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噶尔丹的枭雄末路(2 / 2)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14484 字 1个月前

姜承志和王鼎离开武英殿,一路上商议,觉得这事暂时不可能有定论,倒不如暂时搁置,先不要再提起,观望一下再说。

荆国公陈世凯的丧礼很快办理完成,忠勋府选择了一个吉日,安排出殡的队伍从阜成门出城,直到京西八宝山皇家功勋墓园安葬。

威远侯郑明向陈天培宣旨,要求他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之后才能正式继任荆国公,另外还派了五品的正侍太监到府伺候。陈天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领旨。

事情办理完毕,郑明又休息了两天,便向太子和姜承志等人辞行,回去南京。姜承志抓紧时间置办了整整一船礼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郑克壆,作为婚礼的贺仪,由郑明带回南京,到时候转赠给郑克壆夫妇。

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京城,要求觐见皇帝。

军机处自然不会让使者见到任何人——不是因为皇帝不在,而是连太子都不让见。理由也很简单,“策妄阿拉布坦是不是派你来向大明称藩纳贡的”?如果不是,那自然是谁也不能见。

使者气势汹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是代表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来要求大明交出噶尔丹的两名子女,以及丹济拉的数百部众,作为大明送给准噶尔大汗的礼物,“如若不然,大汗神兵天降,大明将为齑粉”。

这种低级的恐吓显然吓不到任何人,曾养性干脆提议把这个使者剁了算了,然后直接出兵科布多,让策妄阿拉布坦理解一下到底谁是“神兵天降”,谁会“将为齑粉”。

军机处当然也不会这么冲动,还是对使者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去告诉策妄阿拉布坦,不要再与大明为敌,学习朝鲜等国好榜样,称藩纳贡,免得大明出兵征讨。

几次谈话下来,自然是不欢而散,使者愤愤然离开京城,回去向策妄阿拉布坦复命。

“那现在怎么办?”王鼎问道,“轮到我们考虑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关系了。”

“没错,绍宽也是这么说的。”潘兴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是,噶尔丹已经覆灭了,准噶尔汗国完全属于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对于大明来说,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没有区别,他们都是要做大准噶尔汗国,与大明分庭抗礼的,换了个对手,形势却没变。”

“话虽如此,但不同的人性格才干还是不一样的,要不先派人去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再说。如果此人愿意向大明恭顺,像朝鲜一样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也未必马上与他为敌。”王鼎分析道。

“嗯,就是这个意思,绍宽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绍宽觉得,这事情是个双方的事,我们想要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策妄阿拉布坦会不会来找我们?”

王鼎想了想:“那倒也有可能。策妄阿拉布坦肯定会派人来,要求大明交出钟齐海和塞卜腾巴尔珠尔,以及那几百部众。”

“对。所以,现在也不必急于一时。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军事部署,抓紧填补喀尔喀蒙古的实力真空。”

姜承志想了想又问道:“对了,那你们打算怎么安置丹济拉的那几百人?”

“那几百人很重要,他们就是将来和策妄阿拉布坦讨价还价的资本,所以绍宽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张家口,将那几百人暂时安置在口外乌兰察布一带。”潘兴解释道,“乌兰察布离张家口很近,水草丰美,适合他们居住。而且,我们的野战军泰山镇就驻在附近,有事可以救援。”

“那……塞卜腾巴尔珠尔和公主联姻的事情怎么办呢?”姜承志想起,自己和王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皇帝那里搞定的事情,居然一下子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个嘛……你们去和洪诚丘他们商量吧,他们或许有想法。”潘兴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

姜承志和王鼎离开武英殿,一路上商议,觉得这事暂时不可能有定论,倒不如暂时搁置,先不要再提起,观望一下再说。

荆国公陈世凯的丧礼很快办理完成,忠勋府选择了一个吉日,安排出殡的队伍从阜成门出城,直到京西八宝山皇家功勋墓园安葬。

威远侯郑明向陈天培宣旨,要求他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之后才能正式继任荆国公,另外还派了五品的正侍太监到府伺候。陈天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领旨。

