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张良:我不干净了(2 / 2)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然愚昧好骗,但谁能争取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谁就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只凭一个大秦说书人,还远远不够。

小人喻以利。

无论什么时代,老百姓的选择都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上饭,穿上衣,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他们就站在谁的一边。

想让天下的百姓真正的站到大秦这一边,那就必须给出切实可见的利益。

没有这一条,前面都是零。

回去的路上,看着两旁大片大片的田地,赵郢不由眉头微蹙,陷入了沉思。这片土地足够肥沃,老百姓也足够勤劳,为什么却世世代代都活得这么辛苦?

他一路沉思,回到府上的时候,才回过神来。

“启禀公子,骚管事有书信寄来……”

刚一回到家,如今已经成了他兼职秘书的执戟郎张良,就拿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赵郢没有去接,反而径直走到一旁的书桌前坐下来。

“念——”

张良:……

他不由嘴角发苦,刚开始被赵郢抓来府上的时候,他还想着能不能伺机打探一下什么有用的信息,现在他是一点点都不想了。

这种关乎皇长孙的密信,他更是碰都不想碰。

但,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只能低着头拆开书信,一字一句地念着骚让人寄来的书信。

骚没读过几天书,勉强会写字,所以话一如既往的自白,还夹杂着一些关中方言,让张良读起来都忍不住磕磕绊绊。

但好在赵郢并不以为意,他已经习惯了自己这位贴身小厮的说话风格。

这是骚到了河东郡之后的第二封信,说因为有了咸阳这边的前例,石炭生意在河东郡做得很顺利,加上又得到了当地官府的支持,能借用官方的驰道。

摊子铺的很快。

相应的,无数的银钱,也如流水一般聚拢过来。这种状况,哪怕是已经在咸阳这边的煤矿上见惯了大钱的骚都忍不住惊叹。

小公子,我们这是抱住了一座金山!

最末,骚请示赵郢,如何处置这一笔巨额的钱财。

赵郢扫了一眼捧着书信,目瞪口呆的张良,淡淡地吩咐道。

“回信吧,让他就地组建商队,先收购粮草,数量不限,越多越好……”

记得,秦二世二年还是元年?

大秦出现罕见的水灾,当时山东、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灾,成了水乡泽国。当地百姓流离失所,造成了大面积的饥荒。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直接造反,瞬间拉起一支队伍。而原本想安安分分地押送劳役到咸阳的刘大亭长,因为大雨失期,也别逼走上来自己草根崛起的传奇征程。

趁着这个时间点,先存一波粮草吧!

到时候无论是赈灾,还是招兵,都算是个储备。

赵郢的话说得风轻云淡,但听在张良的耳中却忍不住心惊肉跳,那么一大笔钱,用来收购粮草,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越发后悔来这里了。

我真傻,真的,我应该让别人来送这份信的!

张良心中发苦,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给骚写回信,写完之后,赵郢简单地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书喇

“不错——”

竟然知道用大白话给骚回书信,这份应对能力真是一等一的强啊,不愧后世汉初三杰的名头。

见书信在赵郢这边过关,张良顿时如蒙大赦,当即就想溜之大吉,结果被赵郢招招手就给又叫了回来。

“过来,我还有一件事要交代给伱——”

“请殿下吩咐……”

张良知道自己恐怕是走不掉了,只能乖乖地回来,俯首听命。

“我和尉太尉负责推广《铸军魂》的事,你应该知道吧?”

赵郢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也不等他反应,便自顾自地道。

“事情进展不顺利,所以,我又准备了一个新的计划……”

张良:……

殿下啊,求您别说了行吗?

我可是被你强行抓来的俘虏,不是你的心腹手下啊——

然而,赵郢根本不管他这些,反而真就在那里,仔仔细细地跟他说起了大秦读书人的事情。

“所以,大致的计划就是这样,我看你能力不错,这样吧,能者多劳,以后就再加一副担子,负责辅助我和尉太尉推广《铸军魂》,我明日会请示陛下,给你讨一个名分——你觉得叫大秦说书郎怎么样……”

张良:!!!!!!

瞬间汗湿夹背。

这位皇长孙殿下真要是这么搞,自己多年的英名就完了啊。彻底成了六国贵族眼中的叛徒,贪图富贵,反复无常的无耻小人……

出去之后,别说受人礼遇,出门都可能会遭遇什么不可预测的报复。

他很清楚,那群人对待叛徒的态度。

“殿下,小人才疏学浅……”

话没说完,便被赵郢一脸不耐地给打断了。

“我问你的意见了吗?”

张良:……

“殿下,不是,我……”

赵郢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他顿时一个激灵,剩下的话硬生生憋回了肚子。

“好了,你退下吧,记得今天晚上写一份如何实施说书人的计划来,越详细越好,明日我要拿着去宫里与陛下和尉太尉商议,你莫要让我失了颜面……”

“诺……”

张良失魂落魄地走了。

出门的时候,甚至忘了给赵郢行礼。

看着张良失魂落魄的背影,赵郢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翘,露出一丝笑意。

来啊,一起造啊!

推荐一位作者朋友的新书《华娱:这个明星很接地气》,书我还没来及看,但据说作者是个软妹子哦。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