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一章 建州(2 / 2)

“……”

听到靺鞨青壮年的这句话,戚元敬和杨过面面相觑。

这个情况和他们想象的,好像有些不一样。

“你且仔细说说。”

戚元敬收回了架在靺鞨青壮脖颈之间的长刀。

“大约是二十日之前,来了一队人,抓走了部落之中的所用人,强行逼着部落中的族人迁走。原本这方圆二百里内,应该有大小数十个部落的,但是现在一个都不剩了!”

“是后金的人马吗?!”靺鞨青年摇了摇头。

“那是我们这般的军服旗帜吗?”靺鞨青年还是摇了摇头。

杨、戚二人立时感到此事诡异。

在这个年代,人口就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靺鞨部落的人,稍加训练就能够成为一支战力不俗的骑兵。

掠夺人口,牛羊马匹,其实就是在增加自身的实力。

“你还记得他们的穿着打扮吗?!”戚元敬追问道。

“他们穿得有点像大乾的军服,但是手中的兵刃又和大乾的不一样。”

“不一样?!”

“大乾的骑卒,以弯刀强弓为主,但是来劫掠人口牛羊的人马,装备的却不是大乾的弯刀,还配有骑枪和弓弩。”

“这……”两人俱是感到这战场之中还有第三方势力。

而且这股势力所图不小,浑水摸鱼。

为了确定这一事实,杨过和戚元敬又分开审讯了剩余的靺鞨族人,俱是得到了相近的回答。

眼下可以确认,在建州确实有这么一伙人,在到处掠夺人口牛羊。

“这件事,我们得立刻禀告秦将军!”杨过身为主将,当机立断,“戚兄,你带小队人马赶回大营报信,我带着踏白营继续在附近巡查,看看能不能找到,蛛丝马迹!”

“好!”

……

--------------------

笔祖镇。

这是杨清源一行人进入戈壁来,遇到的规模较大的绿洲了。

依旧是入住客栈,但是杨清源却没有如往常一样询问镇胡城的消息里。

而是将大理寺的重要人物,以及明珠夫人、赵敏都聚集到自己房间之中。

原本还想乘机挑事的赵敏,看到了杨清源眼中目露凶光,知道他是在警告自己,想到之前被杨清源封住穴道,整整一天不能说话的感觉。

赵敏乖乖地收回了自己的小心思。

“杨兄,你也感受到了吧!”

众人坐定之后,柳望舒先行开口道。

杨清源微微点头,“这些居民似乎不是太欢迎我们啊!”

这笔祖镇和之前路过的镇甸都不一样。

之前镇甸的居民虽然在开始之时,也对他们这支外来商队感到陌生,但却是习以为常的一种状态。

而这笔祖镇却完全不同,从他们进入开始,这镇中的居民就严密地戒备着他们。

这于理不合,虽然他们是外来人,但是这马勒戈壁上的绿洲镇甸,自古以来就是来往商队的歇脚所在,不可能因为一支陌生商队的进入就有如此疏离感。

一直保持沉默的叶剑寒,开口道,“罗网?”

两个字,语气是疑问,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

如果这个镇甸是罗网的据点之一,那就说得通了,无论是叶剑寒,杨清源还是柳望舒,绝对在罗网中都属于名人。

估计还有极高的赏金那种!

作为最了解罗网的姬明珠却摇了摇头,“不像!”

杨清源也是表示认同,“确实不像,我刚刚观察周围居民的动作习俗,那应该是长期在此居住保持的生活习惯,如果是罗网的人,应该不会演得那么逼真!毕竟罗网中人不可能个个都像大理寺巡捕统领刘家辉一样,拥有影帝的潜质。”

容貌可以乔装,服饰可以更换,但是口音,生活习惯却不是常人在短时间内能改变的。

“那杨兄的意思是!?”

柳望舒没懂,但是一般的心机过人的绍敏郡主已然知道了杨清源的意思。

“小师娘,你可知道笔祖是何人?!”赵敏明媚一笑问道。

但是柳望舒完全没有听见赵敏后面说了什么,只有开始的称呼在柳望舒的耳边不断回荡!

“小师娘!”

“小师娘!”

“师娘!”

……

虽然面上依旧冷若冰霜,但内心的柳望舒已经化为一个小人捂着脸满地打滚,完全不在意赵敏后面说什么!

……

-----------------------------

建州,秦颐岩的中军。

“元敬老弟,你怎么回来!?”

戚元敬身为先锋军的副将,突然带着人快马赶回肯定是出事了!

“秦将军,朱先生!”戚元敬朝着秦颐岩和朱剑秋拱手行礼。

“先锋军遇到了异常情况,末将和小杨将军觉得此事非同一般,所以才由末将带人赶回,前来向大军禀明此事。”

秦颐岩看着戚元敬风尘仆仆,双唇已经干裂,便知道戚元敬在赶来的过程之中都没有停歇。

“戚将军不急,先喝口水,慢慢说!”说着为戚元敬递上了一个水袋。

戚元敬也不矫情,他此时确实口渴难耐,接过水袋,一连半袋水下肚,才发出了一声畅快的声音。

“痛快!”

放下水袋,摸了摸嘴巴,戚元敬才开口道。

“末将和杨将军在巡视侦查之时,发现这建州大地上,似乎还有第三股不为人知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实力不弱,末将和小杨将军担心会影响大军的灭金之计,这才赶回来。”

随后,戚元敬便将刚才和杨过一同查问出的事情尽数说出。

营帐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戚将军,你和小杨将军怎么看这件事情!?”

戚元敬也不矫情,“那末将便抛砖引玉了!”

虽是将才,可戚元敬待人接物,却没有那种锋芒之气,反而有政客的圆滑。

“我和小杨将军商讨之后认为,这股神秘力量不过是两种可能!”

“其一,就是高句丽的士卒,趁着后金虚弱,劫掠人口。”

“那其二呢?”朱剑秋的眼中已是了然之色。

“其二,便是燕城赵王,浑水摸鱼!补充自身实力!”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