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打不过八路,还打不过你中央军?(2 / 2)

“是!”

收到命令后,警卫排排长立马带人上高地。

······

轰轰轰!

几发迫击炮的炮弹,落在西北军的阵地上,溅起一阵沙土和飞石。

鬼子把九十毫米以上的才叫做迫击炮,刚刚那一轮炮击明显是60迫的威力,也不知道是缴获于哪支果脯部队。

一名营长甩了甩头上沙尘,随后戴上钢盔架起一挺捷克式机枪。

“六百米!轻重机枪组给我打!看到鬼子散兵就开火!别让他们冲的太近!”

以前他们17军的子弹不富裕,面对成群结队的敌人步兵,只能把敌人放近些再打。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各个机枪组的备弹十分充裕,完全没有必要抠抠搜搜省子弹。双方的距离越近,鬼子的枪法优势就更明显。

随着营长的大喊,战士们带着五挺捷克式从防炮洞中钻了出去,重机枪也被抬到了预定的射击位上。

阵地响起一连串枪栓拉动的声音,黑洞洞的枪口喷出灼热的火光。

轻重机枪的火力,再配合上两种口径的迫击炮,让鬼子们冲锋的步伐像掉帧似的卡顿。

但敌人反击的炮弹,很快就源源不断地落到西北军火力点的附近,

鬼子的炮兵确实很厉害,哪怕是刚缴获没多久的迫击炮也打得很准。步炮协同做得很好,一旦看到步兵推进受到阻碍就会支援。

好在不管是九二式步兵炮,还是缴获的迫击炮,对西北军花了一天一夜构建的坚固工事威胁都不算太大。

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基本上不会有太严重的伤亡。

眼瞅着鬼子们距离阵地只剩下四百米,这个距离不仅在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呢,战士们打出去的子弹也不会太偏。

“给我打!给咱们17军报仇!”

霎那间,三种不同的子弹扫向呈散兵线冲锋的鬼子。

面对蓄谋已久的阻击,两个中队前进的速度陡然停滞。小日子步兵只能就近寻找掩体,甚至有几个分队都被打退了几十米。

“八嘎,好强大的火力!”

“这些果脯的部队,哪来这么多步枪!”

眼见身边的一个士兵倒下,鬼子中队长气得破口大骂!不过冷静过后,他的心中逐渐浮现出很多疑问。

对面有数挺轻机枪就算了,毕竟重量相对轻一些,撤退的时候也好携带。

可重机枪和步枪的数量很异常啊,单纯听枪声他就知道是九二式重机枪和三八式步枪,以前的守军可没有这些武器。

更何况以步枪的火力和敌方人数来看,应该是人手一支枪,甚至连子弹都不缺。就算是是相同的人数,己方肯定会火力上处于劣势。

虽然进攻西北军阵地的鬼子只是佯攻,但要是压力给的不足,回去以后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无奈之下,各基层军官只能拔出武士刀,咆哮着下达命令控制局势!

“八嘎!不许后退!”

“你对得起天蝗陛下的期待吗?给我继续进攻!”

为了让手下的步兵保持攻击的势头,几名小队长甚至亲自带队,两名中队长也在队伍的末端督战,外人看起来真是有几分玉碎冲锋的味道。

看着长官都先一步冲出掩体,鬼子步兵也紧随其后。

不需要上级的指挥,所有人各司其职。掷弹筒兵进入有效射程后,便主动承担起压制西北军轻重机枪火力点的任务。

使用歪把子的鬼子,更是轻车熟路绕到射界好的位置,用机枪压制步兵。

不得不承认,相比西北军的阵地,敌人两个中队的火力配置更合理。

在四百米的距离内,掷弹筒结合歪把子的杀伤力更足,更何况鬼子们的枪法比果脯战士要准的多。

十几门掷弹筒不断开火,榴弹带着呼啸声精准地飞向阵地上的火力点。

还好西北军的战士们已经经过大战役的洗礼,躲避掷弹筒的动作也很熟练,不至于被一波打掉所有轻重机枪。

但鬼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缺乏机枪的掩护,单凭步枪和50迫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打到现在,两个中队长已经有些上头。

上级的命令是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如果自己带队冲垮守军的阵地,那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只要冲进前方的阵地,不管是轻机枪还是迫击炮的威胁都会降低很多。

即使己方人数远少于守军,白刃战更多还是看技术和体力。两个中队长不相信饭都吃不饱的果脯部队,有什么能力跟他们拼刺刀!

更何况大部队还在迂回绕侧,想到强力的支援,其中一名中队长咬了咬牙,喊出了那句经典的冲锋口号!

“天闹黑卡!板载!”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即使散兵线逐渐失去作用,轻重机枪和步枪也使得鬼子伤亡激增。但他们顶着弹雨,像饿狼一样冒死冲锋。

鬼子的命中率也不低,基本三枪之内必有收获。而且一个个战场经验十足,经常卡着机枪换弹匣的间歇拉近距离。

西北军的战士们时不时会被掷弹筒和歪把子干掉,阵地上的伤亡也不小。

战斗仅仅开始了十分钟,已经有二百多名士兵牺牲。要不是有高建白也在一线阵地上,前线还真有可能被击溃。

突然间,一轮稀疏的炮弹落到了鬼子冲锋的路上,一阵猛烈的爆炸暂时阻止了他们的进攻。

“八嘎!”

“炮兵中队在干什么?难道算错距离了吗?那些混蛋差点打中我们。”

这威力和炮声,不用想都知道是九二式步兵炮。

敌人就算能缴获一些枪支弹药,但步兵炮这种杀器肯定不会落到他们手里。更何况要是有身管炮的话,守军早就用出来了,还用等到现在?

双方的距离就剩一百多米,谁家炮手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就当鬼子中队长准备继续发起冲锋时,一颗7.62毫米的子弹掀飞了他的头盖骨,随之而来的是数发步兵炮炮弹和迫击炮炮弹。

短短几秒钟,战场的形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天把中条山写完,休整一下就是全山西。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