事情办理完毕,郑明又休息了两天,便向太子和姜承志等人辞行,回去南京。姜承志抓紧时间置办了整整一船礼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郑克壆,作为婚礼的贺仪,由郑明带回南京,到时候转赠给郑克壆夫妇。

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京城,要求觐见皇帝。

军机处自然不会让使者见到任何人——不是因为皇帝不在,而是连太子都不让见。理由也很简单,“策妄阿拉布坦是不是派你来向大明称藩纳贡的”?如果不是,那自然是谁也不能见。

使者气势汹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是代表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来要求大明交出噶尔丹的两名子女,以及丹济拉的数百部众,作为大明送给准噶尔大汗的礼物,“如若不然,大汗神兵天降,大明将为齑粉”。

这种低级的恐吓显然吓不到任何人,曾养性干脆提议把这个使者剁了算了,然后直接出兵科布多,让策妄阿拉布坦理解一下到底谁是“神兵天降”,谁会“将为齑粉”。

军机处当然也不会这么冲动,还是对使者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去告诉策妄阿拉布坦,不要再与大明为敌,学习朝鲜等国好榜样,称藩纳贡,免得大明出兵征讨。

几次谈话下来,自然是不欢而散,使者愤愤然离开京城,回去向策妄阿拉布坦复命。

“那现在怎么办?”王鼎问道,“轮到我们考虑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关系了。”

“没错,绍宽也是这么说的。”潘兴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是,噶尔丹已经覆灭了,准噶尔汗国完全属于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对于大明来说,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没有区别,他们都是要做大准噶尔汗国,与大明分庭抗礼的,换了个对手,形势却没变。”

“话虽如此,但不同的人性格才干还是不一样的,要不先派人去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再说。如果此人愿意向大明恭顺,像朝鲜一样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也未必马上与他为敌。”王鼎分析道。

“嗯,就是这个意思,绍宽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绍宽觉得,这事情是个双方的事,我们想要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策妄阿拉布坦会不会来找我们?”

王鼎想了想:“那倒也有可能。策妄阿拉布坦肯定会派人来,要求大明交出钟齐海和塞卜腾巴尔珠尔,以及那几百部众。”

“对。所以,现在也不必急于一时。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军事部署,抓紧填补喀尔喀蒙古的实力真空。”

姜承志想了想又问道:“对了,那你们打算怎么安置丹济拉的那几百人?”

“那几百人很重要,他们就是将来和策妄阿拉布坦讨价还价的资本,所以绍宽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张家口,将那几百人暂时安置在口外乌兰察布一带。”潘兴解释道,“乌兰察布离张家口很近,水草丰美,适合他们居住。而且,我们的野战军泰山镇就驻在附近,有事可以救援。”

“那……塞卜腾巴尔珠尔和公主联姻的事情怎么办呢?”姜承志想起,自己和王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皇帝那里搞定的事情,居然一下子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个嘛……你们去和洪诚丘他们商量吧,他们或许有想法。”潘兴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

姜承志和王鼎离开武英殿,一路上商议,觉得这事暂时不可能有定论,倒不如暂时搁置,先不要再提起,观望一下再说。

荆国公陈世凯的丧礼很快办理完成,忠勋府选择了一个吉日,安排出殡的队伍从阜成门出城,直到京西八宝山皇家功勋墓园安葬。

威远侯郑明向陈天培宣旨,要求他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之后才能正式继任荆国公,另外还派了五品的正侍太监到府伺候。陈天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领旨。

事情办理完毕,郑明又休息了两天,便向太子和姜承志等人辞行,回去南京。姜承志抓紧时间置办了整整一船礼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郑克壆,作为婚礼的贺仪,由郑明带回南京,到时候转赠给郑克壆夫妇。

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京城,要求觐见皇帝。

军机处自然不会让使者见到任何人——不是因为皇帝不在,而是连太子都不让见。理由也很简单,“策妄阿拉布坦是不是派你来向大明称藩纳贡的”?如果不是,那自然是谁也不能见。

