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离谱的长安君,更离谱的始皇帝!(2 / 2)

“服!”

“蒙武!”

“服!”

“芈随!”

“服!”

“毛亨!”

“服!”

“浮丘伯!”

“服!”

“公孙尼!”

“服!”

“陈嚣!”

“服!”

“赵佗!”

“服!”

“任嚣!”

“服!”

“屠睢!”

“服!”

“嬴傒!”

[直呼长辈名姓,好没礼数,这个竖子!]

秦庄襄王嬴子楚大兄,渭阳君嬴傒有些生气地站起,赌气地大声喊道:

“服!”

……

嬴成蟜一个人名一个人名点过去,似乎没有止境一般。

文臣,武将。

赢氏王族,外戚楚系,世家大族。

一个接一个起身,一个接一个直立。

他们嗓音有沙哑有清脆,声音有大有小,音调有高有低,但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字——服!

原本朝堂上群臣多是正坐,仅有三五个起身而立。但随着嬴成蟜越喊越快,越叫越多,不足半刻钟,站着的人数就快要和坐着的人数持平了。

举国最出色的人杰或垂手或低眉,站在原地黑压压一片,投射下来的阴影让还坐在地上的朝臣心惊胆战,忐忑不安。

他们很害怕。

一方面,他们在想:万一长安君叫到他们的名字,他们要怎么回答。

另一方面,他们在想:这朝堂上,什么时候都是长安君的人了?

很快,站着的人数便大于坐着的人数了,嬴成蟜终于停止点名,冷冷地道:

“陛下,够了乎?服者已过了不服者。”

始皇帝哈哈大笑,笑声让朝堂上仅有的一些诡谲气氛也烟消云散。

“冯去疾。”

始皇帝身子前倾,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这位御史大夫说一说,你服不服?诸公如此,可以封侯了乎?”

黑压压的人群如同飓风,却没有刮倒冯去疾这位墙头草。

昂然直立,犹如一把刚正不阿利剑的冯去疾不为所动,对着高台微微躬身以表敬意,道:

“臣不服。

“世道公理,早有公论,臣未尝听闻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依长安君的话,五男子奸淫一女子,五男子同意而一女不同意,五男便无罪了乎?要抓一女乎?真是荒唐可笑!

“商君立二十等军功爵,刻于竹简之上,秦律之中。蒙公不为将军已数年之久,既未立军功,今何以封侯?

“陛下不必再问了,便是满朝文武尽立,臣的回答依旧如昔,不会改变。

“不服。

“不可。”

群臣哗然。

他们眼中的冯去疾,从一根风吹即倒的墙头草,变成了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

“有理。”

始皇帝点头,望向嬴成蟜,兴致勃勃。

“成蟜,你怎么说?”

“战场上的军功已封赏,战场下的呢?”

嬴成蟜指着起身站在一起的武将们。

“将军最重军功,眼中见不得一点无军功而窃居爵位之事。如今这些将军却愿为蒙公而起身,不是他们为我嬴成蟜淫威所摄,而是他们真心认定,蒙公应该封侯!

“没有蒙公引领,便没有他们今日,多少将军曾在蒙公帐下?没有蒙公,大秦将军至少要少去半数之多!

“不为兵将,不知蒙公之功。冯御史大夫不在三军之中,自然不能理解勇冠三军之封号!军功并不只在战场之上,战场之下亦有!

“臣与诸将士齐为蒙公请封,请陛下封蒙公冠军侯!”

新一代的将领如蒙骜那般不识字的是少数,大多通读兵法,晓字识理,只不过战场生涯让他们习惯直来直往,说话粗犷。

今日为了对他们有大恩情的蒙骜能够封侯,他们端起了平常看不上的架子,说起了文绉绉的官话。

“蒙公封侯,是陛下隆恩,是众望所归。”

“可循纵横侯之前例也!”

“为大秦立下大功者不能封侯,此才是不能服众也!”

“……”

这些将领不是蒙家嫡系,真正的蒙家嫡系已经远赴西北,随着三公子嬴将闾去匈奴地开疆扩土了。

但在秦国为将,大多都绕不开蒙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过蒙家恩惠。蒙骜的战绩也确实出众,最近眼看着又要不行了。所以他们愿意在嬴成蟜打头阵的情况下,站在其后为蒙骜请命,人死为大。

且就算是不为了报恩,从利益角度讲,蒙骜今日能够封侯,开了这个先例,对为将者都有好处。

等到他们封侯军功不够时,他们就能拿今日蒙骜例子说事,诉诉苦,说说为秦国战场之下的贡献。

他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蒙骜。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

兵家门生不全是只知道打仗而不知变通的莽夫,他们也有算计。

始皇帝下压双手,汹涌澎湃如惊涛骇浪的声浪瞬间落下,声音皆无。

“冯去疾?”

始皇帝满含笑意地道。

“不服,不可。”

冯去疾一如既往地答。

始皇帝哈哈大笑。

“御史大夫被这竖子说的词穷了罢,谁要是把这竖子真当竖子,那才是竖子。

“长安君嬴成蟜所言甚是,有理有据。

“蒙骜,封彻侯,号冠军!”

一众将军七嘴八舌地直呼“陛下圣明!”。

嬴成蟜眯着眼,不爽地瞪着始皇帝,在始皇帝“你可以不说话,朕又没有逼你的”视线中失笑。

[过程虽然曲折,结果是好的,那就好……]

主角蒙骜颤颤巍巍起身,激动的脸庞红润气色极佳。

老人从来没有想过,他离开战场这么多年,有朝一日能够被封彻侯,还是冠军候这个名号,这听上去比武安还威风啊。

“蒙公怎么不说话,嫌冠军侯这封号不好听乎?让这竖子再想一个?”

始皇帝笑着道。

得到始皇帝许可,可以说话了的蒙骜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骜甚喜,谢陛下!陛下圣明!”

内心极其感谢嬴成蟜的老人嘴上只感谢了始皇帝。

白起被封武安君的时候,老人见到白起在大殿上感谢了秦昭襄王后,又感谢了正得秦昭襄王圣眷的魏冉。

白起死在了秦王剑下,魏冉被秦昭襄王罢职去爵,逐出咸阳,身折势夺而以忧死。

两个位高权重的文臣武将,没有亡在战场和他国刺杀,都折在了侍奉的秦王手上。

老人知道始皇帝不是秦昭襄王,知道始皇帝的心胸要大的多。但是,老人依旧谨记,看到的错误不能犯。

临终之际,大喜之下,老人所考虑的还是蒙家,他一生如此。

大秦帝国诞生了第三位彻侯,冠军侯蒙骜。

朝堂一片喧闹,窃窃私语。

武将们眼神大多都看向蒙骜,文臣的眼神则大多看向嬴成蟜。

若说之前的忌惮是群臣通过蛛丝马迹,朝中官职调动等产生的猜想。自今日之后,这猜想便成真了。

一言调动半数朝堂,剩下没站起来的还不一定是调不动,而是没必要,这份实力势力都不能说是强,只能说是离谱!

更离谱的是,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不但没有丝毫忌惮,还主动为嬴成蟜造势,乐见其成,就好像时刻准备退位一样!

那是王位,不是油锅。

坐上去是天下之主,而不是被油炸!

啪啪啪~

“好了,诸君之兴,留在下朝之后罢。”

始皇帝拍拍手掌,一开口,鸦雀无声。

“有一事要诸君知晓,朕决意春来出巡,效仿古之圣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