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秦,圣地,书院,天宗(2 / 2)

韩易也不例外,他此刻的修为,是筑基中期,身上一套灰色长袍,背着一柄火红色长剑,一看便是散修的装扮。

韩易凑过去和其他筑基修士,相互交流情报。

不过,他知道的,都是相对过期的情报,他这七年,主要都是在修炼,对外界的情报,知道的不多,他只是想要混混看,是否可以免费蹭点情报而已。

特别是看看有没有关于袁舜下落的蛛丝马迹。

“听说,九鼎宗的一位真传弟子,在太灵山突破金丹,但却被魂宗的修士杀了,炼为魂奴,这让两宗的元婴修士,都下场了七八位,最后将整座太灵山都打碎了。”

“那场面,寻常金丹修士,都围观不得。”

“不得了啊,这可是大秦四大圣地中的两座,虽然比不上造化门,但比罗浮山可都要强。”

“魂殿的修士,胆子也够大,直接就将圣地的一位真传弟子,直接炼化为魂奴,这应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专门盯着的,要不然不可能那么容易。”

“这等圣地,哪是我们这些散修可以参与进去的,也只不过是当成谈资罢了。”

盘坐着的韩易,突然心头一动。

大乾仙国有两座圣地,山和海,也就是玉京山和万星海。

而大秦帝国,则有四座圣地,分别是造化门,魂殿,九鼎宗,罗浮山。

这四大圣地中,造化门排于四圣地之首,传闻造化门的上任宗主,其修为,已是踏足半仙之境,在某一条仙路上,走得很远,在大秦帝国,甚至在整座玉衡界,都只是屈居大秦帝君之下。

而魂殿,则是较为神秘,在神魂一道上,整个玉衡界,无出其右。

至于九鼎宗,宗门九鼎,皆为灵宝,传闻九鼎合一,可化为真正的仙器。

不过,历史上九鼎宗也曾遭遇劫难,如今九鼎已是遗失其三,只剩六座,如果九鼎集齐,九鼎宗便有可能一跃成为四大圣地之首了。

而罗浮山,则是一个剑修的宗门,居于大秦东面,一座名为罗浮的山脉上,故称罗浮山。

“对了,你们听说了没,豫州仙城的观玄书院分院在招修士,成为书院的导师,待遇丰厚,不过,至少需要金丹的修为。”

“可惜了,如能称为观玄书院的导师,有观玄书院做靠山,哪里还会像现在这么惨。”

说起‘观玄书院’,这些散修的脸上,突然有光芒闪烁,这是向往的光芒。

韩易心头恍然,在这些年,他对玉衡界的诸多大势力和宗门,都已是有基本的认知。

大秦仙国,除了高高在上的仙国之外,尚有四大圣地,三大书院,九大天宗。

圣地,书院,天宗,便是大秦的顶级势力。

四大圣地自不必说,造化门,魂殿,九鼎宗,罗浮山,每一座都是极其特殊的。

而九大天宗,则是大秦仙国,九座大宗门,这九座大宗门,都堪比大乾仙国的三大宗,宗内都曾出现过化神大能。

三大书院,便是大秦境内,三个和九大天宗并列的书院。

大秦三大书院,观玄书院,时光书院,传道书院。

这其中,时光书院和传道书院,都极具特殊。

时光书院,每三年会挑选一百位弟子,而且,这一百位弟子,是导师亲自前往外界挑选,这个外界,并不仅仅是大秦仙国,而是包括整个玉衡界,属于走极致精英路线。

传道书院,最神秘,这个学院,并无固定书院位置,而是采用传教的方式,这也是传道书院名字的由来,每一位学院的导师,传道之时,只能带一位弟子,这位弟子满足出师条件,正式出师后,这位导师才能收第二位弟子。

观玄书院,在这三大书院中,属最为寻常,实力排在末尾,但却是相对平民的一个,每隔十年,都会招收散修去担任导师,虽然名额有限,难度很高,但对散修来说,已是最佳的选择之一。

不过,其招收导师的标准并不低,至少是金丹修为,这个条件,便将百分之九十九的散修,拦在门槛之外。

但对散修来说,总归是一个出路。

圣地,书院,天宗,这便是大秦仙国的大势力,在大秦仙国,除了这十六个大势力之外,尚有诸多元婴宗门和元婴世家。

大秦仙国作为玉衡界的核心,也是最鼎盛的仙国,占据了四条九阶灵脉,其仙国境内,七阶以上的灵脉,比大乾要多上三倍不止。

而七阶灵脉,已可建立像南斗神宫,太虚宗这样的大宗。

这也是大乾仙国,对大秦仙国如此提防的原因。

猛虎卧睡于侧,怎敢心安?

