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炮灰庶女道佛双修37(2 / 2)

众人目光转向安坐在左手边第一个位置的姑娘,脸颊稚嫩,年岁不大的样子;没想到她倒是沉得住气,稳着呢,好些四五十的官员都没她坐的稳当。

“国师有何高见?”开口的是一位内阁大臣,年过五旬,背部微驼;双眸炯炯,精神奕奕。

内阁首辅瞅他一眼,去明婳身边的下手处落座;而后朝明婳作揖,表示见礼。

其余官员跟着落座,乾清宫的椅子不过片刻便坐满了人。

明婳朝他笑了笑,继而看向了问话的官员,冷漠说道:“我不是黎国人,也不是其他国家的人,对你们国家没有恶意;当然,今日能坐在这里,不过是机缘巧合,也是看不过老百姓日子太苦。”

“朕明白,国师心怀百姓,不求名利;只是,有一个国师的名号,对国师来说更方便行事。”

明婳:恐怕是没打消想把她绑在黎国的主意吧。

永乐帝自然不会承认这一点,有点事情可以慢慢图谋,却不能说出口;哪怕你知我知,各自心知肚明,那也不能说。一旦说出口,面临的便是拒绝,这一点毋庸置疑。

众大臣保留意见。

起居郎坐到了日常坐的地方,这里日常坐着记录皇帝的起居日常;还有记录皇帝如何如何爱民,如何如何英明什么的,反正跟写史记的工作差不多。

“既如此,国师请。”

永乐帝亲自表态,可以看出他是真的重视她;八位大臣没再发难,只观望坐等机会。

明婳微微颔首,道:“那我便简单浅谈一下,有疏漏,有不对的地方你们看着修改,提出意见都可以;我们的共同目的是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八位大臣:

这让他们还怎么黑?

瞧瞧人家多深明大义,连永乐帝都觉得她不慕名利,只是单纯的为百姓而来。

“国师尽管说。”永乐帝赶忙道。

“救下太子殿下后,我曾问过太子殿下,黎国的灾难都有哪些;据我了解,洪水不是不能避免,甚至是减弱,干旱也不是不能引水自渡;瘟疫不是不能治愈的疾病;治愈虫灾、狼灾之类的更事儿,除却蝗灾,其实,蝗灾也有应对之策。”

八位大臣不言不语,直勾勾盯着她,坐等下文。

永乐帝微微颔首,这些之前也大致谈过一点。

明婳断断续续说了好些天灾人祸的应对之法,起居郎把这些全部记录在册;而后,八位大臣轮番看,又围在一起讨论,永乐帝望着明婳出神。

明婳垂眸喝茶,吃点心。

等八位大臣讨论完毕,他们走到了明婳身前,齐齐作揖感谢,“多谢国师大人,若是这些方法实施下去,必定能减少许多伤亡。”

“我只是出主意,至于怎么做,需要你们实地勘察;若是有那等擅长治理的人才,更好。”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

“您能将这些方法告知我们,已是对我们黎国最大的帮扶。”

八位大臣心服口服之后,不想着黑她了,放下成见后,反而放下身段请教;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而八位大臣能坐上如今的位置,自然有这样的优良习性,不懂就跑来问,有想法了也会找她商讨。

明婳对此来者不拒,想了解,想学都行;她知道的都教,至于最后要实施到各地,那是他们和朝廷的事儿。

她相当于是动动嘴皮,享受一下凡间生活;没事出门走走,看看人世无常,偶尔也会体验一下民间的生活,就这样,她在黎国待了两年。

两年期间,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