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鸿天下而钧之(2 / 2)

世家出身的神裔,虽然也有几分本事,却要脸面,不如小人用得顺手。

帝辛正准备拒绝,耳畔却传来闻太师嗡嗡嗡的声音。

原来诸位大臣见帝君有招纳贤人之意,也都识趣收起奏本,只有闻太师拿着一箩筐的文书喋喋不休说着:“大王,这是青州的……大王这是禹州的……大王这是……”

帝辛听得头痛,心中暗道老家伙事情真多,要是旁人这么不识趣,早就被他拉出去金瓜击顶。

可是面对闻太师,帝辛敢保证自己敢说出口,闻太师就敢打,那双鞭不是吃素的。

旁人的托孤大臣是假的,闻太师的托孤大臣是真的。

当年帝辛为寿王的时候,便是闻太师亲自领着进军营的,不知道挨了多少盘龙棍,紫金鞭。

“今日朝会无聊,庙堂之上皆是老面孔,闻太师更是面目可憎,实在可恶,不如见一见新人。”

沉吟片刻,帝辛念头一动,深吸一口气,望着闻太师,轻笑道:“太师,这招揽贤才也是国事,你看……”

闻仲咳嗽两声,见帝辛堂堂殷商帝君,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也知道自己过了火,顿时见好就收,拱手道:“此乃大王圣明,老臣遵旨。”

帝辛得了空闲,顿时大喜,传下了旨意,命大祭司比干带人,前往麒麟殿外等候。

姜子牙左手拿着古图,右手提着黑木棍进午门,过九龙虹桥,至麒麟殿,滴水檐前等候。

文武大臣也都下了朝,各自回家去,化作鸟兽散,只有闻太师行至天桥一般,心头一动,回眸望向麒麟殿方向。

刹那间四目相对,姜子牙见闻太师,就在朝歌城中,空气静悄悄,仿佛雷霆勾地火。

“且让我看个忠奸,分辨一个来历,追溯根源看一看是新人,还是旧鬼。”闻太师思索片刻,正要运转天眼,突然,身后拍来一张浑厚的大手,竟然是殷商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黄飞虎站在闻仲的面前,恰好拦住了视线,大笑道:“老太师,今日下朝得早,去我府邸上喝两杯如何,其他的事情,日后再忙不吃。”

闻太师听言一笑,点了点头道:“武成王所言极是。”

比干举荐之人,不得大王赏识就罢了,若得了赏识,日后同朝为官,不缺看的机会。

于是闻太师放下了心思,被黄飞虎拉扯着离开王宫。

只听得远远传来一句高喝之声:“姜姓子弟,昆仑散仙,飞熊道人觐见!”

姜子牙微微一笑,大步迈入麒麟殿中,打个稽首,口称:“陛下,贫道飞熊稽首了。”

帝辛见姜子牙如此行礼,心中顿时厌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朝堂之上,只有闻太师有这个态度。

便是首相商容见了帝君,也要自称本名,以表敬意,怎么能用道号自称。

“方外之人,目无君王,当真该杀。”

帝辛心中暗暗道了一声,嘴上却诘问道:“比干说来姜尚来拜见,你怎么是个飞熊道人。”

“朕的麒麟殿太小了,容不下这么多人。”

姜子牙呵呵一笑,知晓欺君是死罪,却不慌不忙,拱手拜道:“既然大王不愿飞熊入殿,那就请大王网开一面,让姜子牙觐见。”

网开一面乃是成汤旧事,帝辛是聪明智慧天子,立刻想到此处,便以为姜子牙是在恭维自己,顿时一笑道:“孤有成汤之德,你需有君臣之礼。”

姜子牙闻言,不气不恼,点了点头道:“吕尚在殿外候着。”

飞熊道人是仙,姜子牙是神,唯有吕尚是人。

帝辛求仁得仁,姜子牙顺从他的意,转身就走,来到麒麟殿外,俯伏阶下。

帝辛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阶下俯伏何人?“

吕尚昂首挺胸,高声道:”小民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吕氏名尚。幼访名师,秘授阴阳,善识妖魅。今回朝歌,报效国家。”

帝辛颔首示意,抬手虚扶道:“既有报国之心,也算忠义之士,孤人爱贤,不必多礼,起来入麒麟殿对话。”

“多谢大王。”吕尚起身入内,心中明悟了帝辛是何等帝王。

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天子,却并非真正礼贤下士。

这种帝王不喜欢臣民跪着,也不喜欢臣民站着,而是喜欢臣民跪下去,他在将臣民扶起来,再道一句不准跪。

麒麟殿中,帝辛正色问道:“大祭司比干说伱有未卜先知之能,能参悟北海有战,可有计策献上?”

“无他。”姜子牙拱手一拜,沉声道:“效仿成汤故事,网开一面罢了。”

“又是网开一面。”

帝辛眉头一皱,心中认定姜子牙是与大祭司比干一样,是古老世家,血脉神族中的迂腐之人,只会一味效仿先王之道。

于是三问,姜子牙三次同样回答,都是成汤故事。

帝辛大失所望,但,碍于大祭司比干的举荐,不要明着赶出去,于是随口道:“姜尚听朕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随朝侍用。”

“遵命。”姜子牙行了一礼,心中同样失望。

连成汤之德都没有,网开一面都做不到,如何能破而后立。

如此格局,怕是没有垂拱而治的福分。

洪荒宇宙,大罗云集,便是混元教主都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学会以人为本,进行妥协让步,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垂拱而治是一门艺术,不懂这门艺术,那就真的垂拱而治。

要是懂这一门艺术,垂拱而治最高境界是鸿天下而钧之。

公平公正,却又让所有人满意。

可谓鸿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