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来人,摆驾廷尉府(2 / 2)

孟西白三大世家在秦国这么多年,家族人员遍布秦国上下。

就算始皇帝身边有人有意隐瞒此消息,也会有人将消息送到始皇帝耳中。

…………

咸阳宫。

儒学博士伏生正坐在始皇帝对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是他第一次私下面见这位千古一帝,往常这种事都是淳于越来做。

精于学问,埋首书本的伏生打定主意,只要始皇帝不开口说话,他绝对不主动开口。

他怕自己一开口,淳于越以身死保下来的儒家种子就毁于一旦。

也不知过了多久,伏生觉得腿都有些跪麻木了,始皇帝终于放下手中竹简。

“《礼记·中庸》有言: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朕以做到后者,伏生,你以为,朕应做前者否?”

一直等着始皇帝开口,经历了儒家大变后,有些瑟瑟缩缩的伏生一听始皇帝张口说的是《礼记》,立刻双目一亮,精气神全都回来了。

《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精于学问的伏生实在再熟悉不过了。

踏入自身领域,伏生气场大开,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迟疑地道:“不但要做,还要快做。”

“哦?何出此言?”始皇帝半是考教,半是请教地道:“巴山,楚水,滨海之齐,各地地形风貌各不相同,道路修整也是不一。

“其所乘坐车马都是千百年发展而来,适合当地之车马。朕要天下车同轨,不是站在天下人对立面乎?”

伏生双手一揽袖子,刚要答始皇帝疑问。

此刻的他心中没有要儒家成为天下显学的想法,只是想着给始皇帝答疑解惑,就像这么多年他给那些儒生答疑解惑一样。

答疑解惑,是伏生除了穷研经典外,第二愿意做的事。

笃笃笃~

章台宫宫门被敲响。

始皇帝侧过头看向身后盖聂,单手虚按要伏生停止言说。

赵高知道朕召见伏生是为问国家大事,却依然选择叩门,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伏生脸上怒色一闪,就要怒斥始皇帝研究学问之时怎能左顾右盼!

还好瞅见了始皇帝身上那件黑色的冕服,打了一个激灵。

醒悟到面前之人不是那些和他请教学问的儒家门生,而是掌握儒家生死的始皇帝。

惊出一身冷汗的同时,如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闭口不言。

盖聂会意,径直走过去打开宫门。

赵高入内,脸上竟有着惊惧之色。

始皇帝眉头一皱,赵高除了面对他的时候会露出这种表情,从来没有惊惧过。

哪怕现在是装给他看的,也能证明外面确实是出了大事。

霍然起身,三步并做两步来到赵高身前,捉住赵高的手。

沉声道:“发生了何事?”

“李斯抓了孟家,西家,白家所有人,似是要从长安君之令,绝三家。”

这竖子!又要做什么!

说实话,看到赵高如此表现,始皇帝第一时间就是嬴成蟜又在给他搞事。

就是察觉到问题或许出现在嬴成蟜身上,始皇帝才如此急切询问。

松开赵高的手,始皇帝低声道:“朕不是要他不得再肆意杀戮了!”

赵高低着头不言语。

三大世家在咸阳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千人,这么大一批人同时处死,造成的震动,绝对不小。

始皇帝走了两步,快步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饱蘸墨水,铺开竹简,想要写一道圣旨要赵高送过去,立刻制止嬴成蟜的胡闹行为。

杀人全家这种事,始皇帝自己都很少干。

“陛下。”

盖聂忽然开口。

“嗯?”

始皇帝笔停抬目。

“人是廷尉抓去的。”

盖聂面无表情道。

“朕当然知道是李斯抓去的,但这一定是那竖子的命令。没有那竖子说话,李斯怎么敢做这种事?你不要再为那竖子开脱了,再惊扰朕小心吃廷杖。”

始皇帝不耐烦地道。

“人,是廷尉抓去的。”

盖聂好像没有听到始皇帝的警告一样,在始皇帝说完之后立刻接话,在廷尉两字上面加了重音。

“朕都说了,朕知道!”

始皇帝愤怒喊道。

其见盖聂面无表情,脸上冷漠异常,一脸的沉凝。

暴躁心性渐去,思索了两息,眯起双目。

啪嗒~

他将手中毛笔搁放在桌案上,转首看着赵高道:“是李斯将三家人尽数抓到了廷尉府?”

赵高的脸上还是一副惊慌表情,垂下头。

“是。”

在旁旁听的伏生瑟缩着身子,有些发抖。

他精研学问,但也知道孟西白三大世家在秦国的势力。

只要是来到咸阳,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孟西白三大世家的。

就连对政事不怎么关心的伏生都知道。

孟,西,白三大世家被抓,听赵高意思好像还要被杀,在秦国是一件多么炸裂的消息。

伏生实在不理解为什么盖聂连说了两句李斯抓的人,始皇帝也问了两遍。

李斯抓的,和长安君抓的,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

始皇帝稳下心神。

这竖子没有违背朕的意愿,他是在秦律内行事,他没有私下杀戮。

“来人,摆驾廷尉府。”

始皇帝下令。

赵高似乎从惊慌状态清醒了过来,谦卑地应了一声。

“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