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读】(1 / 2)

康德之所以会这么说。

是因为现在南洋诸国,还有日本、朝鲜等国,都有一定的安全上的忧虑。

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扩张。

整个印度南方都成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印度北方的莫卧儿帝国等国也已朝不保夕。

在这样的情况下。

南洋诸国和东亚诸国当然有所忌惮。

所以朱道桦在文章中大肆宣扬“西方威胁论”,在这个时代的东方就很有市场了。

而且他也没有光说西方威胁,还给出了解决办法。

听起来当然也是很有道理的。

朱道桦在文章之中系统分析了西方人拥有的优势。

在基于这个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办法。

各国首先要保证自己国内不会受到来自西方的商品、文化的冲击。

在这个基础上,训练一支新式军官的队伍,再在这个基础上编练新军!!

这是抗击西方殖民侵略的治标之法。

也就是首先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这就是在这里概括为“国本洋用”之法。

保留本国之根本,学习西洋人火枪、火炮、编练军队之用。

这个道理当然是好的。

但是这还不够。

在文章之中。

朱道桦指出。

东方诸国真正能避免被西方殖民的关键。

是天朝帝国的重新崛起。

历史上。

东方诸国都是天朝帝国的藩属国。

这种东方式的秩序深刻影响了整个东方世界。

许多国家的文化都来源于中华文化。

而且在这个东方各国民族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代。

承认“中华文化是本国文化之父”的思想并没任何障碍。

和凶恶的西洋人比起来。

中华之民就显然厚道多了。

“满清以蛮族临中国,固其虽大,但却对外羸弱无力,无保护东方诸国之仁义,东方诸国此时面临之难题,根本之原因在于天朝之衰弱,华夏之天倾,固欲彻底抵挡欧陆诸国之祸,必要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中华为东方诸国之父,东方诸国为子,合东方诸国之力,欧陆诸国则无机可乘!”

这一套说辞。

如果是放在现代。

那肯定没有任何反响——从184年开始,中国的势力范围就是在不断收缩的过程。

到了现代。

原本天朝帝国的藩篱已经全部消失,甚至周边诸国都成为域外势力封锁,包围中华的工具。

然而在现代。

天朝帝国的影响力还在,余威尚存。

再加上欧洲殖民者咄咄逼人的威胁。

这一套说辞很容易就得到原本的那些天朝藩篱的认同。

尤其像是朝鲜、安南等国更是如此。

当然了。

能够支撑这一套说辞的根本,还在于实力。

在于朱道桦手中的实力。

西方威胁论、国本西用、复兴天朝秩序。

这篇文章的三个立论。

肯定会在东方诸国引发反响。

再加上朱道桦本身的身份。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

这篇文章很快就会出现在日本、朝鲜、琉球、暹罗、安南、缅甸等国的统治者们案上。

甚至都不需要翻译成各国文字。

因为这些国家的贵族阶级的通用语就是汉语、汉字。

“我认为诸国未必会在这个时候投向您的阵营。”

康德说道。

“我当然清楚,所以我并不着急”

朱道桦笑道。

“这只是个种子,这颗种子能萌芽到什么地步那就拭目以待了。”

经过康德的一番润色,再由朱道桦亲自翻译的强军开国论,连同康德写就,朱道桦署名翻译的欧陆诸国志很快随着朱道桦在南洋击溃了荷兰舰队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东方世界诸国。

随着这个消息而来的。

是明王府的南洋贸易秩序会谈的邀请函。

和康德预料的朱道桦会先展开对南洋诸国的工作不同。

朱道桦最重视的

居然是日本。

所以很快就有几艘战舰北上,带着朱道桦邀请江户幕府将军的德川家齐和老中松平定信前来巴淡岛考察新式陆军和参加南洋贸易秩序会谈的信件,绕台湾岛东侧一路朝着日本而去。

朱道桦之所以重视日本。

是因为

日本正好处在北太平洋环流带的一侧。

从日本出发的船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