使者气势汹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是代表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来要求大明交出噶尔丹的两名子女,以及丹济拉的数百部众,作为大明送给准噶尔大汗的礼物,“如若不然,大汗神兵天降,大明将为齑粉”。

这种低级的恐吓显然吓不到任何人,曾养性干脆提议把这个使者剁了算了,然后直接出兵科布多,让策妄阿拉布坦理解一下到底谁是“神兵天降”,谁会“将为齑粉”。

军机处当然也不会这么冲动,还是对使者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去告诉策妄阿拉布坦,不要再与大明为敌,学习朝鲜等国好榜样,称藩纳贡,免得大明出兵征讨。

几次谈话下来,自然是不欢而散,使者愤愤然离开京城,回去向策妄阿拉布坦复命。

“那现在怎么办?”王鼎问道,“轮到我们考虑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关系了。”

“没错,绍宽也是这么说的。”潘兴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是,噶尔丹已经覆灭了,准噶尔汗国完全属于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对于大明来说,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没有区别,他们都是要做大准噶尔汗国,与大明分庭抗礼的,换了个对手,形势却没变。”

“话虽如此,但不同的人性格才干还是不一样的,要不先派人去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再说。如果此人愿意向大明恭顺,像朝鲜一样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也未必马上与他为敌。”王鼎分析道。

“嗯,就是这个意思,绍宽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绍宽觉得,这事情是个双方的事,我们想要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策妄阿拉布坦会不会来找我们?”

王鼎想了想:“那倒也有可能。策妄阿拉布坦肯定会派人来,要求大明交出钟齐海和塞卜腾巴尔珠尔,以及那几百部众。”

“对。所以,现在也不必急于一时。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军事部署,抓紧填补喀尔喀蒙古的实力真空。”

姜承志想了想又问道:“对了,那你们打算怎么安置丹济拉的那几百人?”

“那几百人很重要,他们就是将来和策妄阿拉布坦讨价还价的资本,所以绍宽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张家口,将那几百人暂时安置在口外乌兰察布一带。”潘兴解释道,“乌兰察布离张家口很近,水草丰美,适合他们居住。而且,我们的野战军泰山镇就驻在附近,有事可以救援。”

“那……塞卜腾巴尔珠尔和公主联姻的事情怎么办呢?”姜承志想起,自己和王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皇帝那里搞定的事情,居然一下子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个嘛……你们去和洪诚丘他们商量吧,他们或许有想法。”潘兴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

姜承志和王鼎离开武英殿,一路上商议,觉得这事暂时不可能有定论,倒不如暂时搁置,先不要再提起,观望一下再说。

荆国公陈世凯的丧礼很快办理完成,忠勋府选择了一个吉日,安排出殡的队伍从阜成门出城,直到京西八宝山皇家功勋墓园安葬。

威远侯郑明向陈天培宣旨,要求他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之后才能正式继任荆国公,另外还派了五品的正侍太监到府伺候。陈天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领旨。

事情办理完毕,郑明又休息了两天,便向太子和姜承志等人辞行,回去南京。姜承志抓紧时间置办了整整一船礼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郑克壆,作为婚礼的贺仪,由郑明带回南京,到时候转赠给郑克壆夫妇。

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京城,要求觐见皇帝。

军机处自然不会让使者见到任何人——不是因为皇帝不在,而是连太子都不让见。理由也很简单,“策妄阿拉布坦是不是派你来向大明称藩纳贡的”?如果不是,那自然是谁也不能见。

使者气势汹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是代表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来要求大明交出噶尔丹的两名子女,以及丹济拉的数百部众,作为大明送给准噶尔大汗的礼物,“如若不然,大汗神兵天降,大明将为齑粉”。

