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难念的经(2 / 2)

特勤处那么多特工的家属,基本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在眼下战争时期,能找到工作的不多,加上法币贬值、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很大一部分家庭,只能靠着特勤处的安家补贴过日子。

柴米油盐酱醋茶,孩子上学全家做衣服,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特工自己的收入根本承担不起。

大米在山城一石七百多块法币,四口之家一月就得一石米,半饥半饱能吃两个月,可除非是上将的薪水,才能买到一石米,大部分的尉官和校官,几个月都买不起一石米。

要是这么说,那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办?

山城政府也是想方设法的从各地调粮食来山城,以平价米出售,这样的米当然和救灾是一样的,里面有很多杂质,稗子、谷壳、沙子司空见惯,甚至能见到米虫和耗子屎。

生活更加困苦的贫民,主食便是红薯的嫩叶了,他们会把红薯叶晒干磨成粉,制作成团子,当作主食来使用,并且贫民一日只吃两餐,上午八九时吃早餐,下午四五时吃晚餐。

遇到这样的局面,自然都要韩霖来想办法掏钱。

特勤处给钱给的越来越少,主要体现在生活方面的物资帮扶,自己创办了学校,特工的子女上学只是象征性的交点钱,棉布、花纱布、米、面、油、盐这些东西是经常发放的,通常都作为特工家属的福利。

家里喝西北风,拎着脑袋在第一线与日伪作战的特工,哪有心思干活?遇到看病吃药这样的困难户,费用还要全额报销。

“唐帮办前几天的时候说过,韩霖的特勤处在祁门有一家秘密印钞厂,能够印制中储券伪钞,到沦陷区套购黄金和紧缺物资,既然是印钞厂,您能不能和他商量商量,也分给我们军统局一块业务?”毛任凤说道。

提到特勤处秘密造币厂这件事,他就眼冒绿光,伪钞带来的巨大利益,对现在的军统局来说,可是太重要了,只要抗战还在继续,这就是固定的财源,能够减轻很多的压力。

“韩霖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他收入的确很多,但开销同样巨大,特勤处原本编制很少,他的财务状况很宽松,但是随着游击司令部的成立,与美国人开展合作,估计和我一样,眼下最发愁的就是钱。”

“虽然游击司令部的军饷由政府负担,可我们都知道,作战需要大量的经费,他可是面对美国人的压力,印钞厂的业务主要是用来养军队,把伪钞变成黄金物资,也不是那么容易。”

“当然,韩霖还是比较好说话的,特勤处和军统局合则两利,现在找他谈也来不及了,他去了美国,这一趟得好几个月才能回来,到时候再说吧!”戴老板摇摇头说道。

他不心动是假的,特勤处还能吃饱饭,军统局的很多人已经生活艰难了。

别以为特工就是电视剧里面光鲜亮丽的形象,真实的情况与塑造的人物有天壤之别,军统局吃不上饭的比比皆是,维持在没有饿死的程度,毕竟军统局掌握着特权,能搞来一些粮食低价出售给家属。

两人还不知道,把忠义救国军从游击司令部游击区撵走的幕后推手,就是韩霖,矛头都对准了顾墨三,虽然也没有什么办法。

别看军统局有很大的特权,可面对这样的军方巨头,权限就不够了,哪怕动一个将军,也得有蒋总裁的亲笔批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