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科学社(2 / 2)

如此重要的通信管理权力和丰厚的经济收入,自然受到各地枭雄重视。

此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得势军阀们会纷纷染指上海电报局局长的宝座。

唐元湛刚赴任时,给上海租界的大北电报公司发了一封电报:

“亲爱的先生:

我谨通知您:我本日受江苏省督军程德全之命,担任上海电报局局长。”

落款是“您的忠诚的.tong”。

而与此同时,袁长坤也给大北电报公司发去电报:

“亲爱的先生:

请注意我仍是上海电报局局长,为正式任命,虽然有相反的报道。”

落款则是“您的忠诚的c.k.yhu(局长)”。

多了“局长”两字。

李谕不关心权力斗争,随口问道:“唐局长找我有什么事?”

唐元湛客气道:“局里告诉我,要给您免除住宅以及大同大学的电报电话费用,文件最终到了我手里审核。”

李谕瞬间明白了,强龙不压地头蛇,估计北京交通部派来的袁长坤并没有实权。

事实上就是如此,最终上海电报局局长还是唐元湛。

不过唐元湛绝对也是个办实事的人,于是李谕回道:“多谢局长美意。”

“那点电话费不过小意思,”唐元湛道,“我们还想从您的ly公司购买一批高功率无线电报机,大概十万预算。但我不清楚,你那儿,嘿,有没有什么特别说法?”

李谕叹了口气:“没有什么说法。你们还是给我报数量,不要报预算,那不是我在意的。”

唐元湛震惊道:“李院士果然高义!看不上这些蝇营狗苟的东西。”

李谕知道里面油水很大,10万预算可以买20台,也可以是10台,甚至还可以追加预算,差出来的那些钱自然流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而他们必然会选择数量最小的,以谋求最大利益。

李谕压根不想掺和这些事,更没有能力或者精力去肃清贪腐,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按照他们提供的数量报价。

唐元湛拿出的单子上,显示11台。

李谕瞄了一眼说:“我明白了。”

唐元湛看出了李谕的不屑,然后说:“上头定下来的是10台,给我预留了空间。我也没办法,能做的只有放弃自己的那一份。”

李谕无奈道:“只要是能推动无线电事业,11台电报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足够了。”

唐元湛说:“李院士所言极是。”

但这样终究不是办法。

李谕准备找到钟观光的科技仪器馆,进行常规无线电零部件的销售,热衷于此的民间爱好者,可以自行购买组装。

同时他还要把手搓无线电写成教程,公开发行。反正不是什么秘密。

钟观光与鲁迅一样,此前被蔡元培叫去北京做了教育部佥事,但没什么具体事务,所以就出去四处采集植物标本。

蔡元培辞职后,他也随之辞职。

钟观光做科技产品进出口多年,经验比较丰富,而且他的店已经打出名气,凡是喜爱科技的,必然会光顾。

可惜现在没有网购,不太好扩大销售规模,只能主动给各个大学主动分发。

这件事李谕也拜托了钟观光的科学仪器馆,钱则由李谕自己出,希望民间的无线电爱好者迅速成长,这对今后意义非凡。

——

科学杂志社这边,招募到了几名员工,其实也就是历史上有心做科学杂志的那几位。

其中一个李谕之前见过,留洋回来的金邦正,他负责国内推广。

金邦正说:“会长,我们与美国的留学生团体取得了联络,他们都愿意积极供稿。”

算起来美国留学生里,单单清华选派的就已经数百人,并且大都学习理工科,让他们供稿确实合适。

金邦正拿出一封电文,里面的名字几乎都是科学界名人,比如梅贻琦、胡刚复、周仁,还有赵元任等。

李谕说:“他们有此等热情,我们当然要支持。一旦稿件选上刊登,就按欧美最高的稿费标准执行。”

“明白了,”金邦正道,“他们还说,要在美国成立科学分社,以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科学社吗?”李谕问。

“是的。”金邦正说。

“既如此,”李谕顿了顿道,“我们直接在国内把杂志社改为中国科学社,以弘扬科技兴国之理念。”

一下拔高了好几个层次。

金邦正高兴道:“我们还在讨论这件事,没想到您已经想好了!有您坐镇,科学社才称得上科学社!”

李谕说:“按道理应该由教育部或者政府组织,不过看样子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不会有此种想法,只能我们亲自来。”

金邦正说:“有您这面大旗,不仅美国的留学生会加入,用不了多久,日本乃至欧洲都会有人加入!”

李谕说:“总之团结一切力量,咱们的宗旨定为‘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加入进来的人肯定都明白,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

这是一步大棋。

历史上的中国科学社1918年才迁回国,确确实实为我国科技发展做了极大贡献。此后各专门学会诸如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数学会等都是在中国科学社的带动下诞生。

而且科学社迁回国时,就在大同大学有办事处。李谕感觉可以把总社搬到大同大学,反正他兴建了许多屋舍,还有十分先进的设施、器材。

“不用说,您是我们中国科学社的第一位院士,”金邦正说,然后憧憬道,“将来如果能与英国的皇家学会相提并论就好了。”

李谕淡淡道:“其他领域我拿不准,但至少在物理领域,我一定会让中国科学社的院士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头衔。”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