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笑料百出的伞降(2 / 2)

那问题来了,不同机种的飞行员隔行如隔山,就连埃里希·哈特曼第一次换飞机开都出了事。

从来没有接触过双发重型轰炸机的飞行员,仅仅是让九七重爆顺利起飞就榨干了他们的精力。

庞大的编队刚刚出了太原领空,就在三千米的高空发生了碰撞。

一架九七重爆歪歪扭扭地脱离了自己的航线,在谁也没想到的情况下,跟一架运输机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一起。

这场意外还使得一架护航的九七式战斗机被迫返航,而那些短命的伞兵还未参加一次实战就达成了给天蝗尽忠的成就。

看着跌落天空的残骸,小关隆平咽了咽口水,他紧握武士刀的双手有些颤抖。

“八嘎,差一点就撞过来了!这些猪猡东西是怎么开飞机的,连防空炮的干扰都没有,居然还可以撞在一起。”

“所有人不要紧张!只是一点小意外罢了!”

在鬼子们求爷爷告奶奶的祈祷中,飞行员总算是把战机开到了中条山的领空。

可能是由于轰炸机的飞行员太紧张了,他们居然一声不吭地打开了舱门,将放置在弹仓的武器箱一口气全扔到了果脯守军的阵地上。

好不容易到达了指定区域,但领航的九七重爆因飞行错觉误判了空降场,竟然将整个空挺队全部投到山坳中。

上百名鬼子甚至不能及时打开降落伞,他们像下饺子一样坠入深山中。哀嚎的声音响彻整片天空,不少士兵临死前全身还被伞绳缠着。

平安落地后,小关隆平脸色难看的跟猪肝一样。

虽然整支空挺队还没来得及集合,但他保守估计非战斗减员至少有五分之二,最终能凑出五百人都算自己运气好。

其实在第一批士兵空降时,他就有不好的预感。

只不过机械没出现故障,并且舱门都打开了,临门一脚没理由不跳。

但实际作战的难度,跟平日训练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小关隆平自己出舱以后就明白了一件事,落地有多少存活率几乎就看士兵们的造化。

为了保证落地以后有一定的战斗力,他亲自下令让部分老兵背着步枪跳下去。

可据他观察,很多士兵的伞绳都被步枪缠住,跳下去的时候就摔成了碎肉。即使运气不错没缠住,步枪也有可能顶到地面捅伤自己。

就连他随身携带的家传武士刀也差点误事,险些要了自己的小命。

等所有士兵根据信号弹提供的位置集合后,这老鬼子差点气出脑淤血。出发的时候一共有八百多名武士,现在居然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而且武器箱也损失了很多,不是掉到深山里就是找不到了。

一旦发生战斗,他们空挺队只能靠手中的南部十四式苟活。将近两个中队,居然只有一百二十支步枪,五挺轻机枪五门掷弹筒。

“八嘎!该死的陆航飞行员!等我回到太原!一定要把你们挫骨扬灰!”

“发什么呆!赶紧确认我们当前的位置!缺少武器怎么了?我带你们去抢果脯部队!”

······

即使华北方面军的伞降行动笑料百出,但这些从天而降的空挺队,依旧把守在垣曲县城附近的第43军吓了一大跳。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本就不强,要不是有八路军空军和西侧的17军照应着,他们恐怕在第一波攻击中就被敌人冲散了。

作为一支非果脯嫡系部队,43军的士兵大多来自社会底层。

好在其底子是阎老西打下来的,抓壮丁的事情相对能少一些。

不过部队平均文化水平较低还是事实,再加上士兵们从小就对于民俗故事耳濡目染,很容易被一些没见过的事误导。

当天空中降下一堆不知道是人是怪的东西后,底层士兵很快就出现了恐慌,一时之间就连士气也跌了不少。

好在中条山北部防线,是第五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的结合部。

经过两位军长的耐心沟通,他们决定由43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去后方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俗话说的好,无川不成军。

这支调往后方的部队,其团长正是一位四川人。

王大海从1937年出川后,就奔波与各个战区。几乎把大大小小的战役全部参加了一遍,这也是他为什么可以当上团长的原因。

二十一团本身就是补充团,团里九成都是新兵。

经过半天的战斗,他们团里只剩下了800战士。就这还是团长的功劳,没有他的教导,伤亡数字至少要翻一倍。

不过他们手中的弹药也不富裕,基本上一场遭遇战就是极限了。

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王大海一直在小声安慰身边的士兵。

“我也不晓得是哪个宝器,喊了一声小鬼子会请神。就这么屁大一点事,还差点闹得炸营喽?”

