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在北京有大院!(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求追读)(1 / 1)

这大清治下老北京的内城和外城,几乎就是两个世界了。 外城充斥着人间烟火之气,街边全是各种买卖,来来往往的都是三教九流,摩肩接踵的,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不计其数的戏园子和青楼楚馆,天天都热闹得都跟过节似的。满北京的旗人包衣人大爷们都乐在其中。 而内城则是一片冷冷清清,大街上行人和车马都不大多,街边也没商铺,大好的地段都是深宅大院,除了院子的门脸儿就是高高的围墙。偶尔也能看见拉着大车货物或挑着担子进城贩卖的商贩,卖得都是些油盐米肉果蔬还有什么都不卖也收钱的剃头挑子! 这北京内城,除了有朝廷有皇上有紫禁城,其实就是一座无趣的睡城。不过当王忠孝骑着赤兔驹,背着丈六枪,大摇大摆从崇文门入北京内城的时候,这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他上辈子最大的理想,这辈子都已经,或即将要超额再超额地完成了! 他上辈子在北京念大学的时候,一共有三大人生目标,一是留京不是当北漂,而是拿到户口!二是在北京考公,为全国人民或是为北京人民服务都行;三是买房北京的房,不是老家的房。结果到了积劳成疾了账了,都没完成一个,真是太失败了。 而这辈子他可是赢在起跑线上了,北京户口早就有了,还内城的! 至于在北京考公,他这回从云南赶回来不就是为这个?而且他这次考公是必中的!他是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旗分内旗鼓佐领下包衣汉军,生下来有个编制,吃奶的时候就可以领一份口粮了,况且他爹还是正二品总兵官,拼爹他可不怕谁! 所以他这次应挑根本没有不中这个选项,无非就是中个什么?反正肯定是能走进大清官僚队伍的,等抓完鳌拜,他大概率就是大官了这可是封建官僚啊!想想就让人激动! 不过最让他感到惊喜的,则是他在北京有房了!还不是什么五环外六环外的一居室两居室,而是东二环内,朝阳门内,好像就是中海油大厦北京电信大楼那一块儿的大房子那一块儿现如今叫什么豆瓣胡同豆芽菜胡同豆咀胡同豆须胡同,总之都跟豆子干上了。 至于这大房有多大?一座标准的三进大四合院,北房五正二耳,东西厢房各三间外加厢耳房各一间,南面大门边上有倒座房七间,正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和一排后罩房,当中围着一大一小两个庭院,占地差不多有一亩! 这房子要搁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一个亿能到手都不算贵! 而在大清康熙年这会儿,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这座宅子是王辅臣的超级粉丝,榜一大哥顺治皇帝赏给王家的。要不然凭着王辅臣当年的一等侍卫顶天能分到一座二进的四合院。 另外,顺治皇帝还在北京城西北,属于宛平县管辖的海淀勺园旁边给王辅臣赐了三百亩地,王辅臣还在那里修了个庄子,说是以后就在那里养老——王忠孝早就查过地图了,发现那一块儿将来会变成清华大学的一部分,这可是海淀区的黄金地段! 王辅臣那个反复无常爹还说了,等他什么时候寿终正寝了,北京城内的宅子就传给王忠孝,海淀的庄子则由王吉贞继承。 所以豆芽菜胡同的四合院,现在就是王忠孝的产业了对,现在就是了!反正王辅臣也不会住北京内城。这老家伙有八房姨太太,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可住不下。 正想着老爹那点房产的大孝子王忠孝不知不觉间,已经跟着在前头领路的于师爷拐进了又长又细的豆芽菜胡同。这个豆芽菜胡同位于北京内城的正白旗地盘的边缘,距离高大巍峨的北京内城的东城墙很近。整个胡同非常的长,北起何家口,南抵朝阳门内大街,胡同又分为北豆芽菜胡同中豆芽菜胡同和豆芽菜胡同三部分好多豆芽菜啊! 而王忠孝的宅子就位于豆芽菜胡同,距离朝阳门内大街也不大远,以后王忠孝要是得了小麻子皇帝的信任,当了大终臣,从豆芽菜胡同的四合院去紫禁城上班路也不远,步行四五里就到了,真是挺方便的! 正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出门步行去紫禁城上班,顺带着帮小皇帝捉一个满洲第一巴图鲁刷点功劳值的时候,耳边突然有人大喊:这不是王大头吗?王大头,你可回来了。半个月前我就听李管家说你要回来了,今儿总算是见着了王大头,你怎么不理我?我是小包子! 王忠孝还在琢磨谁是王大头的时候,在前面带路的于师爷已经吁吁吁地勒住胯下一匹矮脚走马了,然后回头对王忠孝道:二公子,小包子叫您呢! 啊,我是王大头?王忠孝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的,王大头是他小时候在豆芽菜胡同一带当小霸王时候的绰号。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得挺大只的,脑袋当然也大,看着特别聪明,所以小伙伴们都叫他王大头。 还别说,这个大头的绰号和世凯的字号还是挺搭的。 想到这里,王忠孝也轻轻一拉缰绳,停住了赤兔驹,然后翻身一跃,就从马背上落到地面上了。他刚一站稳,一个眉清目秀,矮了他大概一个大头的小伙子就扑到他怀里了! 这下可把王忠孝整不会了,他这辈子是个的大帅锅,投怀送抱的女子倒是遇见不少,可是这男子怎么也这长得帅难道也有错! 他这正为自己的玉树临风感到困扰的时候,他怀里自称小包子的大男孩已经把推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道:大头,你这几年都吃什么了?怎么长那么大个?抱见礼都变成抱腰礼了,这平白无故矮一辈了,以后我再不抱你了!

