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小九初论道(2 / 2)

清都仙缘 可与语 3924 字 2023-05-16

天地间唯闻雪落的簌簌之声,静美得令人肃然。

祁宁之摇摇头,他几乎已经忘了自己是个修士了,在室内明明可以神识一探就明了的事,竟然要出门张望才知晓。

可是,这种打开门看见瑞雪纷落的惊喜,心头一阵的小小雀跃,让他觉得:用眼睛看到这雪,肌肤感觉到这冷风,鼻子里吸到这寒气,手上碰到微微一点沁凉……都更真实。

用自己的感官直接去看去感受,与用神识去扫描这世界,并没有哪一种更高明,可是,这样的看、听、嗅、吸,却可以更加丰富他的感知,增加他的体悟。

他是这个世界里真真实实的存在,而不是旁观者。雨雪风花,都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神识扫描下的某种信息。

他的修道,真的好像没有修到这个细节,这样用五官、肌肤、手脚去无隔阂地碰触感知……

那一瞬间,好像是一张有遗憾的图纸上,突然被不留痕迹地补上了一点空缺。

这种天气,不知道幼蕖师妹是不是还会去金光石?又会不会道出令师父师兄都满意的修道感悟?

嗅着幽幽冷冷的梅香,祁宁之闲步往知味堂去,脚下“嘎吱嘎吱”,好听得很。

“……阳气者,若天与日。阴阳对立,相制相斥。如弟子所吐纳清气,便可感知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而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而两极不止对立,又有相互转化和依托。冬三月,水冰地藏,似是阴极而阳尽,宜休养生息,宜养精蓄锐。却又有雷在地中,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遂有冬至一阳生。可谓收凉降天德,萌华宣地惠……”

知味堂前,侃侃而论者,正是幼蕖。诸人已听得入神。

幼蕖看看眼露崇拜的八哥守玄,莞尔一笑,接着道:

“凡人说,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天道自然之机,系造化之力,我修道之人,当顺势借力,体悟天心。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事物必有变化。是以师父令我于这一日起,去金光石吐纳日出之际的那一缕紫气。彼时,日夜轮换,寒暖阴阳亦在转换。弟子每日都可探知,万物开始新一轮阳升阴减的生机……”

幼蕖并没有长篇大论,论至此,言尽而意未竟,论道者与闻道者皆不由阖了双目,去体会方才所述所想。

祁宁之亦在远远驻了足。方才幼蕖那篇论道,令他心中亦是深受震动。

他未想到,嘻嘻哈哈年纪最小的幼蕖,竟然在“道”上,有这么独到的感悟?

除了她天资颖悟,那每日的吞吐紫气金光,竟有这么大的效用吗?不会吧,这也不是独门的修炼秘籍,只要愿意去做,于谁的修行都会有效用,却不能这般增长领悟啊……

那,是因为少清山独特的教养方式吗?

应该是,天性自然,天生灵气,未加束缚,不似盆景被强制塑形,该怎么长就怎么长,自由自在地享受阳光雨露,才有这样的惊人进益,才会有时常的灵光乍现。

祁宁之深为遗憾,未早一步到场,未能完全参与这论道闻道的过程。他本来以为,这只是小女娃儿博师父师兄一个开心的走过场啊……

他,还是小瞧了少清山,看轻了这个小姑娘!

场上片刻沉静,却有莫名气机微漾,诸人静静伫立,静止之中又有说不出的和谐动律。

雪花不沾不染,只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头发、脸庞、衣衫,自然飘落于地。

祁宁之一时有些晕蒙,似乎心底被触动了什么,又似乎脑子里有什么被晕染开了,不知是因幼蕖的感悟而心有所动,还是被眼前这幅画面所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