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父母所愿,方是人道中的孝道(2 / 2)

伏生沉默着,不答。

“看来是知道了。”

嬴成蟜双手交叉,下巴压在手上。

“要百姓入大秦学堂读书,按照年龄分别教导本君能理解。”

“要百姓侍奉父母,树立德高望重者为榜样,本君也能理解。”

“本君不理解的是,父母故,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许做其他事,这是何道理?”

伏生微低首。

“此为《论语》中孔子之言,于……”

嬴成蟜用力敲击了一下桌案,以沉闷响声打断了伏生言语。

“本君知道出处,不需你说。”

“本君现在要你解释给本君听,这是何道理。”

伏生紧随其后言道:

“儿女出生后,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这三年是父母最辛苦,最艰难的时刻。”

“是以,父母去世后,儿女要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为父母守孝三年,周朝都是如此做之。”

停顿片刻,见长安君依旧在望着自己,伏生又道:

“百姓越看重孝道,越能知道礼义廉耻,天下重礼,方能太平,成就盛世。”

嬴成蟜击掌微笑。

“彩。”

“你终于说了实话,虽然仅是半句,倒也难能可贵了。”

“这太平不是你伏生的太平,更不是百姓的太平,是上位者的太平。”

“这盛世也不是你伏生的盛世,不是百姓的盛世,而是贵族的盛世。”

端上来的是茶杯中,装着的是热水而不是茶汤。

若不是伏生心生怠慢,就是县令府最高标准只有热水。而没有那很是浑浊,只有贵族方能享用的茶汤。

做了南阳县令,伏生没有享受到上位者应该享受到的事物。

伏生平视嬴成蟜,反问道:

“长安君不是上位者?不是贵族乎?”

“我自然是上位者,亦是贵族。”

“既然如此,何以要反自身?”

“因为不爽。”

嬴成蟜在伏生不解的眼神中,微笑着道:

“孝顺是一种美德,尊师重道,待人以诚亦是应有之理,这些都是极好的。”

“这些极好的事物应该得到提倡,却不应该成为驭下的工具。这令我觉得很难受,很不舒服,很想造反。”

造反?

伏生大惊,脚步没站稳,后退半步,脸上是惶恐掺杂着迷惑。

从蜡祭时始皇帝的态度,再对人情世故不擅长的伏生也看的出来,秦二世或许不是太子嬴扶苏,而是眼前的长安君。

且蜡祭过后,“一子立二王”,“长安君让王位予陛下”的传言也在臣属间展开,说的有鼻子有眼。

闻听的伏生初听虽不信,但见始皇帝没有阻止迹象,且各个老臣口诉过去往事一致,几乎没有偏差后,也是将信将疑。

为何这样一位出生王室,有望登临王位,甚至让出了王位的天下最贵者,会生出这样逆反的想法——我反我自己?

这样的想法,只应该是出身卑微,读书,勘破了儒家本质的大儒才会生出的想法——譬如伏生本人。

没有经历过苦难,便无法理解苦难。

嬴成蟜从座位上站起,绕着仅是用一块劣木打造的桌案走下。

“父母爱子女,这份爱是不掺杂功利,不追求回报的爱。但儒家却非要将这份爱定性,定出父母故,不守孝三年便是不孝的礼仪。”

这不是儒家定的,这是周朝定的……伏生在心中言说。

话虽没有说出口,脸上却有些许异样,嬴成蟜一眼见之。

“孔丘弟子宰我问孔丘:‘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时间也太长了,一年也就可以了罢。’”

“孔丘答:‘你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便吃精米,穿锦缎衣,你心安乎?’”

“宰我道:‘心安。’”

“孔丘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居丧期间,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家里不觉得舒适。如今你心安,那便去做好了。’”

“这是《论语》中记述过的,我这番解读,不是曲解罢?”

伏生笑了,微微拱手。

“长安君所言,正是其中真义。”

嬴成蟜满意点头。

“很好。

“逝去的父母会想要看到自己的孩子过三年苦日子,不能吃精米,不能吃绸缎乎?不会。”

“他们在子女三岁前,经历了最辛苦的三年也没有放弃子女,不是为了死后让子女受三年苦的。”

“让子女受三年苦的,是儒家,是孔丘,是上位者,是贵族!”

“是希望以此让天下人弯下膝盖,躬下身躯,来消磨血性,学会顺从!”

听着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伏生面容却依旧保持着笑容,没有反驳。

嬴成蟜静待伏生辩驳,未等到其开口,深深地看了还能笑出来的伏生一眼。

我果然没有猜错,精通儒家经典,后世《尚书》的经传者,大儒伏生,怎么可能不知儒家内旨……

“提倡孝道,不能背离人道。本君阿父在世之时,常因本君而欢笑。”

“本君为阿父排忧解难,侍奉阿父。阿父去世后,本君未守孝三年。依先生看来,敢问本君是一个孝,还是不孝呢?”

伏生笑着道:

“庄襄先王致力大秦一统,其思虑多是国事,少为家事,在位时朝堂派别错综不一。”

“生在咸阳听了许多长安君之传闻,若长安君真是众望所归,整合秦国势力。为先父处理朝政,无人不服。找回始皇帝陛下,了结庄襄先王心病。让位兄长,完成先父一统天下之遗愿。”

“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长安君一并为阿父处置。于孝道上言,天下再没有比长安君更孝顺的人了。”

嬴成蟜走进伏生,揪了揪伏生的脸皮,仔细观察根部肤色。

“你当真是伏生?不是戴了人皮面具的周青臣乎?”

这马屁拍的,实在是响。

嬴成蟜高举双臂,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捂着嘴打了个呵欠。

“看来我和先生达成了共识。”

“给阿父阿母尽孝要在生前,死后枯坐三年不是给阿父阿母尽孝,而是给上位者尽孝。”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方是阿父阿母所愿,方是人道中的孝道。”

“儒家礼仪中这些有许多,都废了罢。道家那边热火朝天建设新家园,你们这边一群人在坟墓前守孝,凭什么比得过道家。”

醉心于经典,不问世事的大儒伏生拱着手。

“唯。”

善。

他在心中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