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点滴的幸福以及乌伦贝克教授的苦心(2 / 2)

秦克亲了亲自己家老婆的侧脸:“瞎想什么呢,我一直都会在你身边。”

宁青筠把脸蛋儿都贴到秦克身上,轻轻点头,那透露出来的依恋劲儿依然让人从骨头里感到酥麻。

能得到像宁青筠这样漂亮又优秀的女孩子如此依恋,秦克心里没几分飘飘然是骗人的。

周围有不少也在进行饭后散步的老师、教授家属,见状都投来了带笑意的目光。

宁青筠小脸微红,恢复了正常的搂着秦克的手臂。

“对了,筠儿,关于乌伦贝克教授的事,你怎么看?”秦克问宁青筠。

宁青筠摇头,有些迷惘道:“暂时没想好。我觉得这应该是极有意义的事,我也很佩服乌伦贝克教授,但又不太喜欢站出来摇旗呐喊。”

宁青筠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秦克、爸妈、爷爷奶奶、秦小壳等亲人,以及田剑兰院士、王衡老院士、姜为先院士等老师和长辈,再加上黎琳、谷燕菲、西门蕙等寥寥好友,便可以填满她的全部生活。

她愿意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喜欢科学,却从没考虑过站出来高呼什么“女孩子也是能学好数学与物理的”。

她不喜欢过度地被关注、不喜欢站到高高的演讲台上演讲。

她站到讲台上,只有讲述专业知识时才会觉得充足与满足,除此之外她实在不愿意太多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声。

真实的她,包括真实的心思、真实的想法,她只想对秦克一个人完全敞开。

但如果真的接受了凯伦·乌伦贝克教授的“传承”,大概就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事情了吧?

秦克揉揉少女乌黑柔顺的秀发:“其实,筠儿,我觉得你以自己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就好了,没必要说一定要继承谁谁谁的‘事业’,按着谁谁谁的足迹去做什么,喜欢就到围脖上发个消息,或者在被采访时问及‘有什么想和观众们说的’之时,再补上一句‘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就行了。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旗帜,激励着女孩们敢于选择理科,也让女孩们相信,女孩子也能学好数学、并登上数学之巅。”

“嗯。”宁青筠微蹙的秀眉舒展开了,看向秦克的目光又透透隐隐的崇拜。

对啊,确实不应该改变自己去刻意模仿别人的足迹,按自己的节奏来就行了,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

但秦克每次都能轻易就找到关键,替她想到最合适的解决之道。

太容易将人宠成不愿动脑子思考的废人了。

“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为什么以前小壳会这样粘着你了。秦小克,你不许和别的女生接触,你身上的魅力太惊人了,只要与你相处久了,一定会喜欢上你的。”宁青筠再次搂紧了秦克的手臂,孩子气般说道:“你是我的,谁也不能抢走。”

秦克哑然失笑,但少女带着撒娇语气的软糯蜜语确实让他骨头都轻了几分:“是是,我基本上也没和别的女生接触。何况也不可能有人将我从你身边抢走啊。除了你,还有哪个女生能和我这样无拘无束、心灵相通地聊天?更别说在我眼里,天下间根本就没有比你更漂亮更可爱的女孩。”

“讨厌,整天就会说这些好话来哄我。”宁青筠心里甜滋滋的,同时她也有这样的骄傲与自信,除了她,世上再没别的姑娘有资格能站到秦克的身边就是了。

能一直当你的第二名,真好。

宁青筠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天边那一抹夕阳的余晖。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就是像现在这样,两个人永远地在一起。

哦,对了,不久后就变成四个人了,宁青筠温柔地抚摸着正在传来胎动的小腹,甜蜜地想着。

……

凯伦·乌伦贝克教授作为第一位阿贝尔数学奖的女性获奖者,她的到来在夏国数学界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且这位老太太还分别在清木和燕大举办了两场公开的演讲,主要内容就是她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数学界对于女性的不公平规则、刻板印象等,鼓励和呼吁女生们敢于打破惯性思维,从事数学研究、争取在数学界的权益等,还数次毫不掩饰地称赞宁青筠,称她是年轻女生们最值得学习的榜样。

老太太却自始至终都没提出让宁青筠继承她“未竟事业”的事,只是每天晚上都会出席花园别墅里“茶话会”,与邱老先生、威滕教授、田剑兰院士、秦克、宁青筠等人聊着数学方面的话题。

这使得“茶话会”的规格再次提升,连清木大学里非常有名气的青年教授陈立成,以及邱老先生的弟弟邱二先生也经常来旁听,已颇有几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数学茶话会的氛围了。

秦克慢慢看出来了,这位老太太很明白西方的“开放张扬”与东方的“含蓄内敛”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起强逼宁青筠,她更愿意以温和的方式感染宁青筠,在宁青筠的心里种下“种子”,使得宁青筠在未来能以其独有的方式来继承她的“遗志”。

为此老太太经常在茶话会上,将自己几十年来研究数学的心得、经验、体会,尤其将自己对“杨-米尔斯方程”的所思所悟,尽数分享出来。

当然,看似是与在场的众人分享,实际上主要是对着宁青筠说的,谈话的对象也主要是宁青筠,秦克、陈立成等从旁也获益匪浅就是了。

老太太还很细心地考虑到宁青筠现在怀胎六月,精力不及未怀孕时,每天只分享一小部分,而原定只来学术访问一周,但一周又一周后,都没提起离开的事,依然每天都是“茶话会”里的固定嘉宾,看样子是不将毕业所学倾囊相授完毕,是不会离开的了。

宁青筠与凯伦·乌伦贝克教授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连田剑兰院士都在私下里感叹道:“这位乌伦贝克教授真了不起,为了在数学界实现性别平等,可以打破国籍肤色文化的桎梏,起码我就自问做不到。”

乌伦贝克教授的苦心确实没有白费,起码宁青筠对她是越来越尊敬,私下里甚至问秦克,是不是称呼乌伦贝克教授一声“老师”。

秦克想了想后说道:“不必拘泥于这些礼节,我们可以让青柠助学基金会成立两个全球性质的女子数学研究奖项,一个奖励那些在数学上有杰出成果、三十岁以上的女数学家,如果乌伦贝克教授愿意,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凯伦·乌伦贝克数学成就奖’,每年五十个名额,每人奖励10万美元;另一个就叫‘青柠数学希望奖’,奖励那些数学专业、还在读研读博的优秀年轻女生,每年同样一百个名额,每人奖励5万美元。以这样的方式,尽一些绵薄之力就是了。反正我们的青柠助学基金会不缺钱。”

区区每年1000万美元的奖金支出,秦克还不放在眼里,但他知道凯伦·乌伦贝克教授不算富裕,还经常资助一些生活拮据的女数学家们,毕竟从事纯粹数学研究,能赚到大钱的还是少数——这样设立奖金的方式,乌伦贝克教授应该会比较容易认同和接受。

两人正聊着,又有人登门拜访,来人却是燕大物理学院的杜鉴章院士,他是来找秦克商议核污水的净化研究实验方案。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