啊,原来是抱见礼。 王忠孝这时候已经想起来了,这个小子不是看上自己了,而是在行一种盛行于旗人之中的抱见接面大礼有点西洋贴面礼亲嘴礼的意思,而抱腰礼也是抱见礼的一种,只不过是晚辈打个千儿,然后再抱长辈的腰。 不过王忠孝已经在云南那边混了五六年,那边儿男男之间不兴搂搂抱抱的,所以他都快忘记这些旗人礼了。 这时候他也想起眼前这个小包子是谁了?这小包子姓张,名叫张小包,和王忠孝一样,都是正白旗包衣汉军,也住在豆芽菜胡同里。和王忠孝都是从小玩到小的胡同孩子。在王忠孝有点模糊的记忆中,他那时候经常带着豆芽菜胡同里面一群小包衣去和隔壁几条胡同里面的小旗人打架,每战必胜,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霸王! 后来惹祸太多,王辅臣才让于师爷把他带去云南军前教导不过好像也没教好!打架的毛病没改,又染上调戏良家少女的恶习了。 想到这里,王忠孝终于笑着打量了这个在豆芽菜胡同口巧遇的儿时玩伴一番,的确是个挺清秀的大男孩,要是女的,送进宫里头没准能混个贵妃。另外这小子穿得也挺体面,浑身上下都是上好的绫罗绸缎,头上还戴着一顶做工考究的瓜皮帽,腰带上还系着不少零碎,还插了把折扇,身后还跟着两个家奴,一个给他提着鸟笼,一个给他夹着个绣花蓝布书包。看样子这小包子不是放学归来,就是逃学归来不错,有点八旗子弟的上进模样了! 啊,你真是小包子,王忠孝时候半开玩笑对那大男孩说,你怎么还那么小?是不是你阿玛不舍得给你吃好的? 什么?我阿玛不舍得给我吃?张小包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头,你忘了我阿玛是干什么的? 你阿玛是 听王忠孝这么一问,这个张小包一脸的得瑟,我阿玛张忠清现在是御膳房副庖长兼点心局主事小爷我吃点喝点还用花钱? 御膳房副庖长?点心局主事?你阿玛升官了?还是肥缺,那可恭喜了! 王忠孝这下记起来了,这个张小包的阿玛张忠清原本是关外汉民,从小就被满洲兵捉去当了包衣阿哈,不过他可没有范文程的能耐,更没有能拿得出手伺候多铎的老婆。所以就一直在底层挣扎,出兵打仗的时候不是推盾车就是当伙夫,一直熬到大清定鼎中原都没捞到一官半职,倒是因为经常当伙夫,跟着一个被从明军那里捉来的厨子把做包子的手艺整明白了,连多尔衮吃了都说好——包得实在,扛饿,一个顶俩! 所以后来大清朝廷迁到北京,成立御膳房的时候,多尔衮就把他派进去包包子给布大妈吃了没想到这个张忠清打天下的没出头,后来包包子却包得出人头地了。 御膳房副庖长可是个正五品的官儿,而且还是点心局的局座! 这地位,这油水,就给个知府都不换啊! 张小包听见王忠孝恭喜自己,就笑着对王忠孝说:大头,这几年咱们内务府正白旗的人都混得不错,不仅我阿玛升了,郭金宝那祸害的爹也升了,现在都正七品的鸟枪长了。不过运气最好的还是那时候一直跟在咱们屁股后当跟屁虫的小曹子,他额娘可厉害了!当了小皇帝的奶妈,他阿玛跟着沾光,放了江宁织造!对了,我听我姐说过的,这小曹子的额娘和你阿玛关系不错,都在阿济格府里当过包衣这路子要走得通,你阿玛还怕升不了提督? 什么?王辅臣和康熙的奶妈关系不错?王孝忠都给惊讶到了,还有那个那个打小就跟他屁股后面玩的小曹子居然是曹寅? 不对啊,王辅臣那个不学好的老东西和康熙不会是一奶同胞吧?这现成的路子,他怎么就不知道走一走呢?真是不知道上进啊!不行,我一定得和曹雪芹他爷爷拉一拉关系!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对张小包道:小包子,明儿晚上我做东,你和金宝还有曹寅都得来上哪儿合适? 张小包哈哈大笑道:上哪儿合适?当然是御膳房了! 什么御膳房?王忠孝愣了下。 大头,敢不敢去? 怎么不敢?王忠孝一瞪眼,就是龙潭虎穴,我也敢闯上一闯! 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