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六千多字的大章)(2 / 2)

他们纪律严明,他们沉默是金。

他们穿着甲胃,手握腰间兵器,那其中大多是剑,但也有着刀,和本不应在这个时代出现的锏,叉,刺。

守在廷尉府门口的府兵窝着长戈的掌心中满是汗水,这群老兵给他们带来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大了。

这其中有老兵们铁血气场的缘故,那股杀伐气自从离了战场,两个廷尉府府兵就没接触过。

而老兵们的杀伐之气,比他们上战场对立的六国士卒要强十倍不止!

还有老兵们的爵位。

府兵在第一队老兵来到的时候就上前询问过来意,并检查了照身贴。

来意老兵们言辞一致,来这看看。

照身贴,基本上全是簪鸟,不更。

秦国唯军功论,这些老兵都是战功赫赫,每个人应该都在家享受朝堂供养,私下里府兵见到都得眼冒金星求着老兵讲战场事迹。

现在一个个都穿着破烂不堪的甲胃,站在府兵眼前,虽然不说话,但这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就相当于一个站岗的新兵蛋子面前站了一群尉官,还都是上尉。这还不算,其中还夹杂着少校,中校,这谁顶得住啊。

“他阿母的。”

老将人未至声先到,特有的闷雷音色响彻全场,黑着脸走到列阵老兵们身前,站定,扫视。

“人怎么会这么多!六子,你这鸟人不说就找了几个鸟人?!”

老兵六子也很是惊诧,先回老将说我小人就找了五个人。

然后站在老将身后,从列阵老兵们中间找到一个熟人,狐假虎威得喊道:“黑种,你这鸟人带了几个人?乃公不告诉你保密!不能带太多!”

因为私处太黑而被称作黑种的老人,一脸无辜地摊开缺了四根手指的右手,少了大拇指的右手。

“六哥,我就叫了老九,东,两人不多罢?”

站在黑种旁边的老九有样学样,摊手无辜道:“我就叫了亚,麻。”

“我只找了货,散。”

“别看我,我没叫人,我想叫人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

“……”

老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脱责任,都说自己就叫了几个人。

头前老将越听脑门上黑线越多,尤其是看着老兵们身后不断集合的破千城防军们,更是想要破口大骂。

老将这么想,也便这么做。

“都给乃公闭嘴!来这么多鸟人要兵变啊!都给乃公滚回去!”

一众老兵们霎时无声,没有一人有离开的动作。

兵变……那要看将军的意思了。

他们注视着禁闭大门的廷尉府,默默握紧了腰间武器。

“王公。”

内史蒙毅策马赶来,快步行到王齮身边,复杂地看着大父挚友。

低声道:“此举,殊为不智。”

老将眯着眼,一脚揣在蒙毅腹部,将其踹飞三米远。

蒙毅哪里料想到这位世大父会突然动手,下手又是如此狠辣。

艰难爬起,捂着有如秦剑在其中乱搅,剧痛不已的腹部,额头沁着冷汗,其不可置信地看着王齮。

“滚。”

王齮怒喝道。

呲~

城防军秦剑出鞘声音整齐划一。

内史蒙毅被打,他们不敢大意。

眼前形势,稍有不慎就将恶化,他们必须先拔出秦剑。

不然他们怕在拔剑的途中,就死在这群平均三四等爵的老兵手下。

老兵们听到了背后传来的拔剑声,没有人理会。

他们注视着身前的老将王齮,看着王齮指着自己的脸。

“你们这群鸟人要还认乃公这张脸!”

老将指着咸阳街道。

“就滚!”

无人应声。

沉默,是这个下午的咸阳。

老将怒气越发堆积,眼看就要爆发出来,头前的一个老兵低着头。

道:“王公,让我们留下罢。都走到这里了,现在回去,该死还是死。”

“放屁!你……”

王齮暴怒,话刚起个头。

老兵人群中,忽有大喊,打断了老将。

“王公!”

老将言语被打断更是气盛,目光泛凶气,循着声音找到说话者。

见言说之老人坐在一个木板车上,没有双腿右臂,仅剩的左手紧握着秦剑,眼中怒意不禁散了大半。

“让我这废人留下罢。”

老人情真意切,怕声音太小王齮听不见,要身边老友把自己推到前面。

木轮车骨碌碌转动,载着一位再也站不起的老人到了王齮身前。

老人仰头看着老将,放下秦剑,撩起身下衣物让老将看其空空如也的双腿。

“这双腿是随武城侯和赵军打仗,被那群叫做飞兵的赵狗斩断的。搁在以往,大军要继续行进,我这样的废人就来一剑痛快了事,贴补一下家。”

