权,以军队为骨干,以数十万军户和上百万的荫户为基盘,以官营或私营的贸易为钱财所出。他们在武力和财力两个方面,几乎可以与大金遗存的官僚体系鼎足而三,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所以郭宁也确实不介意眼前的纷乱场景。

他从人群中远远地看了眼抚须微笑的耶律楚材,伸手招了招,结果耶律楚材没看到。但郭宁知道无论此时情形如何,在这位文臣之首的掌控下,最终释放到外界的消息,一定庄严肃穆、荡气回肠,而且还非常合乎仪礼。

想必天下之人看到了,都要啧啧称赞说,此举蕴含深意,足能彰显大周朝的开国气象,充满了天命所钟的神圣感吧!

下个瞬间,郭宁的肩膀上披着黄袍,被好几名部下簇拥着上了马。较外圈的文臣们全都跪了下来,一丝不苟地叩首,而大部分武将们依旧兴高采烈地喊着:“周国公做天子!大周皇帝万岁!哈哈哈!”

这些人真是太没规矩了。

没办法,就在数年前,大周朝的元从重将们,有的曾是逃兵,有的曾是土匪,有的曾是盐贩,有的曾是水贼。当时谁能想到草台班子凑起来,竟成了钢筋铁骨?当时谁能想到,那么多人战死沙场,唯独他们活了下来,还能分享开国的荣耀呢?

郭宁看着他们神采飞扬的脸,忍不住笑。一边笑着,他一边和凑在跟前的人说话。

“李二郎你闪开,你他娘的很忠心,我知道!你把口水喷到黄袍上啦!慧锋大师,劳烦你把他拽开!哎呦,当心,这厮烧伤未愈,别碰到他的伤口……”

院落里的呼喊声传到了外界,倪一整个人都燥热了,头顶上冒着蒸汽。他格外紧张地来去奔走,勒令侍卫们不得躁动,务必严守岗位。

驿站以外,赵决不知何时带了数以万计的大队人马,驻足于陈桥镇外围。

军阵高处,有个巨大的热气球飘着,热气球上的将士率先手舞足蹈,向下方示意,随即驿站里的呼喊声传来。

将士们原本不明白赵决忽然调度人马,所为何事。直到这会儿呼声入耳,人人躁动,然后全都看着赵决。

赵决微微颔首。

在军官们的带领下,军阵中爆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郭宁虽然大力兴办军校,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学校教育并不能覆盖到基层士卒。大部分士卒们连字都不识几个,未必懂得改朝换代的意义。但他们喊了几嗓子之后,就明白了周国公做天子对他们的意义。

周国公做天子了,大金国不复存在了。

从今以后,周国公郭宁便是大周的皇帝,是中原、河北、东北、秦陇的广袤土地上最有权力的人。那么,周国公已经赐给大家的田地和荫户,周国公答应的,那些从海上贸易里分得的红利,就铁板钉钉,可以放心地传家!

所有的好处,再也没人能夺走啦!再也不会被朝廷强迫着,饿着肚子打仗啦!

这不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好事么?

想到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大周和大周的皇帝欢呼,也为了自家的前途和妻子儿女的一口安稳饭而欢呼。军阵中的喧闹声越来越响,仿佛惊雷滚滚,直冲云霄。

陈桥镇以南的道路上,完颜斜烈和移剌蒲阿都听到了欢呼声。

他们带领的,是开封城下的女真降兵及其家眷,按照郭宁的命令,这些人都会被分散安置,填充进定海军的军户、荫户体系。陈桥驿的欢呼声落在女真人耳里,格外地让人不舒坦,却又无可奈何。

没人下令,所有人都放缓了脚步,希望在欢呼过去以后,再慢慢抵达陈桥驿。

队列里有人低声抽泣,更多人全然麻木。

(本卷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