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双方都大捷(1 / 2)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5343 字 10个月前

第八十七章,双方都大捷

故而,那一战之后。傅友德虽然撤回来了。他面对的也是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医少药。

是的,叶沈这边缺医少药,傅友德只会更缺,要知道他已经轻装了。带的东西非常少,几乎没有带什么药品,再加上急于与叶沈所部脱离。所以,根本没有给伤员疗伤的可能。只能带着急速行军。

如此一来,一路上,伤员死亡数量相当之多。

甚至连挖坑埋了的时间都不够。

只能,火葬。

如此种种,对军心士气的伤害非常大。

但是傅友德有什么办法啊?

傅友德没有别的选择,无他,损失太大。打得时候,傅友德所部,有一股傲气,这一股傲气不是别的。就是大明这几十年来,对外屡战屡胜。从无败绩。

一时间打得上头,根本没有感觉。或许说是集体狂热。

但是等热血冷却了,看着身边这么多伤亡,很难没有人心动摇。

傅友德很清楚,这一支人马,最近不能用了。不能再打了。很容易崩的。但是他又要这一支军队保存战斗力,毕竟,这里附近还有其他北军。

有些战事,不是他想回避就能回避了?

怎么样才能让伤亡惨重的部队,迅速恢复士气。

对于这个问题,傅友德的答案是,放手劫掠,屠城,屠村,让将士们释放出心中的暴虐。

这种办法,在古代战争之中,屡见不鲜。在损失惨重的攻城战之后,将领都下令洗城,都有这方面的意图。

对傅友德来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果然在无边杀戮之中,似乎傅友德所部恢复了士气。更是得到不少财物与食物,这才很快回到了安陵堡附近,与大军汇合。

到了这个时候,傅友德才算是松了一气。

他不知道该怎么给后方汇报战事。但是傅友德不可能谎报战报,只能一五一十的禀报上去。至于结果,就要看南京的想法了。

------

似乎,南京与北京心有灵犀一般。

北京官报与南京官报,同时宣传大捷。

北京宣传为齐家务大捷,因为交战双方距离最近的一村落就是齐家务。而南京宣称是天津大捷,因为,傅友德已经距离天津非常近了。如果没有叶沈阻拦,饮马天津,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心里清楚。相传,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狠狠摔了几个花瓶,都是官窑精品。

而在北京这边,情况又大是不如。

朱雄英听到消息之后,立即来见何夕,说道:“姑父慧眼,叶沈可担大任。叶沈可担大任。朕要封叶沈为侯?就沧州侯如何?”

何夕说道:“陛下,我觉得叶沈在这一战之中,进退失据,被傅友德牵着鼻子走。如此封赏,恐怕不能让天下信服,名爵乃天下名器,不可轻率授之。”

朱雄英说道:“姑父不要对下面太过苛刻了。”

何夕说道:“倒不是臣苛刻。这也是保全之道,臣不客气的说,叶沈的能力,天下定鼎之后,国公之中,必有一席之位。只是他到底是太年轻,压一压也好,更何况他这一战的确不漂亮。”

不仅仅不漂亮,而且让何夕心疼之极。

何夕拿叶沈所部做种子军队的,毕竟大明大部分军队都还没有改造。火器虽然多,但也仅仅是叶沈所部是纯火器部队。死这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补充的。

有一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www.bqg789.co)

那就是扩大教育体系。这一件事情一直是解缙在做。但是解缙的思路与何夕的需要有一些差别。何夕想要的大量人才,与解缙理解大量人才是不大一样的。

不仅仅是军中需要人才,朝廷需要人才,连各地公司都需要人才,地方官府,甚至地方农场,各方面都需要足够的人才。

何夕虽然尽可能让行政简单化,好让百姓适应。但是问题是,何夕不得不面临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不管怎么简化,本质上,新政对老百姓来说,与官府打交道,是变得更复杂了。更不是更简单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