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入股(2 / 2)

益田孝本人则担任资议(就是顾问)。

不过前几年实际上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益田孝。

“资议”是个很有日本特色的职位,不同于董事长,也不是ceo,就像幕后的总推手,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太上皇”。

日本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层出不穷,比如丰臣秀吉担任的“关白”(摄政),日本企业也继承了这种制度。

所以李谕还是直接去见益田孝。

这家伙退休之后倒是挺快活,天天和一些社会名流喝茶聊天。

李谕在他的茶室见到了益田孝,他正慢悠悠地品尝一碗抹茶。

益田孝让李谕坐在旁边,李谕已经有些适应跪坐的姿势,大卫·别克就很难受了。

李谕开门见山道:“益田先生,经过多年的合作,我们已经具备了相互的信任。三井集团想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必然需要资金,而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支持。”

益田孝问:“有什么条件?”

李谕说:“我们要参股第一国立银行以及三井物产。”

益田孝手微微一颤,这是三井财阀的核心业务,于是问道:“资金从哪出?”

李谕说:“美国。”

大卫·别克立即说:“我们同时可以帮你们打通美国的商业渠道,不仅美国本土,还可以获得菲律宾的稻米、橡胶等。”

益田孝搓了搓手中的陶碗,李谕与大卫·别克说的内容让他非常动心。日本这么多年一直对美国很害怕,而且自从日俄战争后,日本国债台高筑,最大的债权国就是美国,所以美国来的资金他们并不奇怪。

最关键还是能获得日本国稀缺的原材料,并且可以让他们把货物卖出去,日本国只有那么一点市场,根本不够吃的。

益田孝还是谨慎地又问了一句:“你们确保可以做到?”

李谕说:“我与摩根家族有不错的交情,即便你们的货物无法打开美国市场,最少也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益田孝当然知道对方的实力,喝下一口茶说:“你们可以入股,但不能获得投票权。”

李谕压根不想要投票权,能入股就是最大的目的,爽快答应:“我接受。”

益田孝沉思片刻,实在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损失,怎么算都是利好。

李谕适时地追加一句:“益田先生放心,这种金融方面的交易,不会出现此前西门子公司的差错。”

益田孝之所以辞职,就是因为“西门子事件”。

当时西门子公司为了让日本海军购买自家生产的设备,贿赂了对方;后来英国一家造船公司为了把自己的一艘战舰卖给日本海军,也进行了贿赂。

在这两笔交易中,都有三井公司参与其中,并且得到了巨大回扣。结果一个员工不知道是喝大了还是咋回事,和一个路透社的记者吹牛说了这事,导致事情被曝光。

实话说日本国民早就对四大财阀看不惯,舆论顿时一片哗然,一致声讨三井财阀。

不过益田孝真心是个老狐狸,在事情马上爆发前脚底抹油先退休了,自己并没有被牵扯其中。

益田孝说:“李谕先生,您的能耐让本人不得不叹服,人们传言美国的爱迪生先生可以在科学事业上不断创造辉煌的同时,还能够在商业上屡屡成功。我不懂科学,但在我看来,您于商业上的成就绝对要远超爱迪生先生。”

李谕心想,你这马屁拍得还挺有水平,难怪能做这么多年三井大掌柜。

李谕假装很高兴地说:“多谢益田先生夸赞,但商业上我距离您还差得远。”

一顿商业互吹后,益田孝感觉也很舒服:“我这两天就会联络团琢磨总理事,获得公司内部正式的授权文件。”

这种只买股权不参与决策的事情在后世挺常见的,比如吉利就握有戴姆勒集团10%左右的股权,是大股东。但他们并不能参与公司的日常决策,只参与盈利分红。

李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自己怎么可能有闲心管三井财阀运营中的琐事。

而且以日本财阀的运作模式,就算大股东基本也不可能说了算,全看大掌柜之类的实际控制人。

李谕问道:“我们现在先得15%的股份如何?”

这是个不多但也不少的数字,益田孝说:“目前三井物产与第一银行的资本金高达2000万日元,15%就是300万日元,你们能一次拿得出?”

目前的日元还挺值钱,300万日元差不多是150万美元。

这时候就是显示实力的时候,李谕说:“要不是担心你们害怕我们有吞并想法,50%也轻轻松松。”

益田孝大为震惊:“不愧是华尔街顶级的公司!”

李谕说:“我们会与美国的花旗银行共同成立ly资管公司,由大卫·别克先生出任总裁,此后负责与贵公司对接。”

益田孝说:“我曾经开过一辆进口的别克汽车,对先生非常敬仰,能与你们合作,三生有幸。”

李谕又俯身说:“ly资管公司的利润,前五年会拿出3个点全部赠予先生。”

益田孝顿时喜笑颜开,快要控制不住,稳定了稳定心神后才说:“先生太会做生意了!”

李谕哈哈大笑:“可惜眼前的是茶不是酒。”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

现在入股日本四大财阀是最好的时候,一来它们的资本还不算庞大,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足够大的股权,以后再慢慢通过各种复杂的控股关系提升股权份额,不过一般而言30%就顶天了;

二来四大财阀现在都想扩张,扩张就需要钱,他们正好都缺钱。

一战的四年,四大财阀在日本疯狂扩张、大肆吞并、疯狂生长,获得了大量的日本政府债券补贴。

李谕有多少股份,就能从中赚多少,当然了,要是加点杠杆之类的金融手段,赚得更多。

那样就相当于把日本政府的债务偷偷变成了自己的利润,薅了日本政府的羊毛。

四大财阀其实也在干这样的事。

只不过李谕想的可不只是赚点钱而已。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