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加封武安伯!(2 / 2)

秦锋从队列中站了出来,而后鼓动如簧之舌,将自己率领人马前往青海支援察哈尔部,与女真军展开大战,大战激烈进行之时,林丹汗突然病逝,其大福晋—娜木钟率领残部投降了女真人,其女乌云琪琪格则选择归顺大明,并主动献出传国玉玺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听完讲述之后,这才相信了传国玉玺是真的,于是纷纷出列恭贺!

「臣—内阁首辅—周延儒恭贺皇上获得传国玉玺,并恭祝我大明千秋万代、与世长存!」

「臣—内阁次辅—温体仁恭贺皇上获得传国玉玺,并恭祝我大明千秋万世、永盛不衰!」

「臣附议!」

「臣附议!」

……

「哈哈……哈哈!」

面对文武百官们的恭贺,崇祯帝—朱由检高兴的哈哈大笑,满脸都是得意之色。

大明开国以来,每一任皇帝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想要将传国玉玺弄到手中,不再做白板皇帝,可惜全都未能如愿。

如今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是有道之君、有福之君,是受上天钟爱的真命天子!

而一个受上天钟爱的天子,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打败一切敌人,中兴大明王朝,进而留名青史、万世颂扬!

想到这些,朱由检自然又高兴、又得意了。

好在崇祯帝—朱由检高兴之余,没有忘记封赏功臣,于是再次开口道:「朕能得到传国玉玺,秦副总兵功不可没,对此劳苦功劳之臣,朕当重重有赏……王大伴,宣读朕的封赏圣旨吧!」

「老奴遵旨!」

王承恩答应一声,先将传国玉玺收好,而后取来一份早就拟好的圣旨,当着满朝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们的面大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自古以来,国家于武臣之有劳绩者,必封爵以贵之,此报功劝能之圣典也。

榆林镇副总兵官—秦锋,心怀仁义、忠君报国,征战沙场、屡立功勋,更奋不顾身、远涉青海,不避刀矢、取的玉玺,奉献于朕,立下不世之功勋!

朕特封秦锋为武安伯、荣禄大夫,食禄一千石,此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并赐金书铁券一枚,除谋反大逆,其余若犯死罪,皆可赦免一次,以酬尔勋,钦哉!」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读完圣旨之后,从侧殿走过来三名执事太监,手中各有一个托盘,上面放的东西分别是:

一套全新的伯爵服饰:帽子、长袍、腰带、靴子、腰牌全部齐全。

一枚紫绶纯金大印,四寸见方,上面是蛇形印钮,下面刻有四个篆文:武安伯印!

一块金书铁劵,瓦片形状、精铁铸造,正面刻有几百个文字,叙述了秦锋立下的功绩,以及获封免死一次的特权封赏!

看到托盘中的三样东西,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十之八九都嫉妒的眼睛发红!

没办法,不是文武百官们的嫉妒心强,而是这三件东西太诱人了。

有了伯爵的爵位,不仅自己一辈子

荣华富贵,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荣华富贵,这已经不是铁饭碗了,而是妥妥的金饭碗啊!

金书铁券就更有用了,那其实就是一块免死金牌,可以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英宗时期的右都督—李文,因为在夺门之变中有功,被赏赐了一块金书铁券。

后来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李文吃了败仗、折损了大量兵马,经过三司会审,判了一个斩首之刑,幸好李文有一块金书铁券,这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现在秦锋有了金书铁券,就等于多了一条命,文武百官们自然嫉妒了。

不过文武百官们最嫉妒的是秦锋的年龄,今年才二十三岁,正是精力充沛、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

而以秦锋的才干,以后肯定会再立大功的,那个时候,伯爵会不会变成侯爵,侯爵会不会变成公爵?

很有可能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