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留到明年开春(2 / 2)

看馆长板起了脸,任主任哭笑不得,“我就举一个例子:透红外光瓷,可应用的民用领域有工业、农业、安防、医学……其中任何一个行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都不是薄胎瓷所能比拟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尺寸的透明透波陶瓷,这是目前为止,飞机及航空器最优质的窗视材料、但以我们的技术水平,最大直径只能达到三十公分,但日产可达四十五,美、英、德等欧美国家可达五十以上……

林子良的技术能达到五十左右,如果李定安推导出来,这是什么概念?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只要生产力足够,有的是订单。即便自己不生产,光是专利费,他几辈子都花不完……”

“意思是他还没研究出来?”

“当然,因为研究设备很贵,而且需要全部进口,至少要五到六亿,但他已经开始准备了……”

我们怎么不知道?

“但何安邦知道,京大的吴教授知道,馆员们可能也知道:李定安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过,要建个人研究所,投资很大,要好几个亿……所以,他很清楚这些技术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也很想赚这个钱……”

好几个亿的研究所,还能研究什么?

馆长和书记都明白了:有林子良这个前车之鉴,任主任他们不得不考虑:直接谈话,会不会起反作用?

所以才选择实地观摩,验了验李定安的成色,又套了套口风。

没错,这小子确实懂。

但也很谨慎,也有顾虑,暂时没有合作的意愿。

“你们准备怎么办?”

“合作,如果他愿意,科技局可以提供全力支持:人员、设备、技术、场地、资金……”

“估计不大可能!”

书记断然摇头,“这小子心眼太多!”

“那就只提供资金,补贴也行,贷款也行,还不还都行!”

任主任很果断,“所有研发成果都依据国际专利法付费!”

这个肯定可以。

因为有先例,赚到钱的私营科研企业很多,涉及国防军工领域的也不少。

“我们需要做什么?”

“谢谢林部,暂时还不需要,但如果时机成熟,还请林部和成司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是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吧?

条件这么优厚,而且有保力研保所这个合作基础,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国博这边不放人。

说实话,林馆长确实不太想放:人才谁不想要?

但哪个轻,哪个重,他还是能分的清的。

他重重一点头:“好!”

“谢谢林部!”

目的达到了,三人也起了身,“那我们就告辞了!”

“我送送你们!”

没多远,只是送出了办公室。

目送三人下了楼,成书记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老何,谋划了那么久?”

“再可惜也没用!”

馆长摇摇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稍一顿,他又拿出手机,“先和他通个气!”

……

几分钟后,李定安进了馆长办公室。

这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

何安邦就在对面,马献明也在,两人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

时不时的,老马就会扎着耳朵听一下,看李定安出来没有。

“何馆,怎么这么久,不会是真要调走吧?”

“不会!”

何安邦嘴里说着不会,心里却有点发虚:馆长说话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简单直接,他又不是没汇报过工作,没和馆长谈过话,鲜有超过半小时的。

这次却超过两倍还多?

肯定和今天的参观团有关,说不定就是因为于书记的那句“要不要换个环境?”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越想,何安邦就越烦燥。

“啪嗒”,又点燃了一支烟,对面的门响了一下:“谢谢馆长……”

两人对视一眼,又霍然起身,马献明三步并作两步,轻轻的点了点玻璃,又勾勾手指。

李定安愣了一下来,推开了门。

好家伙,这是进了毒气室吗?

他叹了口气,打开了窗户:“都说了不走,你慌什么慌?”

“我慌个屁?”

猛呼一口气,何安邦摁灭了烟,“谈什么了?”

“监委科创局要在保力研保所增加一个部门,研究光学陶瓷,暂时由我负责!”

感觉没什么区别?

不对……

“新部门归谁管?”

“科创局。”

“那和调走有什么区别?”

“但我首先是研保所负责人,归国博和保力共同管理!”

这样的吗?

道理确实是这样,但总感觉里面有坑?

“哦,还有……估计馆长待会也会找你和老马!”

“什么事?”

“协调人员,对蒙古瓷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什么时候?”

“尽快!”

“怎么这么着急?”

“我提出来的!”

李定安叹了一口气,“如果拖到明年开春,就只能马所长带队去!”

马献明忙点头,“去,现在就去!”

冻点怕什么?

没李定安帮忙,估计得拖好几年……

何安邦的头皮“噌噌”的跳:李定安至多留到明年开春?(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