这种低级的恐吓显然吓不到任何人,曾养性干脆提议把这个使者剁了算了,然后直接出兵科布多,让策妄阿拉布坦理解一下到底谁是“神兵天降”,谁会“将为齑粉”。

军机处当然也不会这么冲动,还是对使者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去告诉策妄阿拉布坦,不要再与大明为敌,学习朝鲜等国好榜样,称藩纳贡,免得大明出兵征讨。

几次谈话下来,自然是不欢而散,使者愤愤然离开京城,回去向策妄阿拉布坦复命。

“那现在怎么办?”王鼎问道,“轮到我们考虑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关系了。”

“没错,绍宽也是这么说的。”潘兴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是,噶尔丹已经覆灭了,准噶尔汗国完全属于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对于大明来说,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没有区别,他们都是要做大准噶尔汗国,与大明分庭抗礼的,换了个对手,形势却没变。”

“话虽如此,但不同的人性格才干还是不一样的,要不先派人去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再说。如果此人愿意向大明恭顺,像朝鲜一样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也未必马上与他为敌。”王鼎分析道。

“嗯,就是这个意思,绍宽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绍宽觉得,这事情是个双方的事,我们想要和策妄阿拉布坦接触,策妄阿拉布坦会不会来找我们?”

王鼎想了想:“那倒也有可能。策妄阿拉布坦肯定会派人来,要求大明交出钟齐海和塞卜腾巴尔珠尔,以及那几百部众。”

“对。所以,现在也不必急于一时。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调整军事部署,抓紧填补喀尔喀蒙古的实力真空。”

姜承志想了想又问道:“对了,那你们打算怎么安置丹济拉的那几百人?”

“那几百人很重要,他们就是将来和策妄阿拉布坦讨价还价的资本,所以绍宽才决定亲自去一趟张家口,将那几百人暂时安置在口外乌兰察布一带。”潘兴解释道,“乌兰察布离张家口很近,水草丰美,适合他们居住。而且,我们的野战军泰山镇就驻在附近,有事可以救援。”

“那……塞卜腾巴尔珠尔和公主联姻的事情怎么办呢?”姜承志想起,自己和王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皇帝那里搞定的事情,居然一下子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个嘛……你们去和洪诚丘他们商量吧,他们或许有想法。”潘兴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

姜承志和王鼎离开武英殿,一路上商议,觉得这事暂时不可能有定论,倒不如暂时搁置,先不要再提起,观望一下再说。

荆国公陈世凯的丧礼很快办理完成,忠勋府选择了一个吉日,安排出殡的队伍从阜成门出城,直到京西八宝山皇家功勋墓园安葬。

威远侯郑明向陈天培宣旨,要求他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之后才能正式继任荆国公,另外还派了五品的正侍太监到府伺候。陈天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得领旨。

事情办理完毕,郑明又休息了两天,便向太子和姜承志等人辞行,回去南京。姜承志抓紧时间置办了整整一船礼物,以太子的名义赏给郑克壆,作为婚礼的贺仪,由郑明带回南京,到时候转赠给郑克壆夫妇。

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果然很快就来到了京城,要求觐见皇帝。

军机处自然不会让使者见到任何人——不是因为皇帝不在,而是连太子都不让见。理由也很简单,“策妄阿拉布坦是不是派你来向大明称藩纳贡的”?如果不是,那自然是谁也不能见。

使者气势汹汹,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是代表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来要求大明交出噶尔丹的两名子女,以及丹济拉的数百部众,作为大明送给准噶尔大汗的礼物,“如若不然,大汗神兵天降,大明将为齑粉”。

这种低级的恐吓显然吓不到任何人,曾养性干脆提议把这个使者剁了算了,然后直接出兵科布多,让策妄阿拉布坦理解一下到底谁是“神兵天降”,谁会“将为齑粉”。

军机处当然也不会这么冲动,还是对使者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去告诉策妄阿拉布坦,不要再与大明为敌,学习朝鲜等国好榜样,称藩纳贡,免得大明出兵征讨。

几次谈话下来,自然是不欢而散,使者愤愤然离开京城,回去向策妄阿拉布坦复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