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盛满毒酒的圣杯(2 / 2)

“就像亚伦-卡特一样。”杜阿-利帕低声喃喃说道。

“不好意思,你说什么?”海莉没太听清楚。

“噢,抱歉,我不是把你跟他比较……”杜阿-利帕显然会错了意,以为海莉-威廉姆斯不满她把Paramore跟青少年偶像放在一起,“我只是想说,你刚才的那段话,让我想到了亚伦-卡特,或者杰西-麦卡特尼,或者……基本上所有的迪士尼偶像吧。巅峰过去,再也没有人会朝他们看上一眼,哪怕他们比之前更成熟、更优秀,因为他们……”

“不再被需要了。”安妮-玛丽做出总结,“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但作为一个文化产品,他们已经在媒体的宣传曝光下彻底定格,定格之后,想要再加以改变,难如登天。哪怕是自杀也无济于事,人们心中的那个人依然活着,依然活在那个时代,但已经和他本人没有关系了。”

“是的,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海莉-威廉姆斯的指尖在虚空中猛戳一下,“麦莉-塞勒斯,麦莉。为了继续……stayrelevant,为了让人们能够看到不一样的她,她抡着一只大锤,字面意义上地抡着一只大锤,在摧毁之前由迪士尼为她建立的形象。”

“关于这个全新的她,之前我在电台里说过不少坏话。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我所说的那些没有问题。她利用了一种不属于她的亚文化,并将之作为名利装饰品的事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否认……可话说回来,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她的冒险精神。我看起来很疯,但我也不敢像她那样,把自己的身份识别脱到一点不剩。”

“但就算是那样做了,她真正又得到了什么呢?《WreckingBall》里的她,已经跟原来那个甜美的迪士尼公主完全没有半点联系了,但人们还是把她称作……‘精神失常的汉娜-蒙塔娜’。”

“我们的标签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程度了。”哈立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感慨道。

“我同意你的观点,标签文化是现代社会最可恶的毒瘤,但我所说的情况,并不能用标签文化来简单地定义……yes,thelabelingculturecan’tputalabelonthis。”

海莉-威廉姆斯攥紧拳头,从生理上,也从精神上竭尽全力,想要将她脑海里如闪电花火般四处迸溅的想法准确有力地表达出来。

“我感觉……这种现象就是所有艺术家的圣杯,一樽装满毒酒的圣杯。我们渴望获得天国般的永生,又害怕生命被过早地定格。所以,有的人一口饮尽,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能挺得过去就挺,挺不过去早点毒死了事。有的人小口啜饮,觉得只要时间拉得足够长,他们就能尊享荣华,永葆活力……”

“但即使是耶稣也会死亡,没有人可以幸免。每个定义时代的巨星,都随着那个时代的逝去而永久性地失去了生命力,即使是碧昂丝……”

“即使是碧昂丝?”

“即使是碧昂丝。”海莉重新强调了一遍,“我知道,她这张零宣传发布的专辑热度高得出奇,但是喧嚣之后,你再次想起她,还剩什么?”

“第一时间从你脑海里跳出来的,是哪首歌?”

“《SingleLadies》。”

“《Halo》。”

“《IfIWereABoy》。”

五花八门的答案,从众人口中渐次吐露出来,虽然歌名不同,但大家都明白,它们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时期。

碧昂丝作为音乐人的巅峰时期。

“那……”韩易举起手,诚恳发问,“在你看来,有音乐人能够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保持无限的艺术活力吗?”

“在我看来……没有。”海莉摇摇头,“但是有那种可以明显将之拉长延伸的传奇。”

“比如说?”

“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鲍勃-迪伦……如果不算那些猝然离世的年轻音乐人的话,应该说寥寥无几。”

“迈克尔-杰克逊的伟大,相信不用我过多赘述,他超越了那些虚假的头衔和无中生有的负面新闻。我明天起来肯定会后悔这么说,但是……他既是黑色,也是白色,他是所有,也是任一,我想我们再难见到一个像他一样全面而独特的表演者了。”

“纵使是如此出类拔萃的艺术家,也有感觉到无力的时候。哪怕他能战胜Jackson5时期的他,用《OfftheWall》和《Thriller》重新定义自己,到了后来,特别是《Invincible》时期,他依然被漠视、被遗忘、被放弃,被留在了过去。”

“有道理。”

韩易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

“那么你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又是谁能存活得最久呢?”

