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Fight On(2 / 2)

“很高兴你能应付……刚才应该有机会跟沃尔特和雪莉他们打招呼吧?多么可爱的一对,不是吗?”

“当然,这还是王叔叔邀请我们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希望今晚不会让他丢脸。”

韩易没有一丝犹疑,流利顺畅地应承下来。这句话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是虚假的,但表达的意思和真实情况却大相径庭。

uncleang,可以是很熟悉的亲人,也可以是刚见面的长辈。

看对方如何诠释了。不管尼基亚斯在心中如何描绘他与王文祥的关系,韩易都有进一步闪转腾挪的空间。

对聪明人来说,九分真一分假都能一眼辨认得出,只有十分真里藏着的十分假,才足够有迷惑性。

“如果我知道您今天会在现场,尼基亚斯校长,从台北回来的时候我就多带一份礼物了。王叔叔和王阿姨喜欢的,相信您也会喜欢。”

韩易在心里给徐忆如竖了个大拇指,神队友送来的神助攻。

“说到礼物,其实我们还准备了一份,不是吗?”

韩易将手虚搭在徐忆如的腰间,侧过脸,一副充满爱意的温柔神情。

“没错。”徐忆如同样展现出精湛的演技,看向韩易的眼神与刚嫁作人妻的新妇哪有什么分别。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韩易未触碰到的那一片肌肤,已经完全紧绷起来了。

“我们非常感谢母校对我们的栽培,沃尔特和雪莉的慈善之举也深深启发着我们。”

韩易放慢语速,似乎是想让尼基亚斯听得更清楚。

“我们希望以个人名义,向usc捐赠一笔款项……准确的说,我们想与学校共同创立一个基金会。”

听到韩易的话,小如猛然转头看向他,眼神里是无法掩饰的惊异。数秒后,她才有所好转,将目光柔和下来,变成在旁人看来充满鼓励意味的微笑。

这个世界上最紧密的关系是什么?

君子五伦已经给出了答案,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而父父子子的概念,绝不限于血缘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授业恩情,不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欧美社会也是极为重视。

每个顶尖名校,不管是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盟校,还是南加大这样异军突起的私立新星,都对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情感链接,以及校友网络的搭建极为重视。

如果上一代就读于这所学校,那么下一代几乎就已经是半只脚踏进了门槛。哈佛大学每年录取的新生中,有36%的人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曾就读于哈佛。考虑到哈佛的整体录取率只有3-4%,可以说这所世界第一名校向局外人开放的几率,仅在1%的区间,而这已经是绝大部分人望而生畏,根本不敢递交申请后残留的数字。

如果你觉得哈佛的关系网已经织得很深,那么普林斯顿42%的legacystudents,即二代学生录取率,也许会改变你的想法。

其他学校虽然没有哈佛和普林斯顿这么夸张,但是指标依然高企,斯坦福是162%,耶鲁是14%,而达特茅斯这种圈层非常封闭的新罕布什尔大学则是297%。

近年来,为了加速发展,南加大刻意降低了二代学生的录取率,但现在的校园里,依然有2%左右的本科生直系亲属曾在usc就读。转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一的人群父母曾是特洛伊人。

学校刻意引导校友保持社群荣誉感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因为这样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资金与其他方面的助力。而毕业生们自然也非常愿意互相扶持,在变化莫测的商业世界里抱团前行。毕竟同一个校园同一种文化培育出的校友,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必然有许多相近之处。

时至今日,南加州大学的特洛伊人家族已经是全世界最大、最活跃的校友网络之一。437名校友里较为普通的那些,每周都会全情参与到橄榄球赛事和其他校园活动中,从小培养后代对usc的归属感。而富裕的少部分人,则会慷慨解囊,大手笔捐赠,帮助学校进一步发展。

1966年毕业的《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光26年就给南加大捐了175亿美元。75万用来修建全新的电影学院教学楼,1亿美元放到学校的捐赠基金里钱生钱。211年,钢铁大亨大卫-多恩赛夫与妻子一道捐赠2亿美元,拿下了整个文理学院的冠名权。就连曾经被电影学院无情拒绝,最后只能去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读书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捐赠上千万美元盖了栋教学楼,最后拿到了学校的荣誉博士学位,算是圆了当年的未竟之梦。

为该地区声名卓著的大学捐款,并以此获得相应的荣誉身份与社会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异地富豪想要在欧美本土获得认可的最佳方案之一。而现在,韩易也想要加入到南加州大学慷慨的校友捐赠行列中。这不仅能让他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得到整个南加大体系的强力支持,更能让他叩响进入洛杉矶财富象牙塔顶层的大门。

身为在大洋彼岸发展的华国人,他需要全力获得北美华人名流的认可。而身为南加大的校友,他可以争取这所百年机构的光环加持。两者之中的任意一个,也许都不能让他积攒足够的势能。但当两股力量合于一处,在他充足现金流的催化下,便能够产生撼动一个产业的化学反应。

母校,不光是一个交学费学知识的地方。越是名校,越要终身深度绑定。

起点各个年代的南加大校友前辈们,好好看,好好学,韩易只教你们这一次。

“我们永远欢迎和感激为南加大未来发展助推的校友。”

麦克斯-尼基亚斯换了个站姿,双手向两侧微微张开,让自己看起来更热情且容易亲近。

“韩先生、韩女士,你们对学校的哪一个学术项目比较感兴趣,或者说你们想做一个非定向性捐赠?我可以稍晚些时候联系具体负责人,一起详细探讨一下。”

每次谈及募资,尼基亚斯校长总是能迸发出惊人的工作热情,不管今天是不是星期日,也不管这里是不是正在举办一场慈善晚宴。

毕竟特洛伊人都得继续战斗。

“我们很欣赏艺术、科技和创新产业学院的办学理念。”

“约文与杨学院?”

“是的。”

韩易颔首笑道。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在这所学院成立专门帮助创新产业人士的基金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