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实君宪政(1 / 2)

天子亲征北美,这可不是说去就去的。

朱道桦至少要带着一支舰队,然后带着十几万精锐同行的。

而且。

他离开国内,至少也要对大明朝的权力结构进行妥善的安排。

现在大明朝实行的制度是“实君宪政”。

皇帝在上,下面是内阁、议政院、司法院。

当然了。

在皇帝上面。

还有个《礼》,成为了这个大明帝国事实上的宪法。

理论上。

即使是皇帝,也必须依礼行事。

朱道桦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秩序化的制度,恢复政治上的公正公开。

避免只要玩政治就得你死我活的局面——这个坏头自从司马家开了之后,就在中国的政坛上不断上演了。

权臣与君主,皇帝的儿子之间,几乎都是如此。

这个规矩,可不能做坏了。

尤其是朱道桦不希望自己死后,自己建立的诸夏共存的体系就此分崩离析,甚至发生诸夏混战的局面。

所以,还是需要努力维持一个强干弱枝的局面的。

大明为主干。

新秦、新晋、新齐、新楚、新吴、新燕五过为枝。

而像是日本朝鲜,以及未来要分封到那美洲的诸侯们为叶。

大明为干,自然是最强的。

不过现在在北美的秦王有可能尽得五大湖区域——这就让未来的新秦国可能过于强大了。

这五大湖区域有煤铁资源,有水源,有大平原。

这些可是能养活两三亿人口的资源。

丰饶不下中原、江南!

如果真的让一个强大的新秦国出现在大西洋的西海岸。

那恐怕不出五十年。

新秦国就能成为诸夏之中能够和大明相提并论个的龙头了。

“老二性子是比较傲的,我不去北美的话,恐怕你那些弟弟们都得被他欺负。”

朱道桦和朱宜錾父子两并排走进了御书房内。

“独挡一面的大将,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军事才能,我大明精英参谋如此之多,总不会在战场上出什么大篓子的,所以,主将一方,最重要的是气量!”

朱宜錾点了点头。

若是连兄弟都不能容,恐怕未来诸国也不能相容于北美。

不过朱宜錾还是认为他的这个弟弟应该是有容人之量的。

这小子看着冷,实际上不是个不能容人之人。

而对于朱皇帝而言。

他对于权力上的安排,就是一个以大明、北美五国为主的中华提度过体系。

他相信。

这个安排,会让华夏文明保持活力。

通常的情况下,竞争和对手是让一个利益集团或是国家保持强大向上动力的最重要因素。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宋朝倒是外部压力非常大,但是两宋都弱的一逼。

所以还需要搭配一个合适的“规矩”。

“礼乃是大明之根本,所有人按照礼的规矩行事,如此一来竞争才不至于恶性化,这也就是所谓王在法下,不过朕乃是开国君主,这法对朕的约束不大,真正有约束力的礼,还是得从你开始。”

“儿臣明白了。”

朱宜錾点了点头。

他知道父亲想要说什么。

他肯定不可能成为父亲那样说一不二的强势君主的。

但是。

他会有一个强大的“朱氏皇族”的保护。

而有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礼,规矩摆在明面上,他才能对兄弟子侄放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