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决战的打算(1 / 2)

“才一万人,就敢主动出击?明人疯了?”

穆萨耶夫来对踱步,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们是冲着阿巴坎来的,如果俄罗斯在阿巴坎被赶走,我们的亚洲领土就都保不住了!”一名上校冷着脸说道。

“我建议立足阿巴坎,让他们在我们的防线上撞个头皮血流之后全歼这一股明军!”

“对,我们必须要让中国人知道,俄罗斯人不是可以随便被他们欺负的绵羊!如果我们再不给他们一次狠的,我们就没有脸面留在亚洲了!”

“失去了亚洲部分的领土,帝国一百多年的的扩张成果,就全部没了!”

一群俄罗斯军官嚷嚷了起来,脸上很是憋屈。

上一次。

他们输掉了伊尔库兹克之战,丢掉了东西伯利亚。

但这两年,俄罗斯帝国也在总结战败的原因。

他们认为,失败的关键至于“器不如人”。

因此,这两年俄罗斯帝国也在拼了命的给前线军官补充线膛枪。

底部扩张弹也不存在多大的技术壁垒。

因此在武器上,算是拉平了差距了。

在战术上,俄罗斯帝国军队也在模仿明军,进行了新战术的改革。

因此,现在,俄军的“恐明症”基本上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

一听说明军来了,一个个又开始嚷嚷着要打了。

“这两年的战场经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军事技术和战术对防守一方是有利的,而且我们的兵力远多于明军!”

“只要立足防守,明军如果敢来进攻,他们就要在我们的铁丝网和壕沟面前撞个头破血流!”

“可是阿巴坎的粮食不多,如果中国人把我们包围了,我们的军粮可就不够了!”

“我们的粮食不够,难道中国人就够吗?他们可是跨越了数百千米来的!”

“没错,大不了就耗着。”

“这现在打仗还比谁粮食多吗?”

“难道不是吗?我不认为中国人有胆子向铁丝网和壕沟组成的防御工事进攻!”

“我们比不过他们的,他们有蒙古人帮助放羊放牛,而且还配备着大量的蒙古马,实在不行还能杀马为食……这才是草原作战的最佳战术啊!相比之下,我们太依赖后勤线保障供应了!”

一群俄罗斯军官争论不休。

让指挥官穆萨耶夫头都大了。

“够了!我们不能所在阵地里面被包围!他们拥有整个蒙古草原作为补后勤补给基地,我们耗不过他们的!”

穆萨耶夫冷声说道:“躲在堑壕里面是安全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不足以赢得战争,也不足以帮助帝国保住亚洲部分的领土,我们必须要主动出击!我们要以优势兵力,在阿巴坎的草原上给他们予以重击!打断中国人贪婪的伸向西边的爪子!”

穆萨耶夫大声说道。

真是难以想象,俄罗斯人居然也到了要反帝反侵略的时候了

“老杨!老杨!!”

杨遇春的军帐外,军团参谋长陈德旺的声音从账外就传了进来。

这位参谋长在新组建的征西兵团的话语权可不在杨遇春之下,甚至杨遇春也不太敢得罪他。

因为这位是跟着宋国公赵大帅收复了山东、直隶,同时还是三百老兄弟之一,在朝中可以说是地位稳固得很。

这次和杨遇春一起领征西军团,之所以杨遇春做了指挥官,是因为考虑到杨遇春和一些满蒙原高层有旧,面子上过得去。

“老杨!发现罗刹鬼的大部队了!”

杨遇春正在参谋们研究敌情呢,闻言立刻站起来问道:“多少人?”

“好几万!具体数字不知道,罗刹鬼的哥萨克骑兵越发难对付了,他们不会让我们靠太近的!”

杨遇春来对踱了两步。

“居然摆乌龟壳,还敢主动出击?”

“他们是怕咱们采取围困断粮之策吧!”陈德旺笑道。

“如此也好,不管他们来多少人,总之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杨遇春的手在地图上哗啦了两下。

“既然如此,这个地方就不能留给他们了!”

他抬头看向李胜和王大用。

“给你们两天时间,能拿下罗刹鬼的克孜勒奥尔达吗?”

克孜勒奥尔达是阿巴坎的前沿,是一个比较老旧的要塞,由几个棱堡组成。

“不就是几个棱堡么,何须两天,一个晚上怎么也够了!”

李胜笑道。

“不给罗刹鬼一点念想了?”王大用笑道。

有克孜勒奥尔达在手,俄罗斯人恐怕不会有太拼命的打算——大不了就进要塞死守。

“给不给都一样!”陈德旺说道,“老毛子手头没多少哥萨克,他们的哥萨克大部分都调到西面战场去了,都是一群步卒,怎么可能跑得过我们!”

‘为何不依托战壕铁丝网打阵地战?’

杨遇春连连摇头:‘咱们的目的是歼灭这几万罗刹鬼,只要把他们的性命都留在阿巴坎,才能真正把中西部利亚给拿到手,不然有几万大军在外也麻烦,他们也不是傻子,看到咱们的铁丝网主动撞上来!我让你们在外围挖战壕拉铁丝网只是为了立于不败。可没指望他们傻头傻脑往上撞。’

“那就打野战了!”李胜拍手说道。

明军可从来不怕野战。

“一天的时间,拿下要塞!”陈德旺向李胜说道。

李胜立刻点头:‘遵命!’

杨遇春则是对一旁的福康安说道。

‘福先生,大营就交给你们了,把牛羊都赶到铁丝网里面去。’

他扭头看向诸将。

‘现在是6月3日,6月5日日出时分出击,和罗刹鬼在阿巴坎草原,决一死战!’

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在俄罗斯人苦心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响起。

经过半个晚上的激战。

此时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了。

随着高爆炸药的出现。

棱堡无法攻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至少对明军而言。

拥有参谋部和陆军军官学校的明军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完整的攻击棱堡的程序。

和传统军队不一样的是。

只要能总结出标准战术,有参谋体系和军校体系的明军,就能迅速将战术推广全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