“你怎么看?”海莉把问题抛了回来。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惊喜……”

韩易故意眼神躲避,没有去看他精心选拔出的明日之星们。

“按照目前的情况判断,我看好你的朋友,泰勒。”

你可以不喜欢她,不喜欢她的词作编曲,不喜欢她的私人生活,但没人可以否认,她就是这个时代的芭芭拉-史翠珊。

或者说,芭芭拉-史翠珊,是泰勒-斯威夫特的序曲。

巅峰之作,是所有音乐人的圣杯,而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力求翻天覆地的音乐资本家,泰勒-斯威夫特,恰是韩易的圣杯。

为了这樽圣杯,他已谋划多时。

海莉-威廉姆斯,是他倾慕已久的签约对象,也是他夺杯计划的第一块拼图。

想要搞定那位一个人养活半个环球音乐集团的超级天后,韩易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泰勒,是吗?是的,我也觉得,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应该就是她了。”

相比起韩易,海莉-威廉姆斯虽然跟泰勒-斯威夫特的关系更亲密,但她压在话底那份不确定的意味却更重。

她没有韩易那双可以看透时间迷雾的天眼,《1989》之后,《Reputation》之前,泰勒-斯威夫特已经如日中天,但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拿到千禧年之后世界乐坛无可争议的头把交椅?再乐观的分析师,再亲近的密友,也很难做出这种判断。

“但是……哪怕这个时代真的有幸能孵化一位这样的人物,哪怕这样的人物真是泰勒-斯威夫特,我们也很难再看到第二个了。”

海莉-威廉姆斯深吸一口气,将她铺垫已久的结论和盘托出。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如果你真心喜欢音乐,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我不是想要劝退你们……我知道你们还非常年轻,没有跟我相同的从业时间和经历,哪怕我说得再多,你们也无法感同身受。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想让你们知道,你们选择的,是一台看起来光鲜无比,但实际上,会一步一步将你吞噬,根本就没有回头路的,会让你循环往复,困在同一天的残破时光机。”

“如果你很走运,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有幸拥有一首可以定义时代,或者被时代定义的歌曲,然后,抱着它永远留在原地。记住,这是走运的情况。绝大多数人,还没来得及在岸边的树上刻下一个名字,就被洪水刷地冲走了。”

“所以,我经常说,音乐人,就是时间的守护者。其他人都高唱着各种各样的歌曲,大步向前走,去欣赏未来的无限美好。只有我们,抱着那视若珍宝的作品坐在某棵代表时间的大树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唱,期待有怀旧的人可以……从前路回来,回来看我们一眼,再听我们唱一句。”

“Whoa,Inevermeanttobrag。”

“ButIgothimwhereIwanthimnow。”

这是《MiseryBusiness》里最有名的两句歌词,海莉对它们不能再熟悉了。但这一次,她没有引吭高歌,而是颓唐地将食指伸进龙舌兰里,轻轻画着圈,来回搅拌,自我告解。

“我已经晚了……也许在座的各位,也都已经来不及了。”

“我喝醉了,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但如果有机会的话,告诉你们的下一代——别加入这个游戏。”

这是活力四射的海莉-威廉姆斯,那不为人知的灰暗一面。随着这股灰气如舞台上的烟雾般四散开来,整个沙龙区陷入了一片死寂。

瀚音乐的艺人们,不能完全理解海莉-威廉姆斯经历的一切。她的职业生涯巅峰已过,她的乐队回天乏术,她的时光不再流动,就连她的私人感情,也岌岌可危。

但作为艺术家,生性敏感的他们,能从海莉的话语里嗅到真挚的味道。

借着酒劲发泄了一通的她,说的都是真话。

这就是作为音乐人,必然要面临的未来。

他们也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在不经意间达到他们并不满足的巅峰,然后,永远地被时光和大众文化的集体记忆困在那里。

从那一秒开始,往后的人生,就再也没有更多意义了。

每个人都在咀嚼,细细品味着海莉-威廉姆斯毫无保留的经验与教训。

除了一个人。

她瞪大倔强的眼眸,扬起坚定的下巴,张开丰腴的嘴唇,吐出柔软的话语。

“为什么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这样说?”

“音乐人的宿命,不就是成为殉道者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