仙舟上。

其他散修又讨论起其他圣地,大宗,大秦之间的各种轶事,谁谁突破了,谁谁宗门破产了,谁谁宗门因为得罪了那位路过的道君,被彻底抹去。

韩易听得是津津有味,不过,除了这些散修外,他还注意到三位不合群的修士,这里所谓的不合群,也可以理解为对散修的隐隐鄙视。

韩易也发现了。

平日里走这条商路,会有很多散修,这些散修,都是做任务谋生,或者听闻哪里有洞府出世,有机缘现身,赶去捡漏,很多时候,这便是散修修仙资源的来源。

修仙界,散修不易,一丹一符都需要自己亲自去赚,如果身后有一个修仙世家,很多时候,还要为家族做贡献,奔波于各处。

而韩易注意到的这三位不合群的修士,都是金丹修士,其中领头的是金丹中期,他身边是两位金丹初期。

而之所以这三位修士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这三人身上,有一股难得一见的匪气。

这三位金丹修士从上了仙舟后,便盘坐在一侧,不言不语,但偶尔投过来的鄙夷眼神,不仅仅韩易注意到,其他散修同样注意到,但散修自有一套生存技能,自然不会因为这眼神而有所反应。

韩易收回视线,继续跟散修调侃。

见气氛浓烈,机会合适。

他突然不经意的提起七年前的血魔之灾,想要听听散修中,有没有小道消息。

对筑基修士来说,七年,很短,可能只是一个闭关,或者一个任务,便需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血魔之灾,那已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当初闹的沸沸扬扬的,不仅仅是大乾这边,就连大秦那边,都一阵鸡飞狗跳。”

“幸亏后来血海回落,所有活着的血魔,都重归血海,才让那场闹剧落下帷幕。”

韩易露出心有戚戚于的表情:“老道我当年差点就嗝屁了。”

“我正在那边做任务,没遇到血魔,却差点被殃及鱼池,被人一掌灭了。”

“玄丹宗你知道吧,这宗门的宗主,可太凶了,一出现就直接把血河真人给灭了,太快了,我只是看到一点火苗跳出来,然后一阵心悸,闭上眼睛,瞬息间又重新睁开眼睛,血河真人就死了。”

“就连那血河真人的师父,真君强者,都挡不住玄丹宗宗主一击。”

“这些大宗,果然都是狠人。”

韩易摇摇头,表情有余悸。

“对了,我后来又打听了下,那玄丹宗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变成了尸域,那玄丹宗宗主那么厉害,怎么连自己宗门都守不住呢?”

“伱们说,奇怪不奇怪。”

韩易的表情,微微疑惑,又表现出自己见识过真君修士斗法,有见多识广的一面,这也是大多数散修在攀谈时候,所拥有的的表情和情绪。

正是恰到好处。

韩易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一位体型矮瘦的中年散修,则是笑了笑。

“巧了,道友,你这问题,我在五年前,在蜀都的时候,刚好听同行的一位道友说起过。”

“我觉得他说的,极有道理。”

“那玄丹宗宗主,叫袁舜,乃是一名大修士,以宗门为道号,乃是玄丹真君,而他的实力,确实很强,非常强,就连那血河真人的师父,南斗神宫的柳宿真君,都挡不住他一击。”

“玄丹真君实力如此强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练了一门绝世功法,这门功法,来自仙界,我说的仙界,不是修仙界,而是真正有仙人的上界。”

“这门功法,非常邪性,会斩出三尸,每斩一尸,实力便有较大的跨越进步,正是斩了一尸,所以,袁舜才能轻易在柳宿真君面前,灭杀血河真人,而且,就连柳宿真君,都挡不住他一击。”

“至于玄丹宗上的尸域,便是因为玄虚真君斩出了一尸,这一尸斩出,连他都控制不住,让整个玄丹宗都化为尸域。”

见其他散修,都目光炯炯的看向他,这位矮瘦中年筑基散修,脸色微微一笑,见自己说的话引起众人关注,颇为得意。

“我这么说,当然是有证据的。”

“你们如果去调查下就知道了,在玄丹宗化为尸域前,玄丹宗内所有修士,包括宗门所有修仙资源,都搬迁到了元兽山上,占据了恰好被灭宗的元兽宗山门。”

“而且,在这几年,已是重建完毕了。”

“世界上,那有那么大的巧合,这一定是精心安排的。”

“这,便是我说的证据。”

这矮瘦中年修士说到‘袁舜’和‘玄丹宗’的时候,那三位坐在不远处的金丹修士,看了过来,脸色略有变化。

韩易恰好看到这一幕,突然心头一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