“瓜娃子们,你们也不看看这是哪!这是中国,他们能请个锤子来!就算请来了,那也肯定是帮咱们的。”

“一整天都垮起个脸,有我在哪!你们别害怕!一天天蹲在那个卡卡头,哪像个当兵的!”

整个43军,就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伞兵这个新鲜玩意的。

当时部队里很多新兵,看到白花花的降落伞,还以为是鬼子们用了什么邪门歪道的东西。莫名其妙下,阵地上就蔓延了一股恐惧的气氛。

王大海作为一个老兵,自然是不可能怕这些虚无缥缈的玩意。

为了稳住团里的战士,他只能一边执行侦察一边给战士们开导。虽然用词是粗了一些,但隐约还真有点指导员的意思。

听到团长的话后,士兵们的表情明显好多了。甚至有一位小年轻主动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团长说的对!俺都听见飞机的声音了!那些鬼子肯定是被飞机运过来的,有什么好怕的?”

话音刚落,一颗有阪步枪弹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命中了他的肩膀。

小战士应声倒地,不过他却紧咬牙关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来!这时候要是喊出声,那就是明摆告诉敌鬼子这里有人。

“所有人卧倒!前方有敌人!赶紧散开!小心敌人的掷弹筒!医疗兵!把伤员抬到后面去!”

就在王大海发布命令的时候,团里一位眼尖的战士看到了最前方的鬼子。他们用树木和岩石做掩体,不断地向他们靠近。

于此同时,掷弹筒的声音回响在山林里,侦查部队已经出现了伤员。

“把轻机枪给我!再给我一顶头盔!一营长,带你的人去北边的山坡上,让鬼子靠近了我们都得死!”

“想办法把掷弹筒打掉!不能被他们压住!我们人多!娃娃们不要害怕!”

听着王大海的声音,战士们似乎找到了主心骨。他们开始拿起手中的武器,借着为数不多的掩体开始反击。

但跟这些训练有素的日军比起来,一个残缺的补充团还是不够看。

随着五门掷弹筒的开路,鬼子机枪手们带着歪把子趴在地上开始还击。每一次精准短点射,都能给果脯部队造成伤亡。

就连小关隆平也拿着那把南部十四式,在一颗树后不断地射击助威。

双方仅仅交手了五分钟,二十一团已经倒下了小一百人,局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枪管太热了!浇水!多给我准备几个弹匣,这挺轻机枪不能停!一停鬼子就上来了!”

按理来说,捷克式轻机枪是可以换枪管的。

但此时战况很激烈,敌我双方的间距只有四百米。而且这个距离每一秒都在拉近,根本没时间换枪管。

更何况二十一团这两挺机枪,还是出发前上级给的,哪有备用枪管这种东西啊。

就在水刚刚浇在枪管上时,一颗掷弹筒的榴弹打到了王大海的附近。这位尽职尽责的团长带着机枪转移了数次,可还是被敌人抓住了机会。

好在他受的伤并不致命,只不过一时半会不能参加战斗。

于此同时,几十名端着三八大盖挺着刺刀的鬼子,悄悄摸到了二十一团的侧面。在轻机枪熄火的一瞬间,他们发起了冲锋。

“天闹黑卡!板载!”

磕了药的鬼子们两两一组,借着一切可以做掩体的东西不断向前冲锋。这种带着杀气的鬼子精锐,一时间让新兵们慌了神。

就在危急时刻,捷克式轻机枪的声音再次回荡在山林中。二营长接替了王大海的位置,用机枪对着冲过来的鬼子开始射击。

“别愣着,准备换弹匣。”

“慌什么,我们这些老兵还没死完呢。”

“所有人准备手榴弹!听我的命令!我说什么时候扔就什么时候扔!”

当鬼子们即将冲入这不算阵地的阵地时,三十多颗木柄手榴弹扔到了他们的必经之路,白刃战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在二营长旁边的战士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他一遍磕磕绊绊的压子弹,一边用小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说:

“如果真的有神仙的话,请来救救我们吧!”

 新章节的时间很阴间,但是个6k!

  我今天要日万!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