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朕有银子了(2 / 2)

织明 蜗牛非牛 285 字 3个月前

“事已至此,你我与他张诚已然绑在了一起,算是一条藤上的蚂蚱,至少目前看来,是无法分开啦。”

江禹绪最后道:“此事之成败,不再朝堂。”

“那在何处?”

“豫省,就看勇毅军此番出兵援豫,表现如何啦!”

…………

惊人的消息,有如霹雳一声响般,瞬间向四面八方传扬开来。

永宁伯这次查抄奸商的家财,所获的金银财帛,数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七百多万两,这……这还只是现银。

那些抄没的奸商家宅、田亩、商铺和货物,还统统没有计算在内呢!

很快,这一惊人的消息,便即传递到了大明京城,传进了皇宫大内,传到了崇祯皇帝耳中。

一时间,京城之内是群情哗然,各处茶楼酒肆,再次喧嚣热闹了起来,人们奔走相告,皆拍手相庆,个个都为这些通奴祸国奸商的下场叫好。

可满朝文武却安静了下来,似乎在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眼下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罢了。

皇宫里,崇祯皇帝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可是白花花的七百多万两银子……

这不是七百两,也不是七千两,而是七百多万两,还是白花花耀眼的现银啊!

想当初,显皇帝向地方上大派税使,几十年间不断地反复折腾,搜刮下来,才获得多少?

其最终收入内帑库中的,也就不到三百万两银子而已,可是其带来的后果,直到现在还在被众臣痛骂不已!

而且,这些银子里,还有自己的一百万两呢……

“富了,朕富了,朕有银子了!”

这是崇祯皇帝听闻消息后,内心中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其实,在他的心里多少也有点感觉,抄家之事,永宁伯张诚难免会私藏一些好处,按照他的估计,实际查抄所得应该比这个数多,可至于多了多少,他也揣测不出。

不过,总不会比他的一百万两再多了……

依监军太监边永清的密报,张诚于银子上还是诚实的,只不过将抄得的粮谷、铁料、火药等货物扣下,以充军资。

至于银子,他也确实截留了三百万两,作为宣大三镇兵马援豫剿贼的开拔银,以及大军作战的军费,于情于理,也算说得过去。

何况,这三百多万两银子,张诚也并没有独吞,他不是还孝敬自己一百万两么?

再者说来,自古有云“皇帝不差饿兵”,自己现在有了这许多银子,那二百万两就算赏给勇毅军,又如何!

“只是……未曾想到……这些通奴奸商……竟会如此富有?”

他咬牙切齿,恨恨不已……

…………

且不言,此次抄家中张诚收获如何。

随着各种消息不断传扬开,几乎整个大明都沸沸扬扬起来,甚至还通过江南海商渠道传至外番,进而演化出众多个更富有传奇的故事版本。

连远在福建安平的海上恶霸郑芝龙,听闻此事后,都显得颇为吃惊:“嘿嘿。张诚这小子,账面上都记了七百来万,真不知他实占了多少,怕是与此相当吧。”

“大哥,想不到内陆那帮生意人,也能赚下如此家底,只这七八家便可与咱相比一番啦!”

“哼。都是走私的买卖,骨子里大差不差,只不过咱这边可长久,周而复始,永不停歇,他那边却不一样啦。”

郑芝龙一脸神气,他十分自信地说道:“手里没有硬拳头,如何护得住横财?”

再有台湾鸡笼港、香山澳、吕宋、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地,那些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听到这些越穿越邪乎的故事,也纷纷发出自己的感慨……

“大明国真的是富有四海,区区几个商贾而已,他们的身家,就几乎超过了他们全国的财富总值,只是……他们搞不明白……

既然大明国如此富有,为何又会天灾人祸不断,而使国内众盗群起,百姓流离失所呢?”

其实这一问题,不止是他们这些番邦外夷搞不明白,就连许多身在大明的一代大儒都搞不明白,甚至了身为大明皇帝陛下的朱由检,也搞不明白此事……

…………

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也在心烦,百官弹劾奏折如山,民情汹汹,舆论一片然……

此时此刻,最为关键的是对永宁伯张诚,究竟该如何处罚,才是目前阶段让崇祯皇帝最为头疼之事。

从内心来讲,崇祯皇帝对张诚并无处罚之意,这其中既有那一百万两银子的功劳,也有怕因此打消张诚援豫剿贼积极性的因素。

可朝堂上,百官弹劾如潮,且张诚这一回虽有功于国,但事儿做得也确实是过分了一些。

许定国、赖家兄弟等人即使有通奴误国之罪,其罪当诛,那也该谳奏朝廷,由三法司谳问定罪才是,张诚于此事上确有些唐突。

现在,谁又能说得清许定国等究竟是抗拒伏诛,还是被张诚私刑逼问而冤杀呢?

何况,代、晋两位藩王都上书哭诉,奏言张诚跋扈异常,蔑视藩王,特别是太原的晋王,更是连上多道奏折,痛斥张诚竟借抓捕奸商之机,杀害他晋王府的朝奉太监与长史。

“永宁伯张诚,实在太过嚣张,简直是无法无天,还请皇上为我作主啊!”

无论京里京外,朝堂上下,可谓是众情鼎沸……

可……

崇祯皇帝又能如何呢?(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