王齮不语,这是没有写进历史书中的战场不成文规定。

秦朝医疗不发达,断腿这种伤不一定死但大概率死,就算救活也没有了劳动能力。

如果是胜仗班师,或者两军僵持对垒,或许还会被救助,因为有这个时间。

但如果是急行军,以及激烈交战,瞬息万变的战场。

没有人有精力时间去照顾废人,通常都是给个痛快然后报阵亡,给家里寄抚恤金。

在这个时代,失去战斗力,失去劳动能力,就是废人,废人就是累赘。

“没有将军,我这个废人早就死了,活不到现在。除了将军,没有人会管我们了。没有人会给我们在咸阳安家,给我们金钱给我们米面,将我们这群鸟人凑在一起。

“没有人会告诉我们秦国有今天不只是将军们的功劳,更是我们的功劳。没有人会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废人,是英雄。英雄啊,除了将军,谁会说一群废人是英雄……”

一脸庞阴鸷,看上去就不是好人的老兵嗓音沙哑。

道:“我跟将军说不要在我们身上花钱了,浪费。将军说,我们是秦国最宝贵的财富。”

一文质彬彬,哪怕年老了也依旧儒雅,和身上那套甲胃格格不入的老人走到前面。

“将军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将军说我们就是为众人抱薪者,我们的一切都是应得的。将军为我们抱了这么多年薪,该是我们给将军挡一次风雪了。”

一位位早该魂入幽冥的老兵,用从阎王爷那里抢来的寿命,说着一些在这个天下,这个时代,不被认可的鬼话。

鬼语飘摇,仍旧时不时有一两个老鬼加入列阵。

哐当~

廷尉府府门从内部被打开。

孟西白三家子弟骂骂咧咧,趾高气昂地从中走了出来。

他们不是说要李斯付出代价,就是要嬴成蟜那个竖子好看。

从廷尉府中走出来的他们快步行进,想要尽快逃离这个染上三家之血的地方,想要归家马上对那个竖子实施报复。

三家起于军功的这些子弟不会打仗,但对政治这一块是再明白不过了。

嬴成蟜今日所作所为,势必会引起咸阳全体世家贵族官员的忌惮,必然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没有人会愿意一直有一把秦剑放在脖子上。

今日嬴成蟜能抓孟西白三大世家,明日是不是就能抓其他世家?

不要扯不触犯秦律就不会被抓,秦律是限制贱民的,是政斗的武器。

秦律本身对贵族没有约束力,只有在贵族互相争斗,或者王想要杀人时,秦律对贵族才具有约束性。

谁要是就违反秦律本身这件事来攻讦,而不是为了权势,爵位,封地等利益,那就是患了狂疾,就是有病。

这不仅是秦朝,整个封建王朝都是如此,甚至秦朝在这方面还好一些——至少在关中,贵族们还不敢大庭广众下杀人。

得始皇帝命令,李斯被迫释放了孟西白三家子弟。

这些闹哄哄,面目阴沉,想着如何报复嬴成蟜,把嬴成蟜搞死的三家子弟出了廷尉府大门,发现还是不能归家——老兵们把廷尉府大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哪里来的一群老狗,这是要造反啊。”

有人冷笑。

“滚!别拦着路!”

有人不耐烦。

这群世家子弟大多对老兵们没有什么惧怕,出自世家贵族的他们,连秦国正规军都看不上,更不要提看上去凄凄惨惨的老兵们。

他们认为他们天潢贵胃,和那些只能靠命去搏杀的贱民贱命不同。

但林子大了也不会只有蠢鸟,有那么几只机灵的鸟眼见情况不对,暗呼糟糕,不再向外走,而是返还廷尉府。

正在碎碎念的老兵们停止言语,目光不掩狠辣地注视着三家子弟。

三家子弟释放,意味着嬴成蟜的命令错误,意味着嬴成蟜失败了。

老兵们在嬴成蟜抓捕三大世家之前,对三大世家并没有多少仇视心理。或许有个别人会说三家子弟趾高气昂,但大多数人都不觉得三大世家该杀,该死。

但当三大世家站到了嬴成蟜对立面时,老兵们想让三大世家死绝。

这不是意识形态的转变,而是对嬴成蟜的绝对个人崇拜。

老将回身,眯眼看着一众人等。

虽然老将久久没有露面,但三大世家上了年纪经历过王齮厮杀的,依旧是一眼将老将认了出来,脸色不由一变。

呲~

老将拔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老将唱起了《无衣》,这是他当年冲锋陷阵时,整个军队都会唱的歌谣。

老将闷雷般的嗓音实在无法将《无衣》唱的有多动听,跟宫中的优伶优美嗓音没法比。

但那苍凉,铁血,金戈铁马的味道。宫中那些精于表演的优伶,这辈子也表演不出。

呲~

老兵们统统拔剑,随着老将,一同唱起了在战场上鼓舞己方士气,让敌人斗志消退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