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图谋(2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309 字 2个月前

鞓带腰刀、配弓带箭。

而且和普通的明军不同的是,汉中军的骑兵还装配有不少的长兵,专门用于冲击敌阵。

刚刚高名衡所有的心神都是在陈望的身上,在听到了陈望言语之后,才将目光投注到了陈望的身后。

只是一眼,高名衡便已经是深陷其中,为眼前众军气势所震撼。

高名衡并非是没有见过强军。

早在京师之时,他便已经是见过了九边各镇的精锐。

青山关大捷之后的举办的献俘,他也参加了观礼。

刚刚从青山关战场之上走下来的数千甲兵在午门之外的英姿,仍然铭刻在他的心中。

哪怕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许久,每每想起午门献俘的景象,高名衡都仍然会热泪盈眶。

正是因为见过强军,所以他才能够明白,就在他眼前的这一支军队,同样也是一支强军。

“果真天下雄兵也……”

高名衡忍不住出言感慨,心神不由自主的也随之稳定了下来。

比起流寇,建奴无疑凶恶百倍。

建奴都败在了陈望的手下,些许的流寇又能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陈望面不改色,眼神如常,将高名衡和周围一众官员的反应全都尽收于眼底。

他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在离开封城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下令全军披甲,就是为了这一刻而准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说的对。

有的时候确实应当隐藏实力。

但是有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展露力量。

而现在,正是展示力量的时候。

河南兵马在郑州大败,巡抚李仙风身死,河南正处于一个权力的真空期。

这,无疑是接管整个河南军事最好的机会……

“我领兵前来驰援开封路上,多次派出夜不收北上探查,如今万贼军主力已经至宣武,最早明日午时便将兵临城下。”

陈望的观察着众人的神情,缓缓将知道的情报讲述了出来。

跟随在高名衡的一众官员神色变幻,有人面露惊恐之色,但是却没有多少的震惊,看起来对于这个事情也是知晓。

这并不奇怪,也没有超出陈望的预料。

李岩麾下的万民军到底是初建不久的军队。

虽然李岩能力出众,通晓军事知识。

但是他们成军的时间到底是还是太过于短暂。

而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也不足以使得李岩成为真正的名将。

万民军主力大规模东进,这样的消息确实很难隐瞒下来。

“郑州之胜,大长贼寇之势。”

“贼酋李岩此时东进,云众二十余万,往开封浩荡而来,其志昭然若揭。”

陈望不动神色,缓缓出言,用余光注视着高名衡的脸色变幻。

“贼寇势大,防守开封并非易事。”

“不知巡按大人是否可以讲述一下,如今城内有多少兵马,又都是何营何镇,武备甲械是否齐备,军卒将校素养几何?”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若能获悉这些详情,末将对于守备开封心中也更有把握。”

陈望没有直接向高名衡请求军事指挥的权力。

而是直接问起了城防情况,然后说起了守备开封的事务,将自己直接摆在了指挥的位置之上。

一切都像是顺理成章一样。

“城中守兵稀少,军兵仅有七千一百余人,协防的民壮如今募得一万三千余人,还算令人欣慰。”

高名衡并没有察觉陈望话语之中的心思,直接便是顺着陈望的话往下继续说去。

他不懂军事,对于如何守备开封城本就是一头雾水。

这些时日以来大部分的统筹安排,都被高名衡交给了陈德。

不过城中的军兵数量和组成,高名衡自然也是知晓。

“新编民兵有两千两百人,游击将军陈德麾下游兵营一千四百人,周王府卫兵八百人,还有两千余人是开封城内原有的守军。”

杨嗣昌请了练饷之后,各地都练新兵,一部分是各镇练兵,另外一部分也是用于民兵。

营兵主战,民兵主守。

明廷认为流寇之所以难平,是因为他们出没无常,流动不居。

要想灭寇御敌,一味的征调加派追缴兵马起到的效果并不会太大。

流寇人数众多,转进迅速,但是也需要补给。

他们必定需要劫掠地方,因此地方上如果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可以有效的遏制流寇的劫掠和膨胀。

所以在崇祯十二年后,各地加派练饷,各镇抽练精兵,各县各州各府加练乡兵,也称为民兵。

府裁去通判,设练备一职,品级相当于官军的守备。

州裁去判官,县主簿,添设练总一职,相当于把总级别。

练备、练总隶属于知府、知州、知县,专门负责训练民兵。

民兵的任务是扞卫乡土,包围城池,不允许越境追击,并且明确的规定数额,不允许多练。

加练的政策先在是在京畿、山东、河南一带实行,然后推广到其他地方

一般来说每府练民兵一千、州七百、县五百。

开封城作为河南重镇,自然不仅仅只是练一千人,实际上给到的兵额共计有三千。

开封城内如今只有两千两百的民兵原因也很简单。

要饷的名册上面必然不多不少,肯定有三千人,高名衡现在报的必然是实际能用的人数。

余下的那八百人的缺额,就是吃的亏空。

这些事情,陈望再清楚不过。

杨嗣昌当初加派练饷编练精兵,加练民兵的想法确实不错。

若是能够依照着纸上面的计划实行,流寇要不了多少的时日便能被彻底的平息。

但是纸上面的东西,很多时候终究是只存在于纸面之上。

历史上李自成第一次兵围开封之时,开封城内拥有军事力量并不薄弱。

但是因为陈望自己的影响,现在历史的进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开封城内的情况也随之而变化。

不过,开封城的兵力越是薄弱,对于陈望来说,便是约是有利。

因为……

在历史上,真正使得开封城固若金汤的,从来都不是朝廷的兵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