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币中珍品(1 / 2)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

粤省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

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粤省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

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粤省伊始。

继而胡建、苏江、川府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7%——983%、白铅1%、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

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北湖省造”。

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

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另有当时的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外缘上为满文及户部(或省名,下为当制钱二十文。

北湖省开我国铜元之先河,此后的五十年,铜元被大量制造,总数应上百亿枚,至今大量存世。

非官方铸造的私铸普通铜元,价值不高。

由于机制铜元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

次年,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

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元。

故当时铜元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时铜元的最明显特征。

光绪元宝中,珍稀度最高的就是粤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一两,值得收藏。

其他还有川府官局造光绪元宝每枚当钱二十文,此种川府官局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

陈文哲在那些盗墓分子的收藏之中,就看到了这么一枚铜币。

当然,其他的清末民国的铜币也很多,像是宣统的、光绪的,还有民国的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这里都有。

当然最珍贵的应该是这枚,川府官局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币。

这种中心满文“宝川”,这种品相的铜币极罕见,而陈文哲看到的这一枚还属于极美品,这就更加难得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罕见的铜币,完全是因为铸造错误,这也算是错版币!

川府铜元局于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2年设立,次年六月开铸铜元。

当时该铜元局采用仿造胡建铜元局的一套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铜币式样铸币。

胡建铜元局,成立于光绪二十六年。

川府铜元局最初仿铸铜币时,竟然未将其中满文“宝福”改为“宝川”,以至造成极大失误。

可能是当时川府铜元局雕模匠,不识满文之故。

后川府铜元局的官员发现了这种错误,立即改铸。

所以这种铜币很少见,加上这种铜币铜质细腻,呈色亦佳,品相精致,如果保存完好,就肯定是币中珍品。

陈文哲仔细看着这枚铜币,它不是金币也不是银币,是一枚铜币,铜币当中这枚珍贵的可不多见。

只见它的钱面:珠圈内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四川官局造”,下环“每枚当钱二十文”。

钱背:中心为蟠龙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