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行路难(2 / 2)

头顶的八卦图速度开始变慢,张清烛心下一喜这个迹象表明,这一回,很有可能可以定卦了。

定卦了,就可以测算了。

“上水下山,水山蹇。”

头顶的八卦图终于是定住,不动了,张清烛时刻盯着,此时看到这一幕,不由精神一震,嘴里不自觉地发出呢喃,将这个卦象给读了出来。

虽然,他并不懂算卦,但也知道这个卦象,不是个很好的卦,单单从象的表面论个大概,上卦位是水,水的本性是往低处流,而低处,就是下方的艮卦,艮为山,为止,

山路本就难行,故而为止,还要天上突降大雨,大水围绕而淹没,路更难行。

行路难,难如上青天。

完蛋,赶紧跑!

几乎是几息之间,张清烛的预感就很不好了,心头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消极情绪,更加让人惴惴不安的是,跟这时候这个场面的理智判断是十分吻合的,这一下,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不支持他继续在这个可能很危险的地方逗留了。

看热闹而已,可别将自己的小命给丢掉了……

眨巴了下眼睛,目光往下移,看向那龟甲纷乱的光影画面,很可惜,依旧变幻迅速,难以解析其中深藏的玄奥意蕴,可是,就画面表现出来的一些直观因素来看,也是有一些收获的。

一个龙的形象以较为简约而质朴的画风表现出来,像是宗教壁画风格兴盛之前的风尚,在寥寥几笔的线条中,以极大的冲击力展现出了那种蒙昧野性的震撼。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难以解读,心底是有莫名的震撼,可是就是难以表达更清晰的信息,这种风格,可能更适合传达某些高度灵性的启悟,单单是向更多的人来表述一个故事的话,想要更多地更丰富地展现大量的信息,明显是不适宜的。

故而,就越来越少见了。

但是那种力量感,和蕴含其中的灵性给人的震撼,是其他的风格难以比拟的。

承载着龙的画面迅速幻灭,接着是一道闪电的象征,一个直观作为象征,贯穿整个画面的人字形白亮光线,一入眼就令人禁不住闭上眼睛,不经意间精神被震慑,出现了恍惚。

张清烛霍然再睁开双目,眸子里精光爆射,雷和电,对龙虎山道人自然谈不上是一个敌人,哪怕是敌人施展出来的手段,于龙虎山道人而言,依旧会感到亲切,龙虎山上的道人都坚信,雷电不会伤害己身。

这自然是一种不理智,可也是一个极度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如此坚定,往往让事情并不像理智所估量的那样令人难堪。

张清烛打量着小乌龟,确认了它现在这个状态一时半会应该都不会醒转过来,只能是在一边干等着,同时再将目光锁定在板甲上倏忽间流逝的画面上。

一柄剑,霍然出现在龟甲的正中央,四周空无一物,仿佛一直以来画面迅速的变换为之一顿,这样的画面,硬生生维持了几十秒之久,在这个空当里,张清烛目光牢牢锁定那柄剑,细细感受其中散发出来的气息,隔着一块龟甲,也是隔着遥远的空间距离,感受着那柄剑的气息。

“确实是重阳剑。”

张清烛感受到了其中的熟悉气息,再加上先前张家鲤道人的感应来佐证,他知道,那一抹熟悉的气息,应该就是重阳剑了。

那种浩大的毁灭气息,也是至刚至阳的气息,即便是从一块龟甲被映射出来,依旧可以令人感到从灵魂深处涌动出来的战栗。

跟之前感受到的阳刚之气不同,这一个场景下的重阳剑,爆发出了他之前不曾感受到的浩瀚与凌厉。

唯有那无时不在的阳刚气息跟之前的感受相似。

“张典古道人也在吗,是打起来了吗?”

“还是只有宝剑在场中飞纵?”

一个剑仙,给人的印象自然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似乎,是一个混战啊?”

从之前快速变幻的画面中,可以隐约感受到一点,这些象征符号,彼此是互相碰撞的,没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由此似乎可以推导出:场面中的各方,目标可能并不一致,有可能是在混战。

令张清烛很在意的,是小乌龟之前说过的,它隐约感受到有人在远处观望,在注视着,他想从龟甲上迅速变换的画面中找到一点痕迹,一点蛛丝马迹,找出那个在远处观望的意图未明的目光,到底是何方神圣。

如果是道人的话,那自然是让人安心不少,如果不是道人,不管是不是另外的妖怪,或者是山外的其他强势种族,都让人有一种被人盯上的焦虑。

但是,事与愿违,在快速闪灭的画面变换中,实在是很难有效地解读出什么关键的信息,而且,占卜这个东西,肯定不是直接就看个画面这么简单的,真正精髓,是对浮现出来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的取舍,以及某种深入的推导。

至于所谓的推导,当然不是以平常的思维,以一般理性为根据的推导,但是,也不是就没有逻辑,只是这个逻辑,是以玄学为根据的,用玄学的思维,进行深入的挖掘,触及被深埋在纷纭而变幻的表象下的本质。

只是呢,所谓的玄学思维,玄学的逻辑,那可就是因人而异了,极看个人,极看重个人独特的灵性,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就是同一样的表象,就是同一样的因素,作的取舍也是极可能不一样,至于所谓的玄学逻辑推导的过程,就更加不一样了。

结果,也就极有可能会不一样,从根本上不一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