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水泼不进的赣州城(1 / 2)

朱道桦得到消息的时候。

福康安带领补充赣州的大军已经在路上,通过水路南下,不日就会抵达赣州城。

此时。

趴在平底沙船上的范包衣快要把自己的胆汁都要吐出来了。

从江宁府开始坐船,然后进入鄱阳湖,又逆赣江而上、

大江颠簸之下。

可把这个陕北的农民旱鸭子给折腾得不行。

其实不只是范包衣。

从北方来的军队,都不太适应大将上的颠簸。

船只进入长江、鄱阳湖,就完全不是大运河的漕运能比得了的了。

江面宽阔。

波涛汹涌。

这一下可把范包衣等人折腾得够呛。

反正健锐营和那些蒙古人都趴窝了。

甚至如果不是从广东走私来的蒜药。

现在就有不少非战斗性减员了。

蒜药这东西在广东是大规模生产的,为了能尽快推进婆罗洲殖民地,大明朝廷也不可能做到将蒜药进行什么贸易禁运——其实也做不到。

所以清军之中准备了一些蒜药作为储备。

不过像是范包衣这样的地位的,就无福消受了。

都是八旗子弟们才能用得上。

范包衣趴在甲板上,船只进入赣江之后,波浪就没有长江那么汹涌。

让他也稍微好受了一些。

想起这半年多来在南方的经历。

也就是乘着漕运的船南下到了江宁府,在江宁府驻扎了几个月,连明军的面都没见到,现在又要南下赣州了。

虽然被船只的颠簸折腾得够呛。

但是包括范包衣在内的包衣们还是很有劲头,很有干劲的。

至少范包衣是觉得这包衣是作对了。

在江宁大营。

范包衣也可以随意呵斥绿营兵。

对面还得点头哈腰叫他爷。

这让范包衣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他一个曾经低贱的陕北佃农,如今因为做了八旗的包衣。

也可以被那些绿营兵尊称一句爷了。

自己能做这个爷,可多亏了大清朝啊。

要是大清朝没了。

自己还能是个爷?

自己还能给八旗大爷当奴才?

为了能给汉人当爷,给八旗大爷但奴才的前程,自己也肯定要卖死力啊!

船队的前头,福康安眉头紧锁。

“也不知道那朱明王什么时候来”

福康安摇摇头。

要是现在,自己手下这只军队遭遇突袭。

那恐怕连一点反抗之力都不可能有了

北方将士,实在是难以适应南方作战。

想到这里。

福康安眯着眼睛,既然如此,那逆明到了北方恐怕也同样难以适应。

福康安一愣。

急忙把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压在心里。

逆明到了北方。

那岂不是说明大清朝丢掉南方了?

自己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难道这一战大清朝必败?

这可太不吉利了。

就在福康安领军朝着赣州而来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赣州已经被阿桂经营得像是铁桶一样。

城墙用夯土加厚了。

避免被重炮轻易轰塌。

在城墙后面还用沙包建了一圈避弹壕。

背靠着城墙,无论是直射还是曲射的火炮都威胁不到城墙脚下的士卒。

按照广州之战的经验。

明军用火炮轰击之后再用步卒冲锋的套路,清军已经很清楚了。

为了躲避炮击,大清朝的这些乾隆名将们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

想来想去还是挖壕比较实用——历史上就是如此。

战壕就是简单粗暴实用啊。

只要躲在锯齿形的战壕坑里面,除非运气差到刚刚好炮弹就落在你脚下那被炸弹直接炸死的概率还不算太高。

在野外还依托山峰来布置防守,挖掘战壕和山洞,用交通壕相连。

明军炮击的时候就可以躲进山洞避炮。

等炮击结束之后就立刻冲出战壕布置防守。

这个办法就是现在阿桂手下大将朱射斗想出来的。

此时阿桂、朱射斗、额勒登保三人就在巡视赣州城防。

赣州城防并不是只是依托一道城墙进行防守。

而是一个包含了赣州城外大大小小的堡垒、关口的防御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距离主城约有三里的一处军堡。

军堡本来是赣州绿营的一处屯兵堡,名为黄金堡。

此时则是作为赣州城防体系的前哨,和赣州主城形成互相支援的势头。

堡垒经过加强,依山而建,用砖石、沙包垒砌,装备了火炮、臼炮等。

堡垒修建的很是坚固,火炮的火力可以和赣州城相互支援。

再加上赣州城周围新修建的堡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