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错认(2 / 2)

她的皮肤有些黑,像是晒出了一层油,腻腻的挂在脸上。一双含泪的眼睛,满是血丝,甚至眼白有些发黄。显然肝火过旺,长期精力焦脆所致。

她手上干裂的口子划着小太子的脸,动作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碎了一般。身上一股淡淡的老年气袭来,让见多了各种味道的小太子竟然本能的躲了躲。

“儿,这好些年,你去了何处?人都瘦了。

为娘在家中,把眼哭瞎矣——怎的才回来……”

看着自顾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小太子一时有些不太适应。

他本能的想抽回被抓着的手臂,但理智告诉他此时应该随机应变。

他盯着老太太,良久道:“遇到了山匪……”

显然他被这不大清醒的老太太当成了失踪多年的儿子,他斟酌了个折中的理由,不打算暴露身份。

老太太闻言捂着嘴巴哭的更甚了,边激动的道:“人都言尔被山虎所食……”

提到这,老太太像是戳到了痛处,泣不成声,老半天才稳定情绪拍着小太子肩膀哑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着拉着小太子的手就走:“走,随娘回家,饿否?为娘做疙瘩汤给你……”

老太太像是本能的无视了后面山虎的尸体,一手拉着小太子沾着血的手,一手还不忘拽过地上的柴,费劲巴力的往山下走。

小太子看了看被牵着的手,鬼使神差的并未反抗。

良久看着要被老太太拖散了的柴,他拽出了手,接过了柴,替她背在身上。

老太太手里一空,有些愣神,见他背柴,挂着泪花笑了起来。又生怕他跑了一样拉他。

走到山下,老太太已经走的有些吃力,但仍然撑着往前走。小太子只能放慢了步子等,直到看见了山脚下一间简陋的小茅屋。

老太太推开院门把小太子领了进去,进屋后扫了一圈。这屋中还算干净,但很简陋。

地上的席子已经破了洞,靠窗一个老旧的桌案,摆着早已晾干了的笔墨。旁边摆满了竹简。没有足够的架子,都堆在了地上。

这些东西不像是老太太用的,屋中也不像还有他人生活的样子。

看得出是时长有人打扫,但已经很久没人动过这些东西了。

老太太的儿子是个寒窗苦读的文士吗。

“儿,坐着等哈,为娘给你做吃的去。”

老太太把小太子拉倒桌案前的席子上坐好,自顾自的转身去院子里的土炉灶生火。

虽然明显已经很累的,但她仍坚持要给儿子做吃食。

小太子见她出去,打量了一下屋中。非常简陋,可以说除了这些书简,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他翻了翻书简,久屹发现这些都是上古文,看不出是哪方面的书。

书简的字非常端正、清秀,细细密密的写的很满,像是生怕浪费了一点竹签。

小太子很快翻遍了全部的竹简,久屹猜他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书生的水准和习性。

接着他又打开了屋中仅有的柜子,让他意外的是,里面竟然是一匹看起来还算考究的布料和一包棉絮。

下面用竹帘盖了个框,框里竟然还堆了一些煤炭。

这很奇怪。如果有煤炭,老人为何千辛万苦的上山拾柴,还险些因此丧命。

而且,这柜子里的东西明显和屋中陈设、老人穿着相当不搭调,显然不是老人自己的。

小太子并未多停留,关了柜子又坐回了原来的地方,还顺手摊开一卷竹简悠闲的看了起来。

但久屹感觉,他这动作大有做戏的意味。

随即,老太太也恰巧端了冒热气的碗进来:“儿啊,别学了,快来吃。”

小太子看了看冒热气的碗,又看了看老太太期盼的目光,轻声道:“可有汤匙。”

老太太闻言一愣,看了看自己给儿子准备的筷子,一拍大腿:“娘去给你找。”

见老太太出去,小太子拿着碗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似乎在确定眼前的东西是否安全。又用指甲沾了一点点放在口中尝了一下。

事实上,用鼻子确定了东西无毒后,浅尝是进一步谨慎的表现。

放心后将碗放好,端端的等老太太进来。

接着小太子就着老太太的木汤匙将一碗疙瘩汤喝了个精光。汤的味道不错,虽然简陋,但已经是他这几日奔波下来的一顿好饭了。

只是老太太特意给加的腊肉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了,实是不怎么新鲜。但看老太太的目光,小太子还是都吃了进去。

没关系,生肉他也吃得了,何况是这。

吃了饭,老太太又忙忙活活的要给小太子做衣服:“看看你,还像幼时,疯玩扯破了衣衫。

这有些好布料,为娘为你裁